钱不是万能的,甚至有时候用钱还会适得其反。
举个极端的例子,一位男士周末的时候到丈母娘家吃饭,丈母娘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餐,酒足饭饱之后,男士打开钱包,恭敬的跟丈母娘说:妈,您看这顿饭给您三百,行不?或者五百?能想到的是丈母娘肯定脸色大变,瞬间爆发,紧接着的是媳妇、小姨子、小舅子等等的一顿口诛笔伐。
男士的行为荒诞不经,但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只不过没这么夸张、明显。
最近在看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里面讲到了社会规范的理论。作者认为: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其中一个世界由社会规范主导,另一个由市场规范来制定法则。
在我看来,社会规范由“情”来主导,而市场规范则由“钱”来主导。两个法则是不相容的,一旦市场规范进入了我们的考虑,社会规范就会随之而去。
生活中的好多问题都是混淆了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造成的。
此前,我自己经历的一件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几年前,我在收房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姐姐。因为收房的很多事经常在一起沟通,一来二去就熟了起来。那个姐姐当时并不在新房附近住,就拜托我帮她看着点房子,主要是下雨的时候帮她关个窗啥的,我当时反正也要照看自己房子,想着顺便就答应了。那年夏天雨水真的很多,每次我都要先跑到她家关窗后才能回我自己家关窗,有一次雨来的特别快、特别猛,等我把她家窗户关好来我家的时候,北面的卧室已经进了很多水,我一阵子心疼地板。
后来,那个姐姐来了一次,给了我一张云海肴的代金券,我清楚的记得是100元。我当时就感觉不太舒服,但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后来慢慢的我就不想帮他关窗了。
我一直以为是自己太小气、太狭隘了,看了这本书发现。原来是那个姐姐的行为直接就给我的“劳动”定价了,这就把一个本应该讲“情”的事变成了讲“钱”的事情了,显然,对于我付出的劳动来说,一百元显得太少了。
市场有价,情义无价。有时候还真不能动不动提钱。钱,疏远了我们的距离。
跟自己的父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要用钱解决问题。在“情”与“钱”的问题上,父母可以说是最敏感的。
当父母把我们慢慢养大的过程中,倾注的是一辈子的感情,没有父母会给孩子一笔一笔算到底花了多少钱。
而儿女则相反,我们对父母的回馈很多时候都体现在了“给了父母多少钱”上面,而在“情”的方面下的功夫不够。
网上报道有好多老年人花巨资买保健品,甚至被骗的,恰恰是因为那些销售人员、诈骗人员抓住了老年人情感空白的这个空子,巧妙的运用了社会规范,把本该用市场规范办的事情,用社会规范给解决了。他们总是只谈“情”,等感情稳固了,再提钱。他们做了本该是儿女该做的事。
有一次,我二叔跟我控诉他家我弟弟把他气得够呛。弟弟在另外一个城市上班,那阵子正要买车。一天晚上,好几天没打电话挂念儿子的二叔给弟弟打电话。二叔说,周末要没事的话,准备过去看看弟弟,而弟弟则不假思索的说:能拿点买车的钱过来还行,不拿钱跑一趟干啥。
弟弟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二叔的心。本该谈感情的时候,一个“钱”字伤了父母的心。
很多朋友的相处也是一个道理。
之前有一个朋友,本来大家玩的挺好的,后来他做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每逢朋友见面,就极力的在我们面前谈保险,热衷于给每个人做保险规划,理财规划。大家一开始还顾忌着面子,也都给他捧捧场,后来陆续听说他每做一单竟然能提成百分之三四十(不知道具体是不是这个数字),大家就颇有微词,后来大小聚会陆续就不叫他了。
朋友、家人之间,最好别做生意。谈钱,真的伤感情。
对儿女多倾注感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
多父母多关注真正的需求,让他们在年老的时候过得舒心,幸福。
对朋友多沟通感情,别把友情打上“廉价”的标签。
在该用情的时候用情,该用钱的时候用钱,才能真正的在各种场合、各种关系中玩得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