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瑕不掩瑜真黄侃

瑕不掩瑜真黄侃

作者: 师贤斋 | 来源:发表于2019-08-10 09:26 被阅读0次

         

    瑕不掩瑜真黄侃

            黄侃是任性的,也是纯真的。他的点滴值得我辈去琢磨。

            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带一包东西,土里土气,就上前盘问,要检查他的纸包。黄侃二话不说,放下东西便走。此后几日,他一直没去上课。系主任去探望,问其故,黄侃闭口不答。主任束手无策,只好上报校长。校长登门询问再三,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是可忍,孰不可忍?”校长再三道歉,又托人前往劝说,黄侃还是辞职了。

            黄侃好斗,曾代理武昌中山大学校长,因作风霸道,好骂人,教育部委派石瑛取代了他的位子。石瑛第一次召开校务会,踌躇半日才开口:“听说黄季刚先生治校方面比较专制……”语未尽,黄侃起身便道:“听说石瑛的姆妈偷和尚。”石瑛听罢甚是气愤,质问他为何如此无理,黄侃朗声应答:“我听说的。”

            一次,他与北大国学教授陈汉章讨论学问,二人相持不下,就见他捡起一根手杖塞给陈汉章,自己则手执短刃跳出门外,招手让陈汉章出来与他决斗。

    瑕不掩瑜真黄侃

            这年清明节,黄侃外出踏青,见两家人因墓地发生殴斗,遂改南宋高翥《清明日对酒》予以嘲讽,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打架各纷然。毡帽撕作黑蝴蝶,鼻血化作红杜鹃。日落死尸横冢上,夜归儿女哭灯前。人生有架需当打,不打何能到九泉。”

            黄菊英是黄侃在武昌女师任教时的学生,也是他女儿的同学。黄侃对这个学生非常友善。一来二去,两人竟然互生爱慕之情。数月后,二人宣布结婚,但反对者众,黄家以“同姓不婚”,拒绝将女儿嫁给黄侃。黄侃遂作《采桑子》一阕赠于黄菊英,词曰:“今生未必重相见,遥计他生,谁信他生?缥缈缠绵一种情。当时留恋成何济。知有飘零,毕竟飘零,便是飘零也感卿。”黄菊英读后大受感动,毅然离家出走,与黄侃结为夫妻。此事传遍武汉学界,被视作丑闻,又有小报大肆渲染,闹得沸沸扬扬。黄侃门下弟子见事态严重,甚是担忧,就告诉他:“近日报纸攻击先生者甚多,先生未见乎?”黄侃答道:“余知之,因连日筹备结婚事忙,无暇读此,请君代将各报检存一份,俟余结婚后送来,我将细细读之,以作蜜月中消遣也。”

            黄侃为人倨傲,对恩师章太炎、刘师培却执礼甚恭。黄侃拜刘师培门下时,已经名满天下,与其师名望相当。众人多不解,章太炎也好奇:“季刚小学文辞,殆过申叔(即刘师培),何遽改从北面?”黄侃应答:"予于经术,得之刘先生者为多。”

            刘师培将自己所学尽数相授,不过月余,即病逝。黄侃后来回忆:“侃六七年前,每事好为新说,自事仪征而后,乃恍然于所尚之非,而已驷不及舌矣。”刘师培去逝第二年,黄侃撰《先师刘君小祥会奠文》以悼念,其中有言:“悲哉小子,得不面墙,手翻继简,涕泪浪浪。”

            大师之贵在真,目有不屑,必据其长。知不足而能补,且不计较名利得失。尊师为范,非先生权倾力盛不敢违逆,实向学之心甚笃,故能名垂学林,受人敬仰。

    瑕不掩瑜真黄侃

            黄侃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他将学问归结两类:“有直线之学问,有平面之学问。泛滥各科,以求广博,平面之学问也;设为专题,深入研究,登峰造极,直线之学问也。”黄侃认为:“学术二字应解为‘术由师授,学自己成’。”又言:“凡古今名人学术之成,皆由辛苦,鲜由天才;其成就早者,不走错路而已。”

            陆宗达拜黄侃为师,起初,黄侃一字未授,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让其点上标点,点完再来。陆宗达依言而行。黄侃见他那本书已经被读得卷了边,就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如此反复三次,黄侃方言:“已经标点了三次,《说文解字》已烂熟在心,文字之学你得了大半,不用再点了。以后做学问也用不着总翻这本书了。”后来,陆宗达被誉为现代训诂学泰斗,他回忆自己的学习历程时说,正是当年翻烂了三本《说文解字》,从此做起学问来若庖丁解牛,轻松得很。老师善教未必就要苦口婆心,学生会学,一定要虔诚,要能吃得了苦。

            黄侃读书,喜欢随手圈点,许多书都不止圈点一遍。他曾圈点《文选》数十遍,圈点《汉书》《新唐书》等三遍。《清史稿》全书一百册,七百卷,他从头到尾,一卷一卷详加圈点,绝不跳脱。每次读书前,他总在书前记下启卷日期,读毕,再记下收尾时间。他曾问学生:“一个人什么时候最高兴?”学生茫然不知,黄侃说:“是一本书圈点到最后一卷还剩末一篇儿的时候最高兴。”黄侃对那些读书只是随便翻翻、点读数篇辄止者多有不屑,谓之“杀书头”,说这类人一生都读不好书。

            一天夜里,黄侃让儿子打着灯笼陪他去找学生陆宗达。陆宗达以为老师有急事,黄侃却说,他近日去东北大学与曾运乾切磋学问,获益良多,刚下火车就急着赶过来,他要告诉陆宗达此次的收获。黄侃兴奋地说:“我在东北见到曾运乾先生,与他深谈两夜。他考定的古声纽中,‘喻’纽四等古归‘定’纽,‘喻’纽三等古归‘匣’纽,这是正确的。我的‘十九纽说’应当吸收这一点。”

            黄侃一生任性,为人师却被称作“三不来教授”,学生每见风雨变幻,常戏言“今天天气黄不到”。在黄侃临终前,所读《唐文粹补遗》尚有一卷没有圈点完华,他吐着血,叹息道:“我平生骂人杀书头,毋令人骂我也。”说罢,坚持将此书圈点批校完华。黄侃弥留之际,已经不能言,手指书架,学生将书拿过来,他翻到一页,手指一点,人便去逝了。学生好奇,过后细看,顿觉雷电激荡。原来,此前学生之间争论过一个问题,黄侃当时并没有作答。而临终前,黄侃手指所示即是那个问题的答案。

            在常人眼里,黄侃言行多遭非议。若计较或放大其不足,无异于市井闲客论人,是没有多大出息的。向学之士不因人短而抹其功,黄侃的学问,治学态度和方法,以及诸多品质就是一笔财富,值得我辈去借鉴,去学习。

                                2019年8月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瑕不掩瑜真黄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ha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