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家长首先想到的是惩罚,希望引以为戒、纠错改正;但效果却恰恰相反,孩子被惩罚后时口服心不服,后续接着再犯。本来惩罚孩子犹如:打在儿身疼在娘心,但最后还没起到效果,这可咋整?——别担心,妙招来了!
搞清楚,人们不是不愿意接受惩罚,而是不愿意接受主观下的惩罚。比如,你惩罚孩子不准这周看电视,是你和孩子都认可的惩罚呢?还是你自己一厢情愿主观判断下的惩罚呢?——
【正确的惩罚】
①让孩子体验到他不当的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自然后果不是你所谓主观下的惩罚;
②那什么是自然后果呢?——提前与孩子约定的条款;
【拟条款的7个姿势】
1.和孩子一起写下:家长和孩子达成一致的行为
2.挑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一个;
3.写下目前最需要解决的这个行为中,你的感受和需求,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4.一起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不带任何评论的记下来;
5.挑出彼此都可以接受,并且可以执行的方案;
6.如果对方不执行,惩罚措施是什么;(对方也包含家长哦)
7.如果有一方犯错,一定坚决执行;
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家长教孩子”,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在教家长!
1.本周为了练好口才,我的行动和成果有哪些?
(1)录制8期语音节目(喜马拉雅听APP)。
生活分享:③演讲中的故事思维;④千万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⑤送眼镜的医生;⑥什么?你不想上学了?;⑦白色和黑色的PK;⑧颜色是最节能环保的“空调”;
2.本周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自己哪些进步和优点?有哪些感受想分享?
a. 好为人师——在我们的观念中,觉得孩子就应该听家长的,家长往往也仗自己经验丰富,对于犯错的孩子进行指责惩罚,却不知家长认为的理所当然,在孩子的世界里是霸道主义,比如,孩子因看电视忘记写作业,家长就惩罚他一星期不准看电视;家长角度是让孩子引以为戒,可孩子却认为这是家长主观上惩罚自己,而不能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b. 颜色背后的心理学——最近在看了几篇有关颜色的文章,惊讶于生活中的颜色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理,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意识到:任何微小的事情背后,都有大大的学问。
3.本周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自己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自己想到什么解决方案?
问题:还是锻炼思考能力的问题。
思考:什么才算是思考呢?是静静的坐在才算是认真思考?——好像并不是,坐在那里是胡思乱想,记得Tom教练说过,基于具体事实的思考才算是思考,不然基本上就是空想。
方法:还记得今天早上你做了什么吗?(早起锻炼?好好吃饭?还是睡懒觉)做这些事情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愉悦?还是没精神?)如何调整才能更好的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
4.你希望被教练点评的一期节目名称是什么?(至少录了两期节目哈)
希望Tom教练点评:遇见“小白”
5. 教育不是单方向的,是相互的
一提到“教育”,脑子呈现的画面就是:学生做在台下认真的听老师讲,无意中给我们传递的观念就是教育就是老师教学生、家长教孩子。
实际上,教育是相互的!孩子也在教老师,也在教家长;教老师如何用简洁清晰的语言传递知识,教家长如何理解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