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其实是个对自己要求很严的皇帝,他一心想让百姓过好日子】
看看朱棣的成长过程,我们就知道朱元璋这个农民皇帝,在教育孩子上都让他们保持着农民的本色。
朱棣在年少时曾被朱元璋送到老家凤阳体验农人生活几年,所以虽是皇帝的儿子,但是对于农民的疾苦那是有深切体会的。那么他当了皇帝后会不会忘本呢?
放了皇帝后,朱棣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朕还要做许多事情,所以他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每天只休息两个小时左右,唯恐时间不够用。
特别是对国家人才的选拔上,他注重实际讨厌那些虚头巴脑的人才。他曾经当面考察新科进士门的学问。
让他们当面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结果竟有二十八人背不上来,他非常生气就让他们到北平戍边。
徐皇后想为那些进士求情,他说如果真是人才,就不怕磋磨;如果不是人才,即使磋磨掉了也不可惜!
事实确实如此,不经风吹雨打躲在温室里读死书的人能干什么事?几年后戍边的二十八名进士回到京师,他对他们说他希望他们将来能做好人做好官。
他说你治下的百姓日子好了,他可能想不到感谢朕这个皇帝,但他一定会夸赞你这个父母官;但是如果你治下的百姓日子过得苦,他骂你时也会骂朕这个皇帝。
朱棣是个明白人啊!明白人常常就知道自己的不足,严格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属下,唯恐自己和自己的属下做的不好被老百姓骂。
一个国家皇帝都这么勤勉了,他的领导班子怎敢懈怠?所以朱棣一朝出现了“永乐盛世”之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