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心理学》之10个错误的自我认知

《社会心理学》之10个错误的自我认知

作者: 斯文是K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00:22 被阅读0次
    <1> 周一时的心情更糟糕

    谁说不是呢,短暂的周末过完,繁重的工作/学业席卷而来,作为一周里距离周末最远的一天,周一怎么不令人沮丧呢?但事实上,你周一时的心情并不会比其他工作日要更差一点。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研究,要求志愿者们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及一些可能影响自己心情的因素(如星期几、天气、睡眠时间等),并让人们判断每个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心情,结果发现人们的自我认识和真实的重要程度并没有什么关系,所谓的“周一不开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当然里。

    我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会因为什么开心,又为了什么不开心,但实际上我们总在忽视一些重要因素,却夸大一些无关因素。

    <2> 能算准一段感情持续的时间

    热恋中的情侣从来不缺乐观自信,再严峻的离婚率下都能理直气壮地预言天长地久,认定“命中注定”正是说的彼此。但恋情的夭折往往不如人意,你的朋友、家人可能比你更能准确地判断出你的感情持续时间。在滑铁卢大学的研究发现,学生对其室友恋爱持续时间的预测比对自己恋爱持续时间的预测更准确。

    如果你恋爱了,又想知道自己这段感情能维持多久,不要问你的心了,问问你室友可能还更靠谱一点。

    <3> 能判断自己表现的好坏

    自己做的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这是真的吗?你确定你不是用了精神胜利法?你确定你不是中了只看过程不看结果、只求感动自己的圈套?研究发现,住院医生一般不太擅长预测自己在外科手术测试中的表现,但同组的同事却能对彼此表现的预测出奇精准;演讲者总会高估自己表现出来的紧张程度,可在观察者眼里的他们却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糟糕。

    你心里想的和真正表现的可能是两个境界,不会太好,也不会是无可救药。

    <4>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大到重点项目规划,小到设计毕业论文,我们总在高估我们的效率。悉尼歌剧院预计在6年内完工,实际上花了16年;波士顿的“大开挖”高速公路项目设想用上10年,实际上他们建了20年。曾有研究调查过一批正在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让他们预测自己多久能完成,最后无一例外通通延迟、比他们料想的最糟糕情况还要晚上一周。

    我们总在错误低估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想想你收藏夹里的健身视频,想想你书柜里积了灰的新书,说个鬼故事吧,2017快过完了!

    <5>会被人时刻注意着

    你的情绪都写在脸上吗?你会认为除非是刻意压制着,否则当我们快乐时脸上自然会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别人都能感受到吗?不好意思,我想说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喜形于色,可能你心里中了头彩那般的狂喜映在脸上,在旁人看来大概只有路边捡到五毛钱的偷偷乐。#别人很难从你脸上写的读到你心里想的,我们的表现并没有那么清晰可辨,不然你当偶像剧里那么多面瘫型选手都是脑空空吗?

    当我们无意中冒犯了别人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懊恼,那种悔不当初的情绪抓心很久,自然也认为对方会和自己一样记忆深刻,但研究发现我们的这些烦恼经常都只是庸人自扰,你所愧对的那个“别人”往往没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会很快忘记。#我们总在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谁也不是宇宙中心,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少得多。

    <6> 能省下钱

    在金钱用度方面,我们的“预测能力”向来糟糕——我们对自己的花钱能力总是低估,总觉得自己能省钱、能存下钱,但实际上呢?说自己想存钱的信誓旦旦要开源节流、要少花钱,可最后账单出来,ta们花的并不比别人少。

    心理学家曾对加拿大某所大学学生做过研究,让他们预测自己下周会花多少钱,事后对比,相比他们自己预算出的94元,实际上他们能花到120+,而且打脸的是,一周后再次回测,这些志愿者们仍然会固执地预测自己下周只需85元就够了。

    如果让你预测一下你下周的支出,你会报出怎样的数字?想一想,不用告诉我。

    <7> 能预测准“未来”的情绪

    我们以为当我们挂科时会感到失落、沮丧,我们猜测当我们代表集体获得荣誉时会感到自豪、归属感,但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我们连自己的反应都会估错,挂科可能伴随着意料之外的如释重负,拿了奖也可能被遗憾和不完美压到自己开心不起来?

    如果在求职面试被问到性骚扰的问题,你认为自己会是怎样的感受?Woodzicka和同事调查到的女性大都回答她们会感到愤怒,但研究结果却显示,当实际情况发生时,女性体验到的情绪更多是害怕。

    关于未来的情绪,我们很难预测的准确,但我们却时常为了这种“不准确”付出额外的代价。

    <8>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死亡人数越多我们会越难过

    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各种用数据说话,标题上的阿拉伯数字比汉字更吸观众眼球也就罢了,明明可以更快阅读的“百千万”不用,非得缀上一长串的“0”来彰显数字之大,好像大数字能煽动我们的情绪一样。可这个推断放到自然灾害发生时就不一定能奏效了,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肆虐后,研究者发现学生们对死去50人或死去1000人的感伤程度几乎没有区别。

    我们可能对数字并没有那么敏感,相比之下,受害者的心酸画面(图片、影像)更能让人产生悲伤的情感共鸣。

    <9> 自己能分清饥饿和购买欲

    平时说吃饱了再逛街不是没道理的,饭后消食的逛法和买买买完再顺道吃餐饭的逛法,最后的钱包打开大概差的不是一星半点。Gilbert等人的研究发现,饥饿的购买者会比那些吃完了很多蓝莓松糕的人有更强的购买冲动。当饥饿的时候,人们会错误地预测自己对食物及份量(商品)的渴求,而当你开始进食后,购买的欲望则会迅速衰减。

    按照需求理论的说法,大多数人的需求都是从下往上满足的,就算你认为自己缺了块也得一点点填,填完底座才有力气去想自己怎么能更美更英俊啊,当然,不排除你吃饱喝足之后惊觉自己原来什么都不缺,那就恭喜你省钱目的达到了。

    同样是空虚,填满了胃以后,可能还能一道填满心,决定剁手之前先问问自己吃饱了没吧,毕竟现在土也贵着呢。

    <10> 轻微的愤怒和重大的消极事件,后者会让人疼苦更久

    回想一下,你的人生履历写到现在,都曾经历过哪些挫折?诸如情感关系破裂、重要考试挂科、被炒鱿鱼、创业失败等,这些能让你记忆深刻的过去,你还想得起它们当时让你消极了多久吗?

    威尔逊等人研究认为,人们往往会忽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或者说,人们不相信(或者不曾想过)苦痛经历可以那么快被看淡、被原谅、被合理化。#免疫忽视现象

    相比不能激活我们防御机制的轻量级愤怒(比如被不公对待、被恶意中伤后),重大的消极事件(如上文提到的挫折经历)因为触发了我们的心理防御系统,所引发的痛苦持续的时间反而更短,我们会自愈,也终会被治愈。

    我们会低估心理免疫系统的力量,实际上疼苦并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难适应,也没那么难遗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之10个错误的自我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lc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