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出家僧团与社会的各行各业不同。社会上同一种行业叫同行,同行之间,竞争激烈,以打倒对方、赢得顾客为目的。佛教不称为同行,称为同道、同修。所谓同道,就是共同走在真理的道路上,好比搭乘在同一条船上,行至江心,如果船上的人有二心,一定会覆舟灭顶。所以,佛教中的同道是亲家而不是冤家,彼此之间应该休戚与共、患难同当。
放眼今日佛教人士,互相友爱慈悲的固然不少,互相仇恨嫉妒的也不在少数。有些佛门中人心态不正常,见不得人好,又幸灾乐祸。自己不做的事业,看到别人积极从事,非但不加以赞叹,还给予恶意的诽谤、指谪,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譬如某人致力于佛学教理研究,就批评此人没有修行;某人专心修行,就批评此人不会办事;某人做事明快,就挑剔此人不够周密。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别人永远是错的。其实,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是嫉妒心在作祟。因为别人的事业显赫,相形之下显示自己的贫乏,自己没有能力办到,也不想积极去做,所以看到别人的成功,由羡慕、求不得而变为嫉妒、中伤。这种同归于尽的心理,是阻碍佛教进步的因素。
许多人以为阻碍佛教进步的是外教,事实上,最不希望佛教兴盛的反而是我们佛教中人士。例如某人发心为佛教兴办一所大学,去密告阻止的是佛教人士;某人在海外创建佛教道场,接待世界佛教人士,给予攻讦诽议的还是佛门中的人。目前的佛教界鼓励者少,毁谤者众,嫉妒使得佛教不能兴盛。过去有人说:“中国像一盘散沙”,而佛教也如散沙般不能团结合作,甚至如藩镇割据,各立门户。古德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我们这一代的佛弟子,应该放下成见,去除嫉妒,以随喜的心,来赞叹别人的成就。
做为一个健全的出家人,应该学习古德,宁可说自己不好,也不说别人不好;宁可赞叹别人,也不嫉妒别人。佛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空法界都包融在我们的心中,民胞物与,无所不容,何况是与我们同心协力、有志于佛法大业的同道,有什么不能包容呢?所以,要做好一个出家人,必须把嫉妒去除,把心量放宽,能容纳别人,别人自然也能接纳你。
几十年前,我曾到日本的道场访问,日本人对我说:“你们台湾佛教的宗派虽没有我们日本多,但是你们人派之多,实在令我们望尘莫及。我们日本没有人派,只有宗派,各宗派之间,彼此竞相发展,但互不妨碍。例如你的宗派开创一间医院,我的宗派就兴办一所学校;你的宗派创办杂志,我的宗派就推行丛书、译藏经;你的宗派建设一千坪的讲堂,那我就建二千坪;你的宗派举行法会,有十万信徒参加,我的宗派就要有廿万人参加。所以,我们日本的佛教,只在事业上互相竞争,不在人我上互相破坏。”由外国人口中,让我们客观地看到了中国佛教界的弊病。
中国佛教在隋唐盛世时,各宗派纷立,如百花齐放、众鸟争鸣。各派祖师大德,生于同一时代,如禅宗惠能、律宗道宣、法相玄奘、华严法藏、天台智顗(智者大师),大家为了佛教,在教理上各自专一精研,并不彼此互相破坏,因而形成中国佛教史上的灿烂黄金时代。若想把佛教回复到隋唐时期的光辉蓬勃,首先须把出家人做好,去除嫉妒,放宽心量,坚守本职,赞叹别人。
春天的时候,万紫千红,百花芬芳,彼此争妍斗丽,把春天装饰得多么华美!在佛教中,大家愈有成就,愈是佛教兴盛的气象,这是我们佛弟子所共同希望的,应该予以鼓励、赞美,不应嫉妒、排挤。互斥只会灭亡,只有互助才能共存。(摘自_走好出家路)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