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19教育学类文(2)班 熊芷娴
世界让你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来的是翅膀。——题记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这么多的苦难,也许我们就得不到成长;如果我们不经历过一些挫折,人生又岂会多姿多彩;如果人生都是一帆风顺,我们有怎会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幸福……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孔子,一名举世闻名的历史名人,在中国古代更是被尊称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他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妇孺皆知,他提出的“仁”的学说甚至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但这辉煌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苦难史。少时的孔子,三岁丧父,在最懵懂无知的年纪,受尽了来自种族的歧视与嘲笑。在那时,没有先进的印刷术,更没有造纸术,流传的著作也全靠传抄,好学不倦的孔子只能一个一个字的往竹片上刻,于是便有了孔子亲手刻的《易经》,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翻阅,由于翻阅次数太多,结实耐磨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漫漫人生路,总会有遇到疾风的时候,有的人被疾风吹走,陷入黑暗,有的人则会逆风而行,重见光明。
谈起宫崎骏,我的脑海自动浮现出了画面:雨中公交站旁大大的龙猫,千寻和无脸男并排在电车里,再找大的红蝴蝶结的魔法少女骑骑着扫帚在天上……“宫崎骏”不仅指的是那个戴着眼镜的白头发白胡子老爷爷,这三个字早已成为了代表动画界的奇迹的符号。但我们可能不知道,宫崎骏从小体弱多病,-直是同龄人里最瘦弱的那一个。而6岁时母的亲病逝,使宫崎骏在幼年就经历了重大的生离死别。早熟早慧的宫崎骏,在成长过程中常常独自陷入对于生死的思索。但在一次次痛苦的自我怀疑、自我价值否定之后,他却还能重拾起生的希望和力量。在《悬崖上的金鱼姬》的制作过程中,当时的宫崎骏已近古稀,而从构思到作画,从人物设定到情节展开,从色彩安排到分镜配置,他都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67岁的他,仍在不断地探索着自己身体能力和想象力的极限,只为将最完美的作品呈现出来。正因为经历过痛苦,所以宫崎骏格外珍视活着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努力地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化为笔尖的灵感,为观众们呈现出最纯真的幸福。
一路疾风,我们不投降;一路疾风,我们顽强的飞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