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3891/8447943136bd0220.jpg)
小说里,乔的这首诗是《在阁楼上》(In the Garret),既是四姐妹童年的回忆,又是乔写作生涯的祭奠。较之影视改编的温情脉脉,小说中乔是下意识承认“这首诗糟透了”,并不由分说地撕毁了它。对于巴尔教授而言,乔的诗歌更多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而非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巴尔教授的眼镜是一个很有趣的隐喻,使得乔“不自觉地按照他的眼光和道德标准来审视自己的作品”。乔在煽情小说一事上,还以谋生为由辩解过,但撕毁诗歌时,则出于心甘情愿,像巴尔教授所言:“随它去吧,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此时的乔不再是那个在阁楼里和灵感、想象力殊死搏斗,甚至变得有些危险和攻击性的女作家,而是一个在炉火旁自觉做针线活的老处女。
小说中,乔自始至终没有吐露自己在《火山周刊》创作煽情小说的事情,她是极具自尊的:“它们都是垃圾,如果我继续写的话,它们会变得更垃圾,因为每一个都比前一个更煽情。我之前太盲目了,为了赚钱,伤害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我知道这样,因为我无法冷静地读这些东西,太令人感觉羞耻了。如果家里人或是巴尔先生看到,我该怎么办呢?”一想到这里,乔不觉满脸通红,她把所有的草稿都塞到炉子里,害得烟囱差点着了。“
乔的写作经历十分清晰,由最初的圣诞家庭剧,被烧毁的童话故事,初次发表的女性浪漫小说,两次“杰克与豆茎”式的煽情小说创作,再到基于家人和真实情感的故事和诗歌。乔的诗歌为她召唤来了真爱,也使她从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放弃了写作,回归家庭(《小妇人》续集第三部《乔的男孩们》中时隔几十年,乔再次写了基于姐妹故事的小说,名利双收。)
巴尔教授的出现使得《小妇人》没有落入家庭小说和浪漫爱情小说的俗套,也预示了与儿童小说的决裂——即幻想的破灭。奥尔科特在自己的日记里多次提到勃朗特姐妹和对其的影响。乔与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追求自我价值和性别平等,尽管最后的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遗产的继承,选择并不符合世俗审美的,年长的男性。较之简.爱对罗切斯特的深情,最终改变乔的不是爱情,而是孤独,让她觉得自己一向所喜爱的“笔为伴侣,作品为孩子”的空中楼阁并不美好,而是充斥着恐惧和空旷。乔的写作始于阁楼,也终结于一首关于阁楼的诗。走出阁楼,乔不得不面对风雨,无论是来自自然天气还是象征意义上的,单身女性在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幸运的是,在那个雨天,终是有一把伞为其遮挡风雨。她带巴尔教授回家,也意味着她回归了传统女性的道路。
放置整个写作生涯,《小妇人》是奥尔科特创作的异类,酷爱创作哥特小说的她却以家庭小说闻名于世。这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巧合,也与当时的写作市场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
《小妇人》大获成功后,奥尔科特的哥特小说写作并不顺利。她的愤怒和无奈也体现在《小妇人》最后一部续书《乔的男孩们》的结尾。她想给予马奇家族哥特小说式的结尾,“以一场地震吞噬一切”,但迫于读者压力,她苦笑地放弃,以书中人物的婚姻和人生境遇结尾。
以《小妇人》1994年电影版和2017年BBC版为例,分析两版对乔的煽情小说创作的改编。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891/5186bef7b6b117fc.jpg)
小说里,乔为写煽情小说感到羞耻,并要求编辑匿名。即便后来巴尔抨击煽情小说和它的危害,乔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火山周刊》的名字,反而暗中庆幸他没有看到自己写的那些垃圾。而在1994年电影版里,乔居然在《火山周刊》上公然署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自豪地把自己用来赚钱,视为垃圾的作品拿给巴尔教授看,十分不可思议。
2017年BBC版犯了同样的错误。小说里,乔自始至终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她在写一些亵渎女性品质的煽情小说,即便巴尔教授“知道她在写作……但是她从来不提。”更不用说她会主动提《火山周刊》,这让她羞耻和愧疚的名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891/dc66b9b32a4cc2e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891/2b47daad5581e53e.jpg)
小说里,乔的羞愧感和反思在2017年BBC改编里完全不见,反而理直气壮,拿妹妹贝思打亲情牌,以此给自己洗白。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891/ce3bccdbb586726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891/6cd7b420995d589a.jpg)
小说里这一部分写得十分精彩,面对乔试图以经济自立为由的辩解,巴尔教授义正言辞地纠正,最后乔烧毁了稿子,标志着“杰克与豆茎”式的第二次经历以失败而告终。改编里巴尔教授由一个指引迷津的智者和长者变成一个低三下四的弱者,也是十分荒谬。
纽约于乔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成长经历,也是她与巴尔教授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巴尔教授是乔的良师益友,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德语学习,宗教信仰和写作方面,都给予乔十分多的帮助和影响。小说里,乔是很满足很受益地在纽约度过整个冬天,既而回家。1994版电影,乔则是因为与巴尔教授在小说出版一事上的不欢而散,加上贝思病重匆忙离开的。BBC版这里,乔的离开,更像是受了委屈,想要逃离。
关于《小妇人》的改编里,容易做到的是还原小说里温馨甜蜜的家庭氛围,以及婚恋嫁娶等主要情节。但却常把乔的写作当成一种装饰性功能,没有意识到写作在她身份建构和人生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