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记忆的心理学知识

关于记忆的心理学知识

作者: Jaykey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13:08 被阅读0次

    从小白开始学心理学

    记忆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学习也好、工作也好,常常会出现记不住事情的情况,到底记忆是什么呢?让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和你分享一下。

    拆解记忆

    我们常说的记忆,其实是有三个过程一起构成的,分别是:编码、存储、提取。

    编码(encoding)——生成一个记忆代码

    编码类似于电脑的输入过程,在进行记忆的开始,需要对记忆的对象惊喜“大脑”自己的编码,编程大脑能理解的信息。
    image

    注意的过滤器

    首先要谈到的是“注意”,也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注意力的执行过程中,注意其实起到的是“过滤器”的效果。想一想,当你需要集中注意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从反面来看,你其实是过滤掉了周遭与“需要注意”的事情无关的事情。这个解释有点绕口,说白了,你把不重要的部分全都关掉了。例如:当你在准备一场考试的时候,你会告诉自己把微信关掉,甚至关机,这就是注意的过程。

    注意的过滤器可能出现在事情发生之前,例如你需要注意力的时候,你会先让分散注意的事物离开自己的视野。同样的,注意的过滤器也可以在事情之后,著名的“鸡尾酒会现象”,当你在嘈杂的环境中,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你也会很快的反应过来。两种注意的过滤器起到了不一样的效果,前者让学习和生活更佳倾向于我们期待的方向(活在未来),而后者则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然你不会遗漏重要的信息。

    编码决定记忆深度

    背单词,这个最常见的关于“记忆”的应用场景,背过的记不住,这样的现象太常见了。问题出在哪里呢?或许是在第一步,你就走错了。

    调用全身的细胞来学习。

    这是高效学习的最佳状态,说明了加工深度与记忆的关系。

    <figure class="md-table-fig" contenteditable="false" cid="n27" mdtype="tabl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8px 0px 0px -8px; overflow-x: auto; max-width: calc(100% + 16px); padding: 8px; caret-color: rgb(51, 51, 51);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Open Sans", "Clear Sans",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22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pre-wrap; widows: auto;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decoration: none;">

    加工水平 编码类型
    浅度加工 结构编码:强调刺激的物理结构
    中度加工 语音编码:强调词语听上去的感觉
    深度加工 语义编码:强调文字输入的含义

    </figure>

    image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看学习金字塔,当你仅仅是读和听的时候,你的记忆编码只停留在了语音编码上,属于中度加工。而当你使用示范或者讨论的时候,记忆编码变成了语义加工,这个时候加工的深度又提高了。

    小结:想要记忆的更牢,那就变着把戏来记忆吧。

    存储(storage)——将信息保存在记忆中

    从时间的纬度来看,记忆的类型有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 sensory memory):最初对信息输入时的感觉的保留,通常时间都很短,只有几分之一秒。

    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 STM ):一个能保持尚未重复的信息10~20喵的容量有限的存储器。

    长时记忆( long-term memory, LTM ):一个能够长时间保持信息的容量无限的存储器。

    简述原理:感觉的输入,形成感觉记忆,通过过滤器(注意)之后,形成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通过大量的复述形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由短时记忆的复述构成,短时记忆既有感觉记忆的输入,也有长时记忆的提取。

    短时记忆如同电脑的内存。“工作记忆”是Alan Baddeley的短时记忆模型的描述,需要处理的信息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会在短时记忆中进行处理。也就是我们能意识到我们在做的事情,自调用当下需要的信息。

    长时记忆就像是电脑的硬盘,需要的时候调取信息,提取相关部分的记忆。

    从记忆到知识

    一个类比:进入记忆的信息,就像是一个个晶体,而知识其实是这些晶体之间产生的各种链接

    从记忆到知识,其实是另一个加工和整理的过程,一般而言有四种:群集、图示、语义网络、并行分布加工。

    • 群集:分类,当你的记忆对象有重复的类型的时候,会更佳倾向于将相似的部分一起记忆,这就是群集。
    image
    • 图示:蒙娜丽莎,你能够清晰的记住这个美女的微笑,通过一个图片来表征成知识,从图像输入到知识。

    • 语义网络:通过对语义的解释,来形成对记忆对象的链接。当你在解释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对这个事物的记忆和理解会更佳深刻。

    • 并行分布加工:像分布式计算机,每一个记住的信息就是一个晶体,当晶体与晶体之间产生链接之后,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是并行的。一个问题可能来自好几个概念和分类。

    提取(retrieval)——将信息从记忆中取出

    提取的类型被分为两类:线索帮助提取和情景再现。

    线索帮助提取:通过一些提示或者是部分记忆来提取整个需要的记忆。像是“舌尖现象”,当你在回忆一个词语的时候,可能你很熟悉它的意思和含义,就是到了嘴边怎么样都说不出来。这就是舌尖现象,记忆通过线索被唤醒。

    情景再现:生活中有一类这样的经历,特别是在找物件的时候,你会通过回到当下的场景,再一次回顾之前做过的事情,来完成对记忆的提取。

    提取也可以理解为记忆的再现,在提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回忆的不准确性:有做梦经历的人,都会在醒来之后对梦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但是当你开始复述梦的内容的时候,会发现你的记忆不再这么清晰了。这是我个人的例子,其实在你需要记忆和提取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不准确”现象。尝试复述一个你听过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个不准确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2. 现实监控、来源监控和目标记忆:

      • 现实监控是指判断记忆究竟是基于外部来源(对事实的知觉)还是内部来源(思考和想象)的过程。
    • 来源监控是指对记忆的来源进行归因。

    • 目标记忆是指回忆对谁说了什么话。

    这三点都是经常造成记忆存在偏差的原因,我们会把一些记忆弄混淆也真是如此。

    遗忘

    遗忘,其实是记不住,但是我们常说的记不住也有几个类型:

    1. 编码失败:就是你想要记住的事物都没有进入到记忆,你仅仅是知道,看到,但是没有进脑子,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就是这编码失败。在输入的过程中注意力分散了。

    2. 消退:你还记得一年前的今天你在哪吗?消退多半是伴随这时间的推移的,很多记忆并非永久性的。短时记忆的消退是很快的,一般在15s之后,仅有10%的人能回忆起之前记住的内容了。

    3. 干扰:曾经和未来的影响。干扰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过去的,你曾经记忆的一个概念或者单词,和现在要记忆的很像但又有不同,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前摄干扰”;相反的是“倒摄干扰”,指你将要学习的内容会影响你已经形成的记忆。

    4. 提取失败:不是你想不起来了,是你不想去想。人的大脑是会选择性遗忘的,特别是一些痛苦的经历。心理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很多的记忆是存在的,在一些特定的刺激下,那种记忆会有重现的可能,但是真实性正如上文所说的,存在“不准确性”。


    两个真相:

    image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个曲线其实是描述艾宾浩斯对“无意义的单词”的记忆,艾宾浩斯为了探寻记忆的真相,而采用先前没有“记忆”的内容来验证记忆与遗忘的关系。

    曲线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同时也说明了,当你需要记忆的对象是曾经接触过的,那你的遗忘曲线就会比原先的要高。也就是会记住的部分更多。

    image
    考试?到底在考什么?

    其实是对你记忆的测试,开始中常见的论述题和填空题,其实是对记忆的回忆测试,你需要准确回忆才能答上来。而选择题和判断题这是对“再现记忆”的测试,你只要知道,通过线索(题目)能认出来就能答上。

    所以说,考试,还是对记忆的一个检测。

    一个问题:

    有了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我们是不是不用再记忆了呢?

    个人观点: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确实能帮助我们学习和查找资料,但是当你需要使用一些概念的时候,立马搜索的速度和从大脑里提取的速度,其实是连个维度的事情,大脑提取的速度更快,同时,当大脑中的概念产生链接之后,你的想法和创意也会体现,如果没有记忆,也就没有理解和思考。至少在目前来看,计算机的学习和速度与大脑还不在一个维度上。


    参考文献:

    心理学导论,第九版,Wayne Weiten著,高定国等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记忆的心理学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rr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