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7日
1年0购衣
第65天
一
我们已经整整坚持了2个多月了,也就是一年的十二分之一过去了,恭喜一下自己吧。当然,你也可以从今天开始。
今天和一个简友做咨询,我们探讨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什么是极简,什么是逃避?
因为我们经常在群里或者其他地方看到这样的话:
这个工作不适合我,我要把它极简掉;
这个人际关系太复杂,我要把她极简掉;
这个亲戚我不喜欢,我要把她极简掉。
……
当然,如果真的是不适合的话,自然要极简掉,只是这个适合或者不适合,大部分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感觉,未必正确。有可能是在打着“极简”名义去逃避。
因为如果所有让我不舒服的事情,我都极简掉的话,那我自己就没有任何进步了,婴儿害怕摔倒不再学走路,司机害怕撞车不再学开车,健身害怕增加重量不再去健身,那么所谓的“跳出舒适区”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所有的个人成长也都消失了。
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对吧。
二
1、有些关系你是极简不掉的。
工作可以换,同事可以换,那么亲人呢,父母如何换?子女如何换?亲戚如何换?
有人说,我不喜欢我就不要了呗,相信我,没有人可以全然的享受孤独,我们非常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第一需要。当你把这个渠道切断了,断舍离了,就意味这我们无法被滋养了。
2、你有潜力,只是你不知道。
以今天咨询的案例来讲,她的母亲喜欢不停的诉说控制,那么她的反应是什么呢?就是闭嘴不沟通,够极简了吧。
但是你越不说话,对方说的越起劲,然后你越觉得闹心,就越不说话。如此恶性循环,一下子就过去了一二十年。
其实只要稍微修正一下心智模式,结果就会改变。雾霾呆在那里,你无论怎样讨厌它,它还是在那恶心你,如果来了一个变量:风,尤其是大风,它马上就走了。天气我们不能控制,但是沟通模式绝对可以控制,因为它听我们的,属于我们自身。
3、寻求合适的帮助。
有时候,我们太过于依赖自己了,这是一种自恋或者自卑的表现。认为自己可能搞定任何事,搞不定就是这个世界有问题,就把它极简掉。
但是,我们看看孩子是怎么学走路的。
首先,ta有需求,其实我们也有变好的需求,这一点没什么不同;
其次,父母会帮助ta,刚开始扶着搀着,在这个时候区别就产生了,就是没有帮助者,或者帮助者不专业,提供不了所谓的帮助。
最后呢,ta如果摔倒了,父母会去哄一哄给与安慰,ta如果走的好,父母会给与表扬。
于是,孩子的潜力就被发掘出来了,逐渐学会了跑和跳,如果没有这些呢,有案例表明,人类一出生就和动物在一起的话,ta也只能学会爬行。
三
如何判断,该极简掉,还是该迎头而上呢?
1、不可或缺
不管是人还是事情,这个在我的生命里无法被抹去,比如刚才说的亲密关系,那么无论多难,我都要去解决,不解决是0分,解决了未必到100分,但却可以到60分,已经足够好了,不是吗?
2、平均水平
看看面对同类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大部分人都可以解决的很好,如果是的话,说明这是社会平均水准,你也可以做到。
20分钟跑5公里一般人做不到,40分钟却是普通人的水平了,如果你需要60分钟,那么就低于平均水平,这个时候考虑的不是极简,而是让自己去进步。
3、历史能力
如果说18岁的时候是这样一个方式和母亲沟通,28岁还是这样,38岁还是这样。那结果就不可能发生改变,我们个人也只是变老了,而不是变好了。
这时候就需要去提升。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极简的想法呢,这不怪你,因为我们的祖先是和野兽一起生活的,看到一个野兽,ta首先想的就是:“战或逃”,马上要做出决定,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大部分时候我们人类,一个人的话干不过野兽,所以逃跑成了主流,这个概念深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之后,碰到问题就想跑,但是我们要记住的是:
我们面对的有可能不是野兽,而是一个小猫,这个时候再逃就没意义了。我们需要的是:
战斗!
如何战斗,需要方法,如果方法不对,你会觉得自己自制力有问题,其实不是,举个例子,让你一个人坚持一年不买衣服是不是很难,如果跟着公众号一起是不是容易一些?
所以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至于方法,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问题,无法一概而论,如果你确实想改变,可以预约我的私人咨询。
文末福利:健身图一张,昨天下午蹲腿,晚上打篮球的时候就抽筋了,所以大家不要学我,高强度的锻炼不要安排在同一天。非常喜欢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留下你的感想吧。

咨询:来,和简叔约会吧!
世界很大,我很小;
有人爱多,我爱少。
简叔:
虔诚的极简主义者
北京断舍离文化创始人
媒体报道:
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专家指导
北京卫视《生活相对论》与大张伟同居48小时
北京文艺广播专访
北京晚报等
坚持1年0购衣,已成功1年,现进行第2年实践
坚持每天扔掉1个无用的东西
目前拥有20件衣服
知乎专栏:zhuanlan.zhihu.com/jijian
新浪微博:简叔-极简断舍离
喜马拉雅电台:简小叔
私人微信:827938213
苹果手机赞赏请长按识别如下二维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