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种草了这本书,虽然只刚开始了序篇的阅读,便已是感觉到满满的人本关怀。
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我们讨论“人格障碍”或仅仅是讨论到“心理”,便已是对某人打上了“有病该吃药”的烙印,仿佛对方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错事需要被判刑矫正,而忽视了“TA是如何变成如此、以后TA将如何、我可以如何与之相处、我可以为TA做些什么”等议题,而每次参与“青少年心理问题”讨论时,也会和同行们探讨一个无解的难题“明明进咨询室的应该是家长,为什么他们将孩子放进咨询室后就可以安心地坐在等候区,然后问咨询师一句‘你能把TA治好吗?’。”
带着无奈和困境,我们依旧在此路前行,带着来访者进入咨询室,探讨“既然如此,你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突破关系困境的人格心理学》开篇做了一个非常美妙的比喻:
“……我们就以一个完全不同于心理学的领域为例——气象学。每个地方的气候都不一样;每天的微风、云朵和阳光都会勾勒出不同的景象。但是,气象学家从中定义出四种不同类型的云:积云、雨云、卷云和混合类型的云,而积雨云就是混合类型的一种。但用一只手就数得完的几种分类,我们保证可以准确地描述任何一片云朵吗?当然没有办法,即便是两团积云也不会完全相像,就像没有两个人的性格会一模一样,但我们依然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
我们继续举例说明。对云的类型有所了解,不会影响我们欣赏美丽天空的闲情逸致。同样地,只要不是刻意想着分类,了解几种人格类型,也不会妨碍各位对朋友的欣赏和你们之间的友情。如有需要,甚至了解云的类型还可以帮助你预知接下来几个小时的天气状况,而了解人格障碍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处理某些突发情况和人际关系……”
因此,我想,了解和理解我们所称“有障碍”的人,接受现实,走进对方的世界,不仅是宽以待人的品格,更是我们放过自己的途径。
就如同书中的例子,当我们理解了天气会有变化,便不会总想着逆天而行,明知天要下雨,还要淋着雨到大街上抱怨“这个老天是不是要改一下,不知道人要出门吗,干嘛要下雨!”地让乌云快走开,而是接受这样的气象,自备大雨伞。
生活中我们却总想着让别人改变,仿佛别人改变了,我们就会更舒服。例如“如果你能帮着做点家务,我就会幸福了。”、“如果老板不这么苛刻,我就不会工作的这么不开心。”似乎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上,似乎自己毫无能力去改变,仿若灰姑娘的后妈,拿着不合适自己孩子的水晶鞋却被猪油蒙了心去削孩子的脚。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执念在作祟。当然,若没了执念,便不是凡人了,凡人便有烦人事。
书中另一端让我觉得特别畅快的,便是
“……当事人肯定不会去主动选择这些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多半是遗传、教育和家庭背景等经历的混合产物。它们导致的行为往往不受人待见,而且会有不负责任之嫌,但谁会主动选择过分焦虑、过分冲动、过分多疑、过分依赖别人或者过分沉迷于细枝末节呢?拒绝接受人格障碍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当事人。事实上,接受人格障碍往往才是引导当事人改变自己某些行为的必要先决条件……”
在我看来,这个“当事人”不是患者,而是执着于让患者改变的那个人,TA仿佛就是那个吼着“乌云快走开”的人,徒增自己的烦恼,放弃了自己应变的能力,而指望那个陷在困境中的人对TA的无法应变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