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几天简历,今天第一次被约去面试,记下一些琐碎的、缥缈的感悟。
没有感兴趣的工作,更没有上班的欲望,但为了自己将来不至于太过被动,还是主动出击了,寄希望于正式被戴上“失业青年”的帽子之前早点找到工作。我们总是在意外界的评价,不敢忠于自己的内心,一贯如此,我自己也从来没有逃出这个窠臼,就不应该再有所非议……
在一座座写字楼之间穿梭,在一趟趟地铁之间换乘,一遍遍地对外宣传自己,即使我内心再抗拒,不承认它,但依然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自己亲手织就的步骤。下午和中午曾两次钻进便利店,购买食物和水,更增加了这种逼真的感觉。所以,这是真实的?
此刻,仍然在路上,我有点怀疑自己把自己扔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空间里,但身边分明坐满了人,有幼儿受不了火车的逼仄在哭闹,泡面的气味飘满整个车厢,列车员提醒着把行李归置好……
所以我一切的活动并不是虚假不存在的,一切不过自己虚无的心思在作祟?
怎么感觉“存在派”特别理直气壮,“虚无”就一定是病吗?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