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九岩邑韵读书
品茗在口丨风情于心

品茗在口丨风情于心

作者: 九岩邑韵 | 来源:发表于2019-04-17 17:37 被阅读5次


历经秦汉的粗犷古朴,唐宋的奢丽,明清的酣畅淋漓,直至现代的不拘一格,清新洒脱,茶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一口为茶,二口为回,三口为品,喝茶自然另有一番风韵。

一杯茶在手,切不可一口喝光,要慢慢体会、斟酌,彼此交换心得,才有乐趣;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颜色,艳丽的金黄、幽雅的淡橙、清新的碧绿,饮后闻杯底留香,别有一番情趣。

而饮茶的境界,正如某隐士所说: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独坐一隅,香茗在手,含英咀华一番,别有一番超脱红尘俗世的味道。

茶,以其特有的色美、形秀、香醇、味甘,流传几千年,长盛不衰。

传说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进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茶”就是最早的名字。其实每种茶名也都是包含着一个故事。

像铁观音,传说很早以前有位姓魏的书生很信观音,每日早晚拜后必奉清茶一碗于观音像前,后来一日他在山上发现一株新茶,移回栽种,收获时见茶泡而有质感,疑为观音所赐,遂命名为“铁观音”。

而另一种名为“大红袍”的茶则更为有趣,相传这种茶生于悬崖峭壁之上很难采撷,于是人们训练了一些猴子上山去采,但这些茶好像不愿让动物接近,人们只好为猴子披上大红袍,装成人的模样,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种茶叫做“大红袍”了。

茶集天地万物之精华,清茶一盏能醉人呀!正如沈阳和静园茶楼的王琼女士所说: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得以兴起,其中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来自于人们对文化的虔诚仰视。

有句话说得好:文章、风水、茶,真懂的没几家。其实懂与不懂又有何妨?闲暇时约一二知己,品茶论道,谈世情,聊人生,谈古论今,享受那独有的茶境,不亦乐乎!

相关文章

  • 品茗在口丨风情于心

    历经秦汉的粗犷古朴,唐宋的奢丽,明清的酣畅淋漓,直至现代的不拘一格,清新洒脱,茶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 铺纸在口,磨墨于心

    一切始于那个无言的夏夜 你提着一尾金鱼 缓缓踱至我身边 瞧见破了这沉沉黑夜的光 不只是头顶盛放的烟花 还有握住我手...

  • 《异域风采》

    几案透明临轩窗,闲憩品茗醉花香。 玉蝶伏栏恋美色,欧街风情小时光。

  • 2020-10-23

    东游记丨打卡美食之都顺德,领略岭南悠然风情 ...

  • 我不想再略过这次圣诞节

    溶于口 甜于心

  • 经典永流恒

    文丨波特007 三千繁华, 弹指刹那。 素念于心, 经典永恒。

  • 平平山人丨品茗

    画家简介: 王俊平,号平平山人,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

  • 诗语丨品茗翁

    庭前老翁悠然独坐, 蒲扇轻摇诗意人生。 炉上热茶氤氲缭绕, 茶盏轻举细品香茗。

  • 红尘的阡陌上,你永远在那头,我永远在这头

    时光荏苒,岁月留痕。幸福的时刻,珍藏于心,留待记忆的品茗,缱绻、生香;思念的酸楚,随着清风曼舞,留在昨日的日历,翻...

  • 正翔语一百贝26丨我把光阴埋藏于心,如影随形

    本文作者:何婉仪 扫描原文:我把光阴埋藏于心,如影随形 正翔语:一百贝26丨我把光阴埋藏于心,如影随形 只能送你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茗在口丨风情于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zn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