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记录 滕王阁前的构树,及中药里的楮实子……
老夏步行去滕王阁,见赣江边的构树,自坚硬滚烫的石板路缝隙里冒出来,茁壮成一丛又一丛。
坐着乘凉的环卫大姐,见我在研究构树,摇摇头,很无奈的样子,说这东西太顽固了,春天铲秋天割,就是瞅着夏天有一点点空隙就长偷偷这么高了!
她可能怕老夏这个游客,嫌南昌的环卫不称职,没把城市里的闲杂草木铲除干净。其实,我是在研究构树在中医药里的趣味……
这位大姐不知,桑科植物构属的它,生命能量之顽强,让它具有了诸多可以用来为人的“阴阳失衡”,“寒热虚实”出现偏颇而“纠偏”的能量及价值。
昨天晚上,老夏与江西科学院研究昆虫的专家刘处在艾溪湖边散步,我还特别问到斑蝥、蝉蜕、蝉花、蜈蚣、蝎子、乌梢蛇、蚂蝗、地龙、僵蚕等等话题。
尽管我可能更喜欢以“取象比类”和以“法相药理”的习惯和方式来判断诸类的功用;
尽管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更喜欢讨论生物习性,及理化分析的成果;
但我们都发现:原来“东西方”思维(中医药阴阳五行及性味归经思维,与西方生物学、生理学及分子理化学思维)并不是完全“鸡跟鸭讲”!
相反,我们发现有诸多有趣的中西医应用经验(或成果),其实有太多共通话题!
比如,我们看斑蝥生活在泥土和败叶中,是专以其它昆虫为食的,尤其春天喜以蚂蚱(蝗虫等)产在泥土中卵为食,所以它几乎算昆虫里的“猛虎”。而当我提起斑蝥在中药里也算一味热而性猛之药(破血逐瘀,散结消瘸,攻毒蚀疮),用于症瘕、经闭、顽癣、瘰疬、赘疣、痈疽、恶疮几乎算强大的“虎噬”者,昆虫专家也觉着有趣,继而马上以一个科学家的探究凝神迅速从斑蝥的习性和其理化活性提出来大胆猜想。
我们还聊到水蛭(蚂蝗),尤其聊到蝉蜕、蝉花(类似于虫草)、僵蚕等,后二者的中药学性能,昆虫科学家刘处迅速判断这肯定不只是活体生物本身的作用了,应该还带有泥土微生物尤其造成其感染的寄生生物的功用特性了……
由此,联系到老夏最近游学以来,自调研化橘红(包括陆川橘红)、广西金秀大瑶山瑶药,到江西枳壳特有的红壤等等,其实我们都在强调一个“生长环境”的问题,什么样的环境,及动植物们的“生境”,与其自身的能量、性效直接相关(古语为“道地”产地)。
绕一圈,我们回到眼前的构树……
构树在中国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地区,几乎算生命力极为强大的树种,只要有阳光,无论是碱性强大的石灰岩,还是酸性强大的红黏壤,干旱瘠薄的地方能生存,水边洼地也一片旺相,这算它自身奇伟的地方!
当然,我们扩大一些来看,桑科植物的几个典型代表,似乎都有如上特点,桑树自不必说,桑科里的榕树、裂叶榕等,似乎都如此。
而且它们都还具有另一个特性:顽强却不刚硬!它们的强,是强而柔韧,充满韧性的强!与樟科肉桂桂枝的刚硬“刚强”不同,显然它们更表现为“阴柔”之相!
果然,中药里的构树,无论用其根、叶,还是用其果实,几乎都是味甘,性凉或寒,是入肝肾经,以补肾、利尿、强筋骨为能。
其叶甘、凉,清热,凉血,利;
其根甘、平,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水肿,筋骨酸痛,亦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
其果实,甘、寒,中药里单有名字,叫“楮实子”!功在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多用于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等。
或许,修中医药事的人可能会说,专于肝肾和筋骨者太多,楮实子可能并不算什么……
持这种观点的人,多半可能源于对路边熟视无睹的“构树”及“楮实子“知之止于架上的书籍……
没错!楮实子能补益肝肾,利水,
其补肝肾之功与枸杞子相似……
其利水之效与泽泻相仿……
然而,它兼有二者之长,却无助水伤阴之弊!
所以,阴亏而水肿者,楮实子因有扶正利水而不伤阴之功,于斯为妙!!!
以此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无止境!
——老夏自然生活研究院2021.7.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