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国谢晦担任右卫将军,权力大、待遇高,从彭城返回京城迎接家眷,宾客熙熙攘攘汇聚而来。他的哥哥看到,感到非常惊吓,说:“你的名声地位不高,但人们居然这样巴结你,这难道是门户之福吗?”他用篱笆把门庭隔开,说:“我不忍看到这种情况。”又向当时的宋公刘裕进言,特意乞求贬职,企图保全门庭。等到谢晦帮助刘裕夺得皇位立下功勋,谢瞻心中更加忧愁恐惧,一次生病后不去医治,最终死去。谢晦后来果然使谢家灭族。
颜竣对南朝宋孝武帝有大功,他父亲颜延之常对他说:“我平生不喜欢见到权势赫赫的人物,现在不幸看到你变成这样。”颜延之曾有一天早晨到颜竣家,看见宾客盈门,但颜竣还没起床,颜延之大怒说:“你从粪土一样的底层起家,如今处在云霞一样的高位,马上就变得这么骄傲,这样的日子能长久吗?”颜竣最终被孝武帝诛杀。颜延之、谢瞻可以说是贤明的父亲、兄长。
隋朝高颎官拜仆射,母亲告诫他说:“你的富贵达到了顶峰,结局只剩下杀头了。”高颎因此常常担心灾祸变故,等到他被罢免为民时,情绪欢快而没有怨恨的神色,但之后也没有免除被隋炀帝诛杀的命运。唐朝潘孟阳担任侍郎时年纪还未到四十,母亲对他说:“以你的才干,却担任尚书省左右丞和六部侍郎这样的职位,我很担心。”唐朝严武死时,他的母亲哭着说:“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可以免遭沦为官婢的厄运了。”这三人都可以说是贤明的母亲。
褚渊帮助萧道成篡夺宋国政权,成立齐国,褚渊堂弟褚炤对褚渊儿子褚贲说:“不知你家的这位司空,把一家大权交给另一家,究竟有什么意思?”当褚渊担任司徒时,褚炤叹息说:“门户不幸,才有了如今这样的任命。”褚渊死后,本应袭爵的世子褚贲以父亲失节为耻,丧礼后不再做官,将爵位让给弟弟,终生隐退。南朝齐国王晏帮助齐明帝夺取帝位,堂弟王思远说:“大哥将来如何立足?如果现在自杀,还可以保全门户。”等到王晏被任命骠骑将军时,他召集族中子弟,对王思远的兄长王思微说:“隆昌年底,阿戎(王思远)劝我自杀,如果当时听他的,我哪有今天呢?”王思远说:“就我所见,现在自杀也还不晚。”王晏叹息说:“世上竟有劝人去死的人。”最终王晏果然被齐明帝诛杀。褚炤、褚贲、王思远,可以说是贤明的子弟。
我感觉文中所说的这些例子,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都是家族做政治投机放出的言论,族内当权的人物若一直在位,则无事发生;若一旦失势,家族也可与之划清界限。隋唐时代,科举选官制度实施,家族力量逐渐式微,所以不再有父、兄、子弟这些男人如同作秀的决裂了,只有母亲对家族、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怀。
容斋随笔·随笔卷三·贤父兄子弟
宋谢晦为右卫将军,权遇已重,自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凑。兄瞻惊骇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此岂门户之福邪?”乃以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又言主宋公裕,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及晦立佐命功,瞻意忧惧,遇病,不疗而卒。晦果覆其宗。
颜竣于孝武有功贵重,其父延之常语之曰:“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曰:“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竣竟为孝武所诛。延之、瞻可谓贤父兄矣。
隋高颎拜为仆射,其母戒之曰:“汝富贵已极,但有一斫头尔!”颎由是常恐祸变,及罢免为民,欢然无恨色,后亦不免为炀帝所诛。唐潘孟阳为侍郎,年未四十,母曰:“以尔之材,而位丞郎,使吾忧之。”严武卒,母哭曰:“而今而后,吾知免为官婢。”三者可谓贤母矣。
褚渊助萧道成篡宋为齐,渊从弟炤谓渊子贲曰:“不知汝家司空将一家物与一家,亦复何谓?”及渊为司徒,炤叹曰:“门户不幸,乃复有今日之拜。”渊卒,世子贲耻其父失节,服除遂不仕,以爵与其弟,屏居终身。齐王晏助明帝夺国,从弟思远曰:“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保全门户。”及拜骠骑将军,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微曰:“隆昌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日?”思远曰:“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晏叹曰:“世乃有劝人死者。”晏果为明帝所诛。炤、贲、思远,可为贤子弟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