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优酷网制作出品的第六届《做自己论坛》回顾视频短片新鲜出炉,我负责了配音和采访部分。视频回顾了《做自己论坛》十位演讲嘉宾的思想精华,并首次独家发布了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和新精英生涯首届讲师招募大赛冠军王海英接受记者采访的内容。
一起来看两位老师对“生涯”和“做自己”的精彩理念:“生涯与生命同在”;“做自己,就是创造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上你想要看到的改变”(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视频链接:http://dwz.cn/5jueYw
2016年12月17号上午9点,由新精英生涯主办的第六届《做自己论坛》在北京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音乐厅正式开始,以“做自己,成为你想要看到的改变”为主题,结合虚拟现实体验,情景剧设置将古典、周玄毅、张振宇、杨石头、曹萍、朱炜强、侯聪、郑丽丽、郑伊廷、王海英十位嘉宾的主题演讲,打造成一次时空穿梭之旅。让上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身临其境地跟随十位嘉宾一同回顾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宝贵经验,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吸收成长养分。
第六届《做自己论坛》回顾视频短片:创造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第六届《做自己论坛》近千人座位座无虚席
(图片来源:新浪教育)
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石头率先开场,用三块石头“痴、执、搏”描述自己的成长基因。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首届讲师招募大赛冠军王海英,从感悟爱的本质,分享了自己与父母、与孩子相处中的两个故事,开启了学心理学、找到自己的历程。
执着于少年儿童教育事业、又喜爱文字的曹萍,分享了30多岁毅然从国家机关舒适的岗位投身于青少年类杂志,一步步成长为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故事。外企人力资源总监郑丽丽,通过14年的努力,敲开了知名跨国企业的大门,面对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等难题,她用专注和从容,将每一次遗憾变成了转机。
来自台湾的知名软件技术开发者、世界黑客松常胜军郑伊廷分享了“刻苦努力有时比不上刻意努力”的理念以及正确学习的技巧。金宝贝儿童成长教育集团全球总裁张振宇博士,放弃了留在世界名校当教授、在知名投行当高管的机会,反而做起了全球知名早教集团的掌门人,只为对教育的那份信仰和痴迷。
野外生存专家朱炜强分享了自己曾进入贝尔·格里尔斯魔鬼生存训练营的奇特经历;知名美妆专家侯聪分享了自己追随内心的热爱进行了职业转型的故事。
第六届《做自己论坛》回顾视频短片:创造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在第六届《做自己论坛》演讲 (图片来源:新浪教育)
第六届《做自己论坛》回顾视频短片:创造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米果文化创始人之一,《好好说话》音频内容产品总监周玄毅在第六届做自己论坛
(图片来源:新浪教育)
米果文化创始人之一,《好好说话》音频产品内容总监周玄毅,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做自己论坛发起者古典都谈到了舒适区的话题。在周玄毅看来,舒适区必须有一种内在的主张和催促,有一个不“作”不舒服的状态,这样的舒适区是一步步引导自己发现心中内在激励的过程。
古典则从自身的故事讲起,作为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师、畅销书作家、职业生涯教育与咨询机构创始人,本已在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2016仍决定推出在《得到》的语音付费专栏《超级个体》,突然增大的工作量,日更的压力让他倍感痛苦和煎熬,但这对他来说也才是自己的舒适区,改变带来了焦虑和痛苦,但却能达成内心对自己的期许。做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
在第六届《做自己论坛》上,新精英生涯首席运营官吕斯文还宣布,新精英生涯携手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共同发起生涯公益众筹计划,除了本届做自己论坛捐出的3万元善款之外,在未来一年之内,新精英将再捐出一百万元和真爱梦想共同携手助力,通过生涯规划让更多的中国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第六届《做自己论坛》回顾视频短片:创造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新精英生涯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捐赠仪式 (图片来源:新浪教育)
17号当天,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做自己论坛发起者古典和新精英生涯首届讲师招募大赛冠军王海英,还分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时间:2016年12月17号
被采访者: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古典
记者:古典老师您好!今年已经是第六届《做自己论坛》,那么您觉得和往年的那几届相比,今年的《做自己论坛》都有哪些不同和亮点呢?
古典:我们这个论坛做了六届,从第一届开始吧,“做自己”还是个蛮潮的概念,我们是从2001年开始做的。在接下来几年中间,很多机构都开始谈做自己。
但我觉得到了今年,其实2017年是95后进入职场的第一年。到这个年代,其实做自己不酷了,甚至成为了一种常识。反倒是我觉得这一代人,不仅是做自己,反而是太自我了。所以我们这一届,反倒是请了很多在职业上面、商业上面,在自己的个人发展领域中间特别优秀的人。
我们想谈论的一个事情是,有没有可能,做自己本身是可以很现实、很实在,不是很飘渺的。做自己可能不是说去大理度个假,去川藏线骑个行。而是有可能在现实的生活中间,踏踏实实地把自己活出来。
所以这一届我们也加入了很多科技的元素,有VR眼镜、机器人,还有无人机,可能某些环节还有些笨拙,但我觉得是一个蛮好的尝试。
所以第一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间做自己,第二是新科技、未来的可能性。这两点可能是这届做自己论坛,(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区别。
记者:从创办新精英,到《做自己论坛》,以及后来的《橙子学院》,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个人成长、更好地成长这个话题,想请您谈谈您的初心,当初是如何想起在生涯规划领域进行探索、创新与传播的呢?
古典:其实生涯规划是一个落地点,国内的很多人会把生涯规划理解为职业规划,就是说今年该干嘛,明年该干嘛,后年就当经理,然后就做CEO,成为人生的巅峰了。
其实生涯比职业大很多,生涯是谈论一个人怎样样面对他的生命、家庭、个人工作平衡、和自我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可能中国近三十年吧,是社会变化最大的三十年。
我们迅速地从一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跑步进入商业社会。刚刚还没有搞明白,又开始进入互联网社会。所以整个过程中间,几代人的价值观,有年龄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压到一起。可能每个人都不太找得到自己。
所以我觉得生涯规划是一个抓手,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在这个时代,怎么样可以活出他自己的一个状况出来。
我想可能在这个时代,每个人能活出自己,本身就应该像是一个信仰一样。我希望每个人在这个信念下面有一些落地、可以执行的方法论。
这可能是我们当时办“新精英”的一个初衷。几年下来,还好啊,今天杨石头(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还跟我聊说,没有想到关于这么一个宽泛的、做自己的话题,还能来1200多人。
他说我们去做企业营销,也就是来1000多人。所以他们就让我说这些人是为什么来的?他们不是为了企业多赚钱,也不是为了听到什么新的科技动向,他们可能就是为了看一看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是老老实实地在尝试成为自己的样子的。我想这可能是做这件事情的初心,也是我们未来一直会坚持的东西。
记者:我之前看到报道,您最初是在“新东方”教英语,后来就从教书转向做生涯规划,当时是觉得读了书回来以后,也不一定能把人生过好是吗?
古典:读书其实是个装备,关键是你要打什么怪,打开什么地图。
记者:您在得到上的《超级个体》专栏里面的文章,我们也看了,每一篇内容都干货满满,旁征博引,那么《超级个体》是否可以理解为“生涯理念”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践行版,您觉得这个专栏的适合人群有哪些?会具体给大家带来哪些方面的收获呢?
古典:首先就是我觉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承载品,比如以前可能书很流行,再过了几年,可能视频很流行。
我觉得这个时代,一个收费的音频可能会是一个蛮酷的事情。
第二,我觉得《超级个体》其实就应该是一些,未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还不习惯,就像刚才海英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还不习惯彼此的分开,有自己的一摊事。所以我想可能未来的话,每个人都是个体,但个体并不一定会过得很好。
因为很多人,不习惯于个体,还不如挤到一起快乐。我觉得“超级个体”应该是在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能活好的那些人。这些人有全新的价值观,有全新的技能,有不同的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超级个体”应该是给这些面对未来的人的,我觉得具体来说,可能更加适合于刚刚毕业的学生,从下到刚刚毕业的学生,从顶到三十五六岁,希望在互联网大潮中间找到机会的人,他们都应该挺适合的。
记者:那您还有没有什么想对没有来参加《做自己论坛》的小伙伴说几句话?
古典:明年来吧(笑)。我觉得“做自己”,我待会儿会聊到这个话题,其实“做自己”很多人会误解,认为“做自己”就是背个包去川藏线骑车,或者是特别酷,特别与众不同,其实“做自己”才是一个“与伟大同行”,而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过程,它是一个,不那么酷、很笨拙的过程,但它是一个很值得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可能每个人你有机会,用视频的方式、直播的方式,包括今天用网络的方式来参与,也是一种参与。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到现场来感受一下这次论坛的气氛和感受。
时间:2016年12月17号
被采访者:新精英生涯首届讲师招募大赛冠军 王海英
记者:海英老师您好,我们想请您谈谈您对生涯规划的理解。刚才您的演讲很精彩,“爱,让我们做自己”,想请您给我们讲讲,您做这个演讲时的初心吧。
王海英:好的,生涯规划我是这么理解的,实际上,生涯规划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间都存在着。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从来没有做过规划,其实那只是在你的意识层面,而在潜意识层面,我们每个人都在规划自己的人生,并且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你觉得“变化太快,随遇而安”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规划,你后续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而展开。所以生涯规划师所做的,只是把这种无意识的行为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和梳理,帮助人们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决策和选择,从而采用更有效的行为来完成自我实现。
今天的这个论坛,之所以会选择《爱让我们做自己》,是我自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或者说想传达一个观点,“做自己”,一定是在关系中间做自己,而不是我想干嘛就干嘛,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间,无论是你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里头,你都会面临着要去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在现实环境中,在关系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我觉得才是真正地“做自己”。
记者:在关系当中您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王海英:就像我今天分享的主题,在关系中间,我觉得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爱。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间都很重要,它最早是让我们活下来。
父母爱我们,给我们吃的,然后抚育我们,让我们活下来。成年以后,我们依然是非常需要爱的,爱给我们勇气去面对失败,因为即使失败了,我们还能感觉到自己被爱,我们就有勇气,就会大胆的去做自己,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
记者:爱比较抽象,有的时候,爱不好就变成了溺爱了,那您怎么理解,成长和爱之间的关系呢?
王海英:我觉得你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在我看来,爱不是一种意愿和情感,而是由一系列的行为构成的,就象我今天分享的,是相信,关怀,尊重,接纳和支持,检验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对方的感知说了算。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爱孩子的,但是呢,孩子却觉得非常的痛苦,这种带给孩子痛苦的爱就是溺爱。那么溺爱和爱,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差别在哪里呢?
就是,溺爱实际上是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养育孩子,我觉得这样对你好,你就按我这样的想法去生活、去成长。而真正的爱呢,就是允许和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着。父母要让孩子去体验和接触真实的世界,而不是把自己眼中看到的,感知的世界强加给孩子。
所以去尊重这个小孩儿TA自己的想法,而且去相信这个孩子,我觉得尊重和相信应该是爱和溺爱最大的两个区别。
记者:有人说“妈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也就是说,你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长”,您对此怎么看呢?
王海英:我认同这句话。因为实际上当你允许你的孩子去做自己的时候,你依然是孩子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持系统,不学习,你会发现自己是跟不上时代的,也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当母亲把关注的焦点全放在孩子的身上的时候,只是关注他的学习的时候,父母的成长就会停滞。
你的经验是过去的,你的想法往往是跟孩子不一样的是,是跟这个社会是脱节的,所以我觉得母亲去学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六届《做自己论坛》爱奇艺演讲视频
http://dwz.cn/6UsYT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