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之君子国

作者: 愆之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9:53 被阅读2次

       《镜花缘》一书成书于清末,作者李汝珍,书中主要述说百花仙子寻访百花,并百果大仙周游列国的故事,而君子国正是书中唐敖在海外所游的国度之一,书中虽然所述不多,但对于君子国的国情还是可以窥见一二。

      君子国早在山海经中就已有所提到,在《大荒东经》中就记载道:“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另在海外东经第九中也写到:“君子国在共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从山海经中,大致可以看出其基本风貌,带冠与佩剑是国民的基本配置。

     而在《镜花缘》中,作者将其放大,拓写开来,更将君子国的风土人情更加细化了。在书中,作者以一句“好让不争”写起,将所见市集之买货卖货细述出来,就已见君子国国名之由来。在书中第十一回第二段中写道:“只见有一隶卒在那里买物,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贱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在我们的认知中,买东西一向越便宜就越好,但是如书中所记嫌货物卖贱的,也只有君子国了。君子在我国古代是作为对一个人的尊称,也是对其的肯定。在古代,君子一般则作佩戴玉饰及整装束冠。佩剑更是作为一个君子的标配。而书中记君子国却是另外一番讽刺意味了。

以君子为国,代表人人谦称、礼遇外人,但矫枉过正就显得吓人了,正如君子国中,每个人都如此谦让,却不知如何买货易货了。你嫌我卖的低,我感觉你买得贵,试问,这样的买卖能成吗?人性是自私的,正如荀子的性恶论。但这些在君子国中,却是异样人,是不容许的。但君子国的国人在国外又能如何生存呢?我们不敢想象。

作者似乎有意通过描写君子国一事来映衬心中的乌托邦式的国度,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假君子真小人的横行。同时也从多面反映了那些所谓的君子是何的惺惺作态,君子国的行为是从其行为中自然而出的,但现实中的君子却又是何处来呢?

在现代,君子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贬义词,与古代的君子却是相去甚远,甚至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君子一言一行又何乎外在,正如王阳明哲学学说般:知行合一,但真正能做到这样的又有多少?多数人也不过是空有外在的皮囊罢了。至于君子,也正乎我们在乌托邦的世界所想象了。

相关文章

  • 瑰丽的想象之国—《镜花缘》读书笔记2

    《镜花缘》中,作者想象了好几个很有特色的国家。估计这些都是作者向往的吧? 一、君子国 君子国中的人最重要的特征是—...

  • 《镜花缘》之君子国

    《镜花缘》一书成书于清末,作者李汝珍,书中主要述说百花仙子寻访百花,并百果大仙周游列国的故事,而君子国正是书...

  • 君子國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

  • 读《镜花缘》有感

    读《镜花缘》有感 海外有奇闻,书之耳目新。 谦谦君子国,耿耿市中民。 朱草祛污浊,果然存义仁。 明知虚妄事,亦盼假...

  • 我们的故事从来就没有标题

    昨日,雨疏风徐。 白天胡说八道君子国,自己都被吸引了,于是傍晚出门寻觅镜花缘。像这种寻寻觅觅的事,雪峰广场...

  • 连环画《镜花缘03:君子国》

    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镜花缘镜花缘,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

  • 经开区图书馆开展“快乐暑假 数字阅读”——国学主题之君子国风活

    经开区图书馆开展“快乐暑假数字阅读”——国学主题之君子国风活动 为拓展图书馆服务模式...

  • 甩手掌柜唐敖

    阅读《镜花缘》之④ 唐敖是《镜花缘》主人公。才思敏捷,却喜爱游山玩水,无心科考,只当了个秀才。父亲临终遗言要唐敖至...

  • 美好的理想

    阅读《镜花缘》之① 今天开始读《镜花缘》,第一次阅读这部古典名著,就被作品中神奇的动植物所吸引,尤其是超大的稻米,...

  • 人不可貌相

    阅读《镜花缘》之③ 夏日宁静的午后,手里捧一杯暖茶,静静翻阅《镜花缘》,看书中百名才女于千年前的盛唐时期,评诗论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镜花缘》之君子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ao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