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橘颂》【05-29~30】

《橘颂》【05-29~30】

作者: 葉傾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09:17 被阅读0次

就诗题看,这首诗,自然是对橘的颂歌。橘如何呢?

其形:根“深固”,不迁移;叶“绿”,茂盛充满生命活力;花“素”,洁白无瑕;枝“曾”,也是极为茂盛;棘“剡”,锋利无比;果“圆”又“抟”,让人喜欢;青中有黄,黄中带青。既有生命力,又有成熟的韵味。总体上是“精色内白”,“纷縕宜修,姱而不丑兮。”寥寥数语,尽出橘之形。

其神:“一志”“难徙”“不迁”,坚贞,如磐石般不转移;“内白”,品性高洁;更重要的是“苏世独立”,“横而不流”,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真如“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其人格,“闭心自慎,终不失过”,“秉德无私,参天地”,“淑离不淫,梗其有理”,谨慎,不自失,守德,其人格之高大,甚至可与天地相比。就如《楚辞·涉江》中说的“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颂橘,其实是自颂,把自己的人格寄寓橘树之中。屈原的象征是香草美人,橘树,可谓“香草”。

王国维认为“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物,是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尤其是钟爱之物。物,又不仅仅包容情感,有时是人的人格、思想、追求等的象征。就如梅之于陶渊明、林逋;就如莲之于周敦颐。屈原笔下的橘树,形神兼美,这恰是他所追求的。橘,也可说是他的象征。因而他愿“与长友”,“可师长”。

这样具有高大人格的橘树,在众多凡木中显得另类,甚至格格不入。屈原多次吟咏“独立”,不禁想起他那句——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也。他是高尚的,却也是寂寞的。因而他向往先贤“伯夷”,而这种向往却被后人诟病。伯夷让位逃跑,被人认为是对自己国家与人民的不负责,但是他这样做是因为“逆父命”,这是他的节。他不食周粟而亡,也是他的节。屈原说追寻的自然是伯夷崇高的品格。

这首诗,诗人处处颂橘,也是拖“橘”言志。宋朝刘辰翁赞本诗是千古“咏物之祖”。橘树类似于屈原笔下的其他香草,是种隐喻。这与《诗经》的比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比兴大多是为了“兴发感动”,位于诗首,语句不多,而橘贯穿全诗,是本诗的主体形象,唯一意象。

整首诗的格调,不像他被逐后的郁郁,而显得昂扬。屈子写橘,也在写他自己。

身体不适,用手机一番胡言乱语……

相关文章

  • 《橘颂》【05-29~30】

    就诗题看,这首诗,自然是对橘的颂歌。橘如何呢? 其形:根“深固”,不迁移;叶“绿”,茂盛充满生命活力;花“素”,洁...

  •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

  • 橘颂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啊。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

  •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

  •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

  • 橘颂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yan三声...

  • 橘颂

    每次想开始读书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该从哪里读起,一颗心功利又浮躁,生怕自己找来的书不够精彩,恨不能有个神人站在我面前把...

  • 橘颂

    这是一首也是中国第一首咏物诗,但意义却不止步于咏,而重在托物言志,明确表示自己愿意学习橘的内在精神,成为一个内外皆...

  • 《橘颂》

    中午,睡不着,起来读了一下郭沫若的话剧《屈原》,里面有一个镜头,屈原用朱在帛书上写的《橘颂》。 辉煌的橘树呵,枝叶...

  • 橘颂

    《橘颂》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橘颂》【05-29~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bf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