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五月应该是忙碌的。
五一小长假回乡下过的,踏踏实实住了五天,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的。那几天我不知怎么就想亲人一起玩玩聚聚,好几年没有在家里这样闹过。一大屋子人说说笑笑,大人们聊一会天就开始做烧烤,小孩子到了乡下一切都感到新鲜,去河边玩水,捉蝴蝶,开心得不行。虽然很累,但心里却是踏实和满足。
过完五一回到城里的家,因为家里的事情忙进忙出,有些心力交瘁,忙了一个多星期,到五月14号终于尘埃落定。10天免费课完全没有听,算是白白浪费掉了,也是因为忙,也是想着后面有21天课程,后面再用心听课学习。现在觉得那个想法是不对的,以后务必要改掉。
5月12日,无戒学堂21天故事创意营正式开课。第一天开营仪式,我因为家里的事情没有解决,没有投入进去,只是报道,过后浏览了群聊天记录。
13号正式上课,这一天很用心听课,课后复盘,在简书日更。以后21天课程,基本上每天都有去听课,没有做听课复盘。
21天千字文打卡10次,完成了一半,应该是不及格很惭愧。21天的学习,9节理论课,课程都是干货,接地气实用。每听一次理论课,思路便会拓宽一些,视野也开阔了许多。
想起读书时老师评价我们的一句话:记性好忘性大。听课时都听懂了,也感觉记住了,可是现在回忆起来,脑袋里仍然是一片雾茫茫,那些知识好似雾里看花一般朦胧一片。看来学习重要,温习同样重要,所谓温故而知新,要经常回头去听课。
三个启发:素材,代入感,代表性。
先说素材,以前总是搜肠刮肚地找东西写,总是不知道写什么好,这次的课程解决了这个问题。知道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去延申去扩展,透过问题的表面去写实质性的东西。
代入感:以前对代入感的理解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写起来才有代入感;去年一段时间在头条写文章,每天去网上看文章看视频,再根据看到的“编故事”,这样写了两个月直接停更了,实在太累。对代入感真正的领悟是看无戒老师的书《38°C爱情》,看了8章,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文章里,感知着故事里各个人物的感受,那一刻我仿佛顿悟了代入感的真正含义,也才明白了那句话,写文章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觉得老师写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站在面前。反观我之前的故事文,纯粹就是在“编故事”,别人看过就过了,不会引起震撼和共鸣。
代表性:这是之前从没有想过的问题,以前多数情况下是写碎碎念,抒发自己的小情怀,表一表自己的小感受,即便写故事,也只是把一个事情写清楚,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至于中心思想,不带负能量就行,根本没有考虑其它。通过课程明白了写文章要具有代表性,代表一个时代,代表一个群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引起共鸣,才吸引人看下去。
21天创意故事文,虽然起先没有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自我感觉收获挺大的。
我的困惑是,一个故事要构思很长时间,往往开头结尾很容易,中间的故事情节,怎么样曲折反转,跌宕起伏,经常难住我的笔!!!
无戒老师说,慢慢写,慢下来比较快,写不出的时候就看书,卡文了就停下,读自己的文章,不停地读,灵感就跟着来了。你只管写,剩下的交给我。
惟愿你今生拿起笔不再放下,这是老师送给每个爱好写作者的一句话。
老师还说,只要想写就不停地去写,不管你的文章写得怎么样,写完了再说。
今天我就先写完再说,语无伦次也好,絮絮叨叨也罢,先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以后再修改,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