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W见了一面。
他问我,每次开始一种新思路时,习惯把事情最不好的一面想好,你说我是乐观还是悲观?
预想到最差的结果,有应对的保底措施,实际上走的每一步(相比)都有赢的感觉。
我觉得是乐观。
这与盲目乐观并不同。
前文提到过绍兴的祁,在我的建议下,今年3月第一次介入外贸去了俄罗斯。
展会现场遇到一位“有点来头”的客人,这几天来到绍兴。
最终谈成了差价仅5元/件的服装订单,听到客人私语,想将她的工厂发展成为“自己的”。
供应商多,真的太卷了。
祁反应很大,不喜欢这样自以为是的客商。不想做,她儿子想要试一下,毕竟是个开端,不亏就行。
创新很难。
可能因为年龄与生活圈子的局限,祁有些悲观。
少了些策略与布局的能力。
W的B大圈,有两场内部经济论坛,他放给我看。
某些话题,绕不开国际关系,上升到最高层面,影响着行业与投资方向。
高精尖,我懂得太少,从中,似乎感悟到了什么。
投资周期长,盘子大的项目,不一层层垒起,今后风险将越来越大。
除非一家独大,核心技术无人能替代。
费脑子,哪怕只是聊个天,但我还是挺喜欢聊及,专业性的一些东西。
30多年前的理工科毕业生,残留相关情愫。
再比对一下,我们公司的业务,风险小,成效快,简单轻松多了!
世界是公平的,真相不在传闻里,也不在“我以为”的猜想里。
不是金钢钻,别揽瓷器活。理想的状态,悲观中存希望,乐观里留理智。
Michell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