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日常,简单、平静、踏实,像极了电影《小森林》中的生活方式。
《小森林》中的市子,厌倦了城市喧嚣的生活,回到故乡小森林,过着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自给自足的生活。她认真做每一种食物,认真生活,在做每种食物的时候回忆曾经与妈妈一起做这种食物时的情景,生活简单、平静、踏实,令人向往。
国庆假期回家,呆在家里的一天,我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直向往的生活,其实就在身边,回家的时候,我拥有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
清晨,妈妈六点半要出门去打羽毛球,她去之前,会把面活好发酵着,等她八点半回来,面刚好发好,可以蒸包子了。我便和妈妈一起做包子,做包子的豆沙是妈妈往日准备好放在冰箱里的。豆沙包香甜可口,配上牛奶、鸡蛋,是这一天为大家准备的早餐。
午饭后,妈妈要上楼顶劳动,我跟了去。秋日晴好的天气,妈妈在楼顶上“晒秋”,大大小小的簸箕里,晒着核桃、板栗、花椒、辣椒,五颜六色,颇有秋意。
搬了小凳子和妈妈一起坐在楼顶上,给核桃、板栗去壳。毛壳的核桃、板栗还是中秋节时去老家打来的,当时去不掉壳,就放到现在。妈妈找了两双套在一起的手套给我,说怕把手弄黑了,让我戴两双手套。我戴上手套,和妈妈一起干活。
楼顶上的两棵桂花还开着,但已闻不到香味了。我问妈妈桂花怎么不香了,她说刚开的那几天香,开过就不香了。她又说我买来种在花盆里的大丽花长得很好,发出了些新枝。又说到我们身旁的这棵无花果,我说这几天怎不见熟了?妈妈说是气温低影响的缘故。
和妈妈一边做事一边聊着楼顶上的这些植物,抬头看见天空蔚蓝如洗,一朵云也没有。秋天的阳光很温暖,一直照进心底,风温柔地拂着含苞待放的雏菊,小花猫在脚边蹭来蹭去……这样的生活就是我的诗与远方。
核桃晒干收起后,冬天生起煤炭炉子,再把它们拿出来剥出核桃仁,放在炉子上烘干,然后做核桃糖。每年都是妈妈做好了核桃糖,分给我们三姊妹家各一份,让我们回来拿。这让我想起《明天也是小春日和》里的那两位老人,自己种很多瓜果蔬菜,给孩子们邮寄去,这也是他们享受的天伦之乐。
妈妈在家里很少闲着,总是一天都在做事情。晚上又听到她在厨房里砍板栗的声音,我赶紧去帮忙。把晒过的板栗一颗颗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在上面砍个十字,再放在沸水里煮几分钟捞出沥干水分,然后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里冷藏,吃的时候取出来还像新鲜栗子一样,可以吃一年也不会坏。
妈妈说以前不知道板栗怎样贮藏,直接放在冰箱里会坏掉,有一年听别人说放在坛子里用沙子捂着,她也试过,但还是没成功。现在这个方法是姨妈发明的,只有用这种方法板栗才能保鲜。
秋天的贮藏,是为以后的季节享用,这是慢生活的仪式感。在和妈妈细细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沉浸于当下,心里平静无扰,也很踏实幸福。难怪《小森林》中的市子在妈妈离开自己后,每次做菜都会回忆曾经与妈妈一起做这道菜时的情景,妈妈当时说的话、做事的动作,那些场景,一个女儿又怎会忘记呢?
“好好生活,好好吃饭”,就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回家的日常,和《小森林》传递的生活理念,出奇一致。写完这篇,打算再去看一遍《小森林》。
楼顶的牵牛花 楼顶的蓝雪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