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开启,很多人欢呼雀跃。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高考改革,给了很多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让多劳多得一族有了展示自己勤劳肯干的机会,之后的经济放开等等。公平公正民主自由有了鲜明的舞台展示,从教条和文书走向市井街道,生根发芽。
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也听到了烧烤摊上的惊叹和鼓掌。无论经济领域的惩治腐败还是污染企业排放治理。当青山绿水一次次的出现我们眼眸里的时候,当门前的小池塘来了候鸟落脚,我们的惊奇继而转化为对生灵的趣味和好奇,至少以往,走多少路不会遇到的鹭鸟,今天,你坐在门前的板凳上晒太阳,它在悠闲的找寻食物,两者相安无事。所谓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有了身边众多的列举。
流年生活就像一篇诗歌充满格律和韵味。直到三年前的这一场疫情。
今天,没有一个时代的意义性开始或者结束,我却有了钟敬流年找人一起撸串畅饮的想法,这个短短的春节,辐射出来与往年不一样的喧闹,象海浪一次次的叠加,震荡了我的心肠。
有人祈福在普陀寺,有人漫步在山林。
有人踏步于影院,有人施放鞭炮在田野。
身体康健成了举国乃至世界的集中性探讨话题,因为端倪于体征的微小变化,一度成为我们又惊又怕的典型表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很少会因为一样看不见的东西心生忧虑,然而,过去的三年时间的每分每秒我们区在这样的状态中度过,曾经堆积起来的食物、药材、口罩已经足够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了,却继续以不充备的担心挂在我们日常的言谈举止之中。
今天,新年亲属团聚的餐桌上,16个人一起围坐,谈论的神态仿佛在一场忆苦思甜的往事追寻中,神情肃穆,充满悬疑和惊悚。毕竟,几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未能抵抗住病魔的轮番冲击而倒下。于是,一个个故事和事故交相出场,悲喜交加的表情颠覆了过往悲喜定论的聚会主题形式。
或许,这才是生活的本真,喜忧参半,艰难中抽身,悲痛里旁边伴随着轻淡的劝慰,一个个生活明朗的愿景很快在悲伤者心中升起。
江南水乡的韵味被一条条宽广的水泥柏油马路一次次的改造升级严严实实的覆盖住了,但是她的温情、流淌水乡人心中的坚强依然,甚至水更清澈了,自然水乡人的眼眸更加明媚了。他们分得清是非黑白、真假善恶,生活的意义在小院边角一从精致的花坛上涌出。
我在家乡微醺的温热黄酒气味中逐渐迷糊,熏红的脸热腾腾似乎有些醉意,但是我还是开心的举起酒杯,敬意我的亲属和大家族乡邻,和他们曾经帮扶我一起成长、渡过难关的流年岁月。我还相信,眼前荀红的酒色能够杀灭新冠病毒以及今后我们所有的胆怯和不安,无关于时代的划分和变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