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日记20200312
之前受邀写过一个互动话题:如果你有一台时光机,你愿意回到什么时候。对方要求我补充一个案例。
我很快就想起一位妈妈,经由朋友介绍的。
事情是这样的————
那是一个下午。
有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来到了学堂,孩子5岁。
安顿好孩子在隔壁活动室玩,她一坐下来就描述:孩子现在不愿意说话,不喜欢跟小朋友玩,常常一个人在一个角落里玩。我每天担心幼儿园的老师又给我留言,拍照片跟我说孩子怎么样怎么样……
说着说着,就泪崩了——
我问小时候孩子是谁照料为主?
她跟我说请的是乡下一位亲戚。
我问这位亲戚喜欢孩子吗?她喜欢跟孩子交流吗?
她说:“这位亲戚很不喜欢孩子,每天因为还要照顾家里的卫生什么的,常常把孩子放一边在干家务,也不带孩子出门。当时我们家在6楼,上下楼抱着孩子不方便。就这样,平日里几乎不带孩子出来玩,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
现在每次她带着孩子出去玩,孩子都要妈妈陪她玩,不喜欢跟小朋友玩。
正好最近在看《共情的力量》,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科学研究发现,与有爱心和专注的人之间的早期互动经验,能温柔地呵护和加强共情的神经回路,这样能防止我们情绪的剧烈波动。相反,跟愤怒、暴力或忽视型养育者之间的互动会让那个一个人发出或接受共情的神经通路发生短路。
可见早期的照料者的互动模式对孩子回应的神经回路有很大影响。
我们共读群有位妈妈分享:自己在大儿子小时候,面对孩子哭泣时不知道如何安抚。当小儿子出生时,大儿子也不知道如何用安抚的方式回应弟弟的哭泣。
因为没有这样的早期经验,没有在和早期照料者之间出现镜像画面。
诚如书中描述的:如果我们的照料者在我们受伤或者难过时都能及时给出真心关注,用充满爱意的语气跟我们说话,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让我们知道他们理解我们的感受,我们就会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并逐渐获得信心来表达越来越多的情绪。
可我们身为父母,特别是初为父母时的慌乱和无知,常常先去处理事情,忽略了小小孩的感受,殊不知2个月大的孩子就会看到别人哭自己也会哭,10周大的孩子能通过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对妈妈高兴。可是我们以为孩子不懂,没有及时回应。
有时甚至做出一些错误的回应:比如男孩子爱哭,会被生气地打断,孩子从父母的表情中习得这是不被允许的,慢慢就难过的情绪被压抑。
我想共情的能力就是我们传承开始的地方,就像老A爷爷幸福父母音频一直在教导我们的:倾听孩子的感受,表达理解和接纳,尊重孩子。
如果你被疏于照顾,被忽视,被批评或被虐待,你可能会陷在不切实际中,要去捍卫你不稳定的自我感,学着去责怪他人,痴迷于完美,把你的想法和感受投射给他了,并表现出不宽容,所有这些都会让你有很多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敌意、怨恨、恐惧、羞耻和内疚。
愿我们学习共情,彼此能温柔以待。
今日学习:
英语阅读:30分钟《Help!无助之助》
今日阅读:
20200312桃子读书分享: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以善良、冷漠或敌意回应遇到的人,都是在触动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不管我是出于善或出于恶而触出一个生命,又会触动下一个生命的,然后他又触动下一个,直到有人知道这个触动会在哪里停下,或是知道我的触动可以传到多远。
————腓特烈•比克纳
(牵一发,动全身。就好像我们这次的疫情一样,整个世界大爆发。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环境里,每一个人都在影响着这个世界。老师一直说环境和范畴,我们想要为子孙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此刻选择如何回应身边的所有人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