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猫弋
《社群营销与运营》秋叶 | 2018年第8本 No.12
一套10本,很实用没参加运营社线下活动之前,我一直以为秋叶只是PPT大神。那天活动刚好送了一本秋叶2018年2月的新书《社群营销实战手册》,读来十分受益,内容翔实,可操作性极强,我们读书会班委几乎人手一本。
2018秋叶在深圳的签售会得知秋叶是知识型IP训练营创始人,又深耕新媒体运营领域,我直接下单了2017年秋叶一系列运营书籍。这本社群运营和他今年的新书对照来看,大同小异,框架一致,只是案例稍有不同,很系统的工具书,强裂安利给正在做社群运营或准备玩儿社群的小伙伴。
阅读工具书讲究学以致用,目录速读最适合不过。用5分钟的时间扫览目录,看章节和小标题,思考这本书分几个部分,阐述了什么,是怎么阐述的,哪部分可以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通读,整体感知;然后精读重点章节,最后实践,复盘,遇到问题回翻即可。
本书的章节本书共分六章,详尽拆解了社群从建立维护,到管理和搭建团队,以及最终变现的过程。
一、什么是社群?——社群营销概述
打开手机,未读信息超过几百条,数了数,微信群可能就有六七十个。难道这些沉默不语抑或是屏蔽掉的微信群就是最近大热的社群吗?
要知道,建一个微信群平时发发红包;或者参加一个地产商的线下福利活动,会员之间没产生链接,都不能称之为社群。
社群必须是使人和人产生相互的关联,并且具备情感链接的功能。
一个社群,能坚持运营2年以上并且可持续盈利的不足1%,剩下99%的都是伪社群。
评估一个高质量的社群有5个重要的参考要素:
5要素1、同好(interest)——是社群的基石。
同好就是兴趣,可以基于产品,比如苹果发烧友;基于行为,比如驴友俱乐部,早起团;基于标签,比如星座;基于空间,比如业主群;基于情感,比如老乡会,校友群;基于“三观”,比如“看清世界,掌控自己”的蚂蚁私塾。
2、结构——决定社群的存活。
为什么很多社群渐渐变成了死群?和最初的社群结构密不可分。理想的社群机构应该包括:核心成员及线上管理团队、重度粉丝、轻度粉丝、社群新人。
3、输出——决定社群价值。
是否能进行持续高质量的输出,决定了你的社群能够走多远,同时也在营造自己的社群品牌。
当大家在这里得不到价值的时候,就离死群不远了。
4、运营——决定社群的寿命。
加入的仪式感,讨论的参与感,活动的组织感,群员的参与感,思考一下,你的社群有没有做到这“四感”?
5、复制——决定的社群的规模
大规模的复制需要高昂的维护成本,60-150人的社群维护起来更舒适。这个点等进阶我们再分享。
二、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社群
5W1H法找到你成立社群的内核。
-Why 社群的初衷是什么?(定位)
是基于兴趣?基于服务?基于产品?还是为了打造影响力?
-What 社群带来什么价值?
弄明白我们要做的社群能给群成员带来什么价值。
-Where 我们在哪里活跃?
社群生态越来越丰富了,微信群只是一种便捷高效适合社群运营的工具而已。到底是用QQ群?微信群?还是YY?需要从你的使用功能和用户使习惯来进行选择,比如95后喜欢QQ胜过微信。
-Who 社群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有一个有趣的段子是这么说的,一个成功的微信群一定包括这样一些人:1-2个风姿不减的万人迷,3-4个学霸,5-6个愤青,7-8个吃货,若干个潮人,众多宁愿潜水也不退群的呆粉,几个热心服务的小助理,一个内心强大包容,爱发红包的群主..
话糙理不糙。好的社群生态是有“杂交效应”的,如果全是同类人,刚开始的趣味相投最终会变成单调乏味。“同频”和“多元化”并不冲突。
-When 社群运营周期是多久?
根据运营目的设置运营周期,是21天?还是2年?抑或是不停迭代,复制做规模?
-How 如何变现?
先有付费的产品,再成立社群是最稳妥的方法。
举一个我们读书社群定位的例子,可以参考。
蚂蚁私塾定位三、如何保持社群的活跃度?
1、社群分享(请大咖或社群内部ip分享)
群分享这是提升社群活跃度的最有效方法。我想大家都有听过线上的微课或分享,10个环节请注意。石墨分享 线上社群分享流程表
流程表 10个环节2、社群讨论
套路:抛话题固定时间讨论,记得汇总群精华
3、社群打卡
利用打卡小程序,进行针对性打卡。记得添加打卡福利,激活社群。
4、善用红包
为什么发红包?比如节日,烘托气氛;比如新人报道,自我介绍;比如先发红包,再发通知...
发红包切记:不要随便发,一定事出有因;要么够多,要么够大;是真爱就发定向红包。
比如我们读书社群,按时高质量分享笔记的同学,可以在群里发定向鼓励红包。
5、最有效的方法线下见面,线上线下社群打通情感连接。第四章有详细分析。
流程表四、如何组织线下活动
五、如何打造社群运营团队
随着社群升级完善建立自己的团队架构。
线下工作组变现六、社群如何变现?
目前,许多社群运营的风生水起,但是后期,我们都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如何进行商业变现?
社群营销的本质就是做“容器”:能装产品,还能装口碑。
保持一个社群活跃度最佳的方法是建立“产品型社群”。先有产品,再把产品卖给潜在用户,把付费用户建立一个群,做好服务,多维链接,创造二次购买。
甚至,为了变现,自己打入其他社群,打造个人IP,变现即可。
建群不是目的,商业变现才是;玩社群从来都不是个见效快的商业模式,是长远之计。
这本干货满满的书就给大家拆解到这里,建议有需求的同学购买原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