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2-04《梦》[法]芭芭拉·德·内格罗尼

2018-12-04《梦》[法]芭芭拉·德·内格罗尼

作者: 小白兔的奶糖工坊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21:50 被阅读0次

    ——1——

    【摘抄】

    1、笛卡尔:“我如此明显地觉察到不存在任何令人信服的迹象,亦无相当可靠的标识,使人能够从这上面清清楚楚地分辨出清醒和睡梦来。这不禁使我大吃一惊,吃惊到几乎能够让我相信我现在是在睡觉的程度……那就让我们假定我们是睡着了。”

    2、当做梦时,我们没有意识到是在做梦,而总认为自己是醒着的。那当我们自认为是醒着的时候,为何不会是正在睡梦中呢?将这两个问题视作对称的,就等于忽略了我们经验中的某些特征。笛卡尔所提出的问题源于众多理论化的考量:我们有时会在梦中思索自己是睡着了还是醒着,而醒来时却从不会提出这个问题。我们无法证实自己没在做梦,但却对此非常确信,即使我们有时会自娱般地对此产生怀疑,并扮作认为自己正在做梦的样子。

    【心得】人类是如何判断自己是清醒,还是做梦?

    中国曾有庄周梦蝶,并感叹,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而哲学家笛卡尔也有类似的疑惑。

    甚至现在又衍生出了无数的观点、理论和作品。

    为什么我们会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是因为,我们对于自身的存在感到了困惑,对何为真实,何为梦境感到了困惑。

    梦境如此的真实,以至于让梦中人认为,自己醒着。的确,我们很少会有清明梦,很少会在梦中认为自己在梦中,那么既然梦中的“我”不知道自己在梦中,我又如何知道自己不在梦中。

    但是我们天然的就会这么认为,这真的很奇怪。或许,是因为,梦更多的会比较荒诞离奇,而只有那些特别真实的梦、特别熟悉的梦,才会让自己感到迷惑,就像《盗梦空间》的最后,道姆柯布会感到困惑,会用陀螺图腾去测试,也正是因为梦与真实太过相似。

    所以,我们似乎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来理解梦的,如果和日常生活很接近,那么自己就是醒着,如果和日常生活相去甚远,那么就是梦。同样,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关于自己是否在梦中的辨认方法——自己会不会飞,有没有痛感等等,都是以“现实”为依托进行判断。

    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又如何确认“现实”就是清醒状态呢?我们又何以确定,不会飞,会痛,才是清醒,或许这个造梦空间的真实度已经改变了。

    我以为我是清醒的,我假装自己在做梦,还是,我实际一直在做梦,而清醒,才是梦中之梦?

    ——2——

    【摘抄】

    1、后世是宗教想象中的世界,宗教宣称它比起感官世界来更加真实。这种歪曲的操纵使真实变为表象,使想象变为真实。

    2、宗教使得人们相信真正的生命始于死亡,真正的财富即是贫穷,真正的科学即是无知,真正的道德价值则是忏悔、羞耻心和罪恶感,而真正的伟大是懦弱。一个想象中的梦境被描绘得如同现实——死亡之后,存在着一个天堂,在那里人们能够变得全然幸福。

    3、后世是颠覆价值的地方:非但没有激发那种能够滋养灵魂、印证生命的喜悦,它反去称颂悲苦。悲苦让我们贬低自我,阻碍我们生存。

    4、认同人生如梦是阻碍生存的最有力的方式。生命并非不可靠,它只是在后世的欺骗性普照下显得不够真实,后世将自由的人类转变为屈从的奴隶,并且让他们追逐空想。

    5、生命稍纵即逝这点并不能使其变得不真实:生命是短暂且有价值的。比起对死亡的思考,十七世纪荷兰虚空派画家的画作可能更多地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贝类、花朵、昆虫或是蝴蝶的美,人类创造之物的美,绘画与闪耀的色彩的美,是它们给予人类愉悦。

    【心得】生命是否有意义,或许并不能与死亡后会引来怎样的生活相比较。

    如果说,真的有所谓的“后世”存在,极度的舒适和全然满足,是否意味着没有自在但没有自由?

    无论是宗教,还是神话,或其他比如阴阳师之类的体系,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强权阶层为了控制下层人民而做出的操控。尽管这些理论或者思考,最初是出于原始崇拜,也就是说,最初人们只是出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或者是恐惧,而创造了这些崇拜,但随着权力的集中和为了便于管理,崇拜本身就被衍生,这些高位者为其赋予了新的含义。

    那么,生命的意义应该从何而来呢?

    或许就在当下,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万事万物。

    人生如梦,我们不知道何时会从梦中醒来,我们也不知道会不会从梦中醒来,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梦。那么为什么不享受当下的每一刻呢?何不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切,感受每一刻每一物每一人带给自己的体验。

    人生终归要走向死亡,比起因为恐惧死亡而逃避人生,何不活在当下。

    ——3——

    【摘抄】

    1、来去无踪的梦神一般穿行于两座大门,一座由牛角制成,一座由象牙雕成。穿过象牙大门来到人的梦乡的梦神,只会欺人,所现所说不会成为现实;而通过牛角大门进入的梦神,却可以带来真实可信的讯息,无论是给他看到的任何一个凡人。

    ——荷马,《奥德赛》

    2、预兆性梦境有着存于我们自身的原因。它在我们的精神层面中,而不是存在于我们之外、不是存在于一些能够提早预见事件,并将其揭露给我们的神秘力量中。梦境呈现了我们的渴望和恐惧,将其和我们在自身经历中所累积的、关于期望或是不安的场景互相联系,有时这种连接方式是瞬时性的、未受关注的。

    3、在这些预兆性梦境中,存在着一个真相,这个真相深藏于我们自身:它属于过去而不属于未来。预兆性梦境不能让我们了解外在的世界,不能向我们揭示将要到来的事情,它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我,并且让我们发掘自己的记忆、深藏的渴求和幻想。

    【心得】是梦预知了现实,还是现实预知了梦?

    有一种梦叫做预知梦,这种梦通常会和未来发生的某件事有着惊人的相似。

    但是,梦真的可以预知未来吗?

    从精神分析派的观点看,梦的素材是取自于现实的,也就是说,我们清醒的时候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东西,都会进入梦境,这其中包括我们主观注意到的,也包括我们主观没有注意到,或者即使注意到却可以忽视的内容。大脑“看到”的信息远比我们“意识到”的信息更多。

    这样看来,真的是梦预知了未来吗?还是实际上是我们白天未曾注意到的某些细节暗示了未来呢?

    也有的观点认为,人每天会做非常多的梦,一大部分都会在醒来被“遗忘”,这种“遗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遗忘,因为我们的大脑并没有真正忘记他们,只是把他们沉入了潜意识中。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明明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某个梦,而当我们遇到了某些事后,才会回忆起自己做过一个类似的、或者有暗示意义的梦。

    我个人觉得,对于梦来说,梦里发生了什么,倒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梦中自己的情绪状态,是悲伤、恐惧、紧张还是焦虑,可以很好的反映现阶段自己的状态。

    ——4——

    【摘抄】

    1、感知(perception)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impression),如同我们说一张胶片已被感光那样:感知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消极被动,它以我们的眼睛和精神的活动为前提。感知过程同时让感官区域和脑部区域介入。眼球晶状体聚焦于图像,并将其传导至视网膜,从而捕捉图像;大脑根据我们的所知——我们的经验、学识,和我们的所感——情绪、情感,对图像进行翻译和解读。想象力因而必然参与了感知过程。
    2、幻觉的作用因而变得跟梦的作用非常接近。所有迷惑性的形状、所有可疑的声响都会被解释成幽灵或者老鼠,不是出于他们看到的形象,而是出于他们内心惧怕的形象。声明一个感知只是幻觉并不会令其消失:我们只盯住外界的现实,而把现实的基础,即身心的秩序——我们的恐惧、不安和渴求——弃于一边,更枉顾了由某些致幻元素导致的病症和影响。想要驱散幻觉,打开一盏灯是不够的,还需要调节身心与世界的关系。

    【心得】我们认为的“事实”,真的是事实吗?

    人类认识世界的是通过五感的,视听味触嗅,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接受到的信息,来判断所感知到的东西,但是这种处理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在翻译和解读的过程中,会加入我们主观的经验、认知和情绪。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认为的“事实”并不是真正的事实,因为在大脑接受感觉发出的信号,到转变为我们可以理解的内容的过程中,被扭曲了。

    比如说,一个孩子,如果他之前从没有见过老虎,只见过虎斑猫,那么他第一次见到老虎的时候,就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他是一只猫,而当他知道有老虎这 种东西后,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的解读。

    因此,我们看到的,不等于我们认为我们看到的。

    而幻觉的出现也是如此,一旦在解读信息的过程中,被一些错误的方式所主导,那么我们就会产生幻觉。幻觉不同于把A错认为B,更多的是一种“无中生有”,甚至是过度解读,幻觉中有一部分可能是真实的,但问题的根源在于,对于真实的错误解读。而错误的根源则在于产生幻觉之人的内心——恐惧、不安、渴求,因为这些,我们希望自己可以看到什么,或者我们害怕自己会看到什么,这种情绪掺杂进了信息解读的步骤,导致了幻觉的出现。

    因此,如果我们仅仅告诉一个产生幻觉的人,他看的是幻觉,或许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挖掘对方恐惧的什么,为什么而不安。

    ——5——

    【摘抄】

    通过讲述生活,通过自导自演,我们编造了个人生活的全部篇章,我们填补了空白,试图在自己经历的事情当中找到一致性,但是我们仍不能够领会自身的全部存在。生命中的某些元素总是被我们遗忘,而故事也不能够涵盖真实。

    【心得】

    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我们总以为,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全部、记住了人生的全部,但实际上,我们只看到了自己想看的那一部分,记住了自己想要记住的那一部分,而把那些会让自己感到痛苦和不适的事抛在了身后。

    就像网络的大数据时代,随着智能算法的精进,“猜你喜欢”这一类的推送越来越精准,似乎可以很轻易的猜透你的心。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你看到的更多的是你“喜欢”看的,而那些你“需要”看却没有机会看的内容,却离你越来越远。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也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跳出自己的局限性,去看看远处那些陌生的内容,可能会让你觉得痛苦抓狂,也可能会给你一个机会认识另一个自己。

    ——6——

    【摘抄】

    1、“满足”意味着“从中充分地获取,实现所需”。但是,如何知道何为充分?到底是什么样的标准能够让我们判定充分与否呢?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塞内加、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通过对比真正的和虚假的财富来回答这个问题。

    真正的财富能够让我们变得幸福,因其能为我们带来灵魂内在的平和,让我们“不动心”:满足的状态即幸福的条件,意味着我们将不再被那些不间断的欲念动摇,而我们的灵魂也不再感到任何需要填补的空虚。

    虚假的财富徒有一个真正财富的外表:我们认为它能够带来平和,实际上却远远不足够,当原来的欲望被满足,又会创造出一个新的欲望。

    2、我们的梦想经常混杂真正的和虚假的财富,那些能够满足我们的欲望和那些由社会制造的欲望。因此,需要分辨欲望的真实性,还要杜绝那些广告施加于我们的话术。 马可奥勒留写道,为了变得幸福,人们需要审视事物的表征,不去混淆真实和真实所投射的表象,不去混淆对于真实的纯粹描述和基干现实所虚构的自我说服。

    3、塞内加在《论生命之短暂》中解释说生命并不短暂,是我们将其变得短暂:人必有一死,却期望永生。我们不停地从一个欲望奔向另一个:想要某样物品,可一旦拥有,它又不再令我们感到满足,新的欲望随之产生。我们勉强达成一个自己既定的目标,又想去实现另一个。

    4、梦想因此阻断了生活:通过累积,通过将我们投射于未来,我们丢掉了在自己唯一拥有的时间里生活的能力,我们丢掉了当下。 生活意在接受生命的有限,而我们不能用外在的条件衡量,也不能对已完结的规划怀揣不现实的期望。如果寄托于未来的梦想取代了当下,当下就不复存在,我们只能等待着当下过去,看着我们的手表,盼望时间尽快流逝

    【心得】真正的财富与虚假的财富

    我们一生中总会有很多梦想,希望得到很多东西、很多成就,其中有一部分,一旦得到了,我们就很快不再满足,想要得到更多。而另一部分,则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这其中的差别,就来自于内心。

    如果我们的内心是空虚的,我们会想要很多东西去填满这份空虚,然而心灵的空虚又岂是物质可以轻易满足的,于是,我们得到了一样,然后满足了一阵,很快又感到了空虚,又想要得到更多。

    但如果我们的内心是平和餍足的,那么我们就不会有太多这种为了填满空虚而产生的渴求,我们可以时不时的审视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就像一个孩子,如果他对爱的需求,一直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就不断渴求得到各种人的关注,但如果最重要的人始终不能足够关注他、爱他,那么再多其他人的关注可能都是不够的,他的内心得不到平静,也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世界。

    而一个被充分关注和爱的孩子,内心更平静,他们不会过度渴求他人的关注,而是把生命的精力更多的放在探索世界、探索自我上。

    之前郑寰老师分享过关于人生价值与财富的内容,分享中说到,人生的价值不能和金钱方面的财富挂钩。

    我想,金钱可能只是我们物欲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肯定远比金钱更多,我们可以赚多少钱,也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只追求这个层面的梦想,那么我们可能就看不到生命本身的价值。

    ——7——

    【摘抄】

    这种不能在现实中实现,而只能在想象中得到的对于渴望的满足,被弗洛伊德称作“升华”(sublimation)。

    这个游戏升华了母亲的离开:卷筒在游戏中代表着母亲,但与现实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相反的是,孩子虽然不能掌控母亲的行动,却能掌控卷筒的缺席和回归。

    通过想象成为对现实中无法改变的遭遇的操控者,孩子能够忍受他需要经历的生活:他不再哭泣,不再如同小暴君一般举动,也不再做出任性的行为。

    想象为真实提供了出口:它允许欲望的间接性满足。欲望是朝向满足的一种趋势,它以一种能量、一种力量为特征。禁止欲望或阻止其得到满足,并不能消除它:欲望的能量将继续全然存在,并且持续发挥作用。

    一个想要母亲待在身边的孩子,在她缺席的时候,会感到一种挫败,继而哭泣,变得暴力。并且他会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做出任性的举动来转移自己的愤怒,压抑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的欲望。藉由想象力,升华使欲望得到表达和满足。它释放了孩子所掌控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能量,而没有将它转变成痛苦、愤怒或是怨恨的形式,并重新投射在孩子身上。

    游戏不仅仅是虚幻的:孩子从中满足了真实的情感,而这给他的行为和性格带来影响。通过幻想自己是所遭遇事件的主宰者,能够帮助孩子继续生活并且完成转化。

    【心得】假想游戏

    孩子都喜欢玩一些假想游戏,比如办家家酒,或者是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通过假想游戏,他们演绎自己的故事,并在演绎中内化自己既往习得的规则和常识。

    如果有一些规则和孩子的欲望是冲突的,那么通过这些游戏,他们可以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并强化规则。

    比如说,如果大人告诉他,某些东西是不能碰的,但是他们很想动手摸摸看,他们就会通过假想游戏来演绎这个过程,比如说,他让“小人a”去摸不该摸的东西,然后有一个“大人b”来说,这样是不对的,当然故事不会那么简单直白,他们甚至会用很多冲突的表现,来展示自己内心的矛盾,比如“小人a”会表示反抗,会不听话,会真的去摸,而最终的结局则多半是“大人b”解救了“小人a”,或者“小人a”真的受到了伤害。

    通过假想游戏,孩子释放了自己被禁锢的欲望,而这种释放是安全,并不会真的造成伤害,同时,也帮助孩子真正理解规则和规则的界限,帮助孩子完成学习和探索。

    所以,游戏是学习的一个渠道,也是压力释放的一个渠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2-04《梦》[法]芭芭拉·德·内格罗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r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