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钻石经历过高温和高压的历练,所以才能成就如此高贵的钻石,但是其坚硬的外在,却藏着一颗脆弱的心”。那么钻石到底经过怎样的磨难呢?今天让我们聊一聊钻石的经历吧。
第一,浴火重生的历练。还记得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吗?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一双能够识别妖孽的火眼金睛。钻石也是同样的,黑乎乎的碳想要变成晶莹剔透的钻石,必然要经历高温的历练,根据钻石包裹体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温度在
一千摄氏度以上,而且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要知道地质年代,都是以百万年计算的。
第二,巨大的压力。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人的成功,没有巨大的压力怎么能够成就?
钻石的成功,离不开巨大的压力。钻石形成的深度大概在150-200km左右,也许这个距离大家觉得没有什么,开车也许两三个小时也就到了,也许这个深度大家根本没有很多的概念,举个例子吧,现在的楼房每层楼大概3米左右,以180km计算的话,钻石的形成深度大概在六万层高楼之下,要知道,现在最高的山峰也不过是珠穆拉玛峰(8848米)。可想而知,这样的压力,可比当年孙悟空在五行山下的压力大的太多了。
第三,漫长的等待。那些成功的人士,哪一个不是经历过漫长的等待,那些一夜成名的明星,哪一个背后没有无数个默默无闻的等待。钻石也是一样的,它心里清楚,想要成功,必须要学会等待。钻石的等待,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了。
1、钻石形成之后,想要来带地表,在漫长的等待中寻找机会
钻石的形成年龄,往往会大于钻石矿床的形成年龄,举个例子,南非的 Finsch 矿床中,橄榄岩型钻石形成于大约33 亿年,榴辉岩型钻石的年龄大约为15.8亿年,但是矿床形成的年龄却大约在0.9-1亿年左右,它们足足的等待了十几亿年甚至30亿年啊。
当钻石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就会随着金伯利岩或者钾镁煌斑岩快速的到达地表,他们清楚,如果速度过慢,就会打回原形,从钻石无情的变成石墨。所以他们所选择的岩浆上升的时候必须要快,根据统计,携带钻石的岩浆的上升速度可以达到70公里/小时。
2、在地表中等待着人们的发现
钻石最早发现在3000年前发现于印度,这距离他们到达地表的时间又过去了很久,到了两百年前的十九世纪,在南非才被大量的发现,这期间又是两千多年的历史啊。目前已经在30多个国家发现了钻石的资源。
3、在矿床中等待着被发现
此时,钻石已经被认为是宝石之王了,但由于体积过于渺小,想要在矿床中找到他并不容易,钻石的品位往往用克拉/立方米计算,要想找到小小的钻石,谈何容易,但钻石依然在耐心的等待着。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明天接着聊钻石的经历
我是艾昊,珠宝培训师,本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艾昊讲珠宝】。
如果你在珠宝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关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5968/d754353a1d0c0d03.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