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阅读《对财富说是》,里面讲了一个个案。
一位40多岁的男士,花钱大手大脚,老买没用的东西,买的时候爽,但没办法控制自己。原来他小时候家里有四个孩子,他是唯一一个男孩,家里条件很不好,母亲对他非常严厉,几乎从不称赞他。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也就意味着他是家里的英雄,是完美的救世主。
对一个小男孩来说,不可能满足这样的期待,他无意识中收到的信息就是“我不够好。”他看到的就是“妈妈没有认可我,他对我好严厉,代表我不够好。”“我要更好才能得到妈妈的认可。”
他也有很多的期待,他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他也尽力了,但就是不够好,他永远无法得到妈妈的认可,这就造成了他内在的一个空缺。
“我不够好”已经主宰了他的人生,他借买买买来寻求慰藉,他利用金钱去填补自己内在的空缺。可无论他做多少,永远都不够。
父母没办法给他认可,不是不想给,不是说他不够好。而是父母小时候没得到过认可,就没办法认可孩子。孩子是否值得花一辈子时间去争取父母的认可?当一个好儿子,牺牲自己的幸福快乐,这合理吗?
作者说“你妈妈严厉没错,但这不代表她不认可你。她就是那个样子,那是她的事,不关你的事。你必须告诉小时候的自己“你已经够好了。””
他闭上眼睛,念着“你已经够好了,你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非常重要。”几分钟后,他说轻松不少了。
如果你也有买买买的习惯,可以在买东西前先停下来,去感受内在的小孩,去尊重他,认可他。再看看你是否真的需要去买。
春芽,爱写作、爱生活的亲子关系导师。靠近我,温暖你;链接我,照亮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