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试讲了听说课,分别是 U1T1B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U1T3B make an appointment
U2T1A What's the matter?
在准备之前,带着上次的问题,去听了2节公开课,看看老师是如何处理文章的,包括其中的内容处理,环节间的衔接,句型和答语如何呈现。这些是主要的内容,并且把其中的重要内容记下来了。
自己先练了这三篇,每篇也是和之前同样的流程。晚上和老师连麦试讲。改掉了上次的那些重大问题,整体衔接和问题呈现比较自然了,评价也从多维度出发了。
基于老师的点评,总结了一下:
1、整个课堂,其实不应该是我们说太多,而是我们尽量减少说,引导学生来说出来内容,这是关键。在上次的课中,就是我讲的太多了,中间部分一直在解释,显得我的话太多了,学生没有参与感。课堂就不是学生主体了,似乎是老师主体,颠倒了主次。
2、关于句型呈现部分,也是同样的,尽量可以引导学生来问,给出一些线索给他们,不要我们自己一下子就说出来。回答的时候,也是引导他们用目标语言说出来句型。这样就真的是学生主体了。
3、评价部分要多元,之前知道是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来多元。去听了一下TKT里面的这一节内容,feedback 有很多种类,首先我们要有这个维度,那么评价时就知如何针对学生的答案来给评价。
feedback on tasks/feedback on language/skills/ progress/ideas and content/ behavior or attitude.
有了这些维度出发,就能做到真的言之有物了,而不是宽泛度的说你做的很好well done /Good job 等,那学生也不知道我到底好在哪里了。同时给出反馈时,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这样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目标语言。
仔细分析文本,多多向前辈学习。教学是一门细活,我们要去感受到她的温度,那么就不会觉得课文仅仅是课文了,不是和我们分开的,而是融为一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