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曾经,在灵璧石浑厚诡谲的气势中,感知到了它帝王之相的气度,这种后知后觉,所带来的巨大震动,与当初敬慕于英石的文人气节时的感染,一样一样,稀里哗啦。
也一直流连于昆石,陶醉于太湖石。昆石小家碧玉,晶莹洁白。太湖石,婀娜圆融,嵌空险怪。
一个石种,明显具备有别于其它石种的自身语言,以及润物无声的独特气质,是它个性上的优势,更是它立身江湖,自成渊源一脉的资本。
作为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传统太湖石的审美形象已然经典,它成熟的赏石脉络贯穿古今,深入人心,撼无可撼。
狭义上的传统太湖石,主要指环太湖流域。其中,太湖东边的苏州,近水楼台,最多得太湖石之独厚。一座城,可谓半座园林。一座园林,可谓半座太湖石。太湖石,凭借它的身姿、段位与权重,为苏州城晕染了一种典型的中国文人气质的城市氛围。
都说一个地方的生活居住生发了一个地方的文化。丝绸、昆曲、评弹、书画、水乡、园林、古城……这些苏州特色的瑰宝遗产,无论苏作工艺,还是历史文脉,无不透露出根深蒂固的精巧玲珑,温婉雅致。
一方水土,即一方石头。一方石头,即一方风物人情。设想,如果少了太湖石这种家常便饭般的渗透,以及汤汤水水般的交融,水乡泽国的苏州,吴侬软语的情趣,温文古典的江南,将会失色不少。恐怕苏州再不是姑苏,也不再是江南的温柔富贵乡。
令人出其不意的是,同样出身于太湖的太湖水石,却有着与传统太湖石迥然不同的个性。一个主赏瘦皱漏透,一个主赏形质色纹。】
太湖水石,乍一见,容颜干净利落,色彩中性明快。主要是石灰岩与条带状硅质岩共生,石体长得端方骨感,故而通体大气简约,雄浑刚毅。人们往返其间,左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伴随在侧,心底油然一股浩气,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经受太湖万年波涛冲击水蚀的太湖水石,其中的石灰岩部分,石面鳞鳞作靥,密布着鱼鳞纹般或弹子窝般的水痕,成了世间带酒窝的石头,仪态万方中你能感受到些些冷艳,与磊磊伟岸。
石头表面有着漆膜般的包浆,远看清辉潋滟,近看清润含脂。
如果再仔细观察的话,孔洞内鱼鳞纹与鱼鳞纹之间笼络隐起的细细棱线,与宋徽宗《祥龙石图》所描绘的石体细节高度吻合。
相较于石灰岩部分的含蓄润糯与浑厚质朴,石体表面浮雕状的硅质岩,就显得坚致硬朗,节奏抑扬顿挫。时而豪放,时而凝重;时而规则,时而绚烂……
太湖水石就是这么匪夷所思,两种悬殊巨大的质地,以至于两种悬殊巨大的气质,居然共生一体,相互比对,又相互彰显,和谐而不突兀,另类但不乖张。
你看,石灰岩部分,浮光粼粼,情愫暗生,跟人们娓娓道来它的前生今世;硅质岩部分,错金带缕,百转千回,跟人们悄悄诉说它的沧海桑田。前者水润清光,后者坚劲瘦洁。前者安忍不动,后者荡气回肠。前者静虑深密,后者又破又立。
在形质色纹天生我才的集结配伍下,太湖水石传递出建筑、雕塑、书法、篆刻、宗教、哲学等或具象或抽象的意味。这些意味因为同时涵盖了固有的形式美与先锋性的反形式美,从而拓展了人们在当下用现代文明视角对于多元化形象的需求,也兆示出太湖水石在任何艺术的表现场合上所潜在的爆发力与融合力。
太湖水石,聚可以排兵布阵,散可以单枪匹马……它不仅可以矗立在博物馆里,也可以活跃在艺术空间里;它不仅可以隐逸在广袤的土地上,也可以漂洋过海到其他的国度中。所以你没法诠释它当下的全部,也无法想象它未来的可能。
区别于其它石种走向墨守成规的面孔和约定俗成的赏石机制,太湖水石很大程度上仿佛是一种正在剥离母体的生存结构与鉴赏系统的石头,如同它们指不定还在空气中进行着哪吒般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反应。这就是太湖水石先天拥有的个性语言——法无定法。
石头除了文化资料的叠加和赋予,就不仅仅是静态的关照。知识结构导致的认知与水平,成长阅历形成的开间与进深决定,我能见你的五脏庙,你只能见我的臭皮囊。
赏石作为走向世界性语言的艺术,特别有赖于对于抽象类的审美范畴。太湖水石具备表现具象以外的无限外延,无疑有着当代艺术倾向的生命力。
水称至柔物,湖乃生壮波。丰盈明朗、波澜壮阔的太湖,明面上孕育了前有太湖石的灿烂历史,后有太湖水石的横空出世,湖底下却翻涌着一座城市恢弘巨变的文脉进程。
这文脉进程的道路上,沉淀,传承,发扬,走来了苏州企业家收藏家顾建华先生孜孜不懈的身影。为了近一步推动太湖水石这专项石种的保护与研究,致力于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石文化交流与研学的基地,并使这一地域上的石种文化能为更多人所普及与欣赏,顾建华先生前后斥资,三次建馆,最终在太湖之滨的苏州太湖园博园内,设计建设了占地3000多平米的苏州太湖水石艺术馆,总计收藏了1900多件太湖水石精品,集中展现这一独特的石种风貌。并先后被授予苏州市民间艺术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心之所至,意之所及。一份事业,一份追求,不仅来自内心无限的热爱,还有脱俗的意志使然。真正重要的是,接受石头拥有自身语言的现实,除了能感受到,与石头之间物我交感的共鸣,还能在正视石头本身语言的基础上,享受到驾驭与创造艺术价值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富足和快感。
情感是生生不息的,对石头的意象理解也是生生不息的。每一个石头后面,都有着认知它的过程。有许多是潜伏着的,有许多是常规文化未到之处的,它们似有若无,不到时期就不暴露哪怕一个暗示的端倪。
但是,如果时期到了,理解的层面到了,好,电光火石,瞬间将你的灵感点燃,悟性绽放。当你对石头的认知更新之后,就情不自禁地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去表达石头,完成现当代的艺术形象的转换。
每一个深深沉浸于石头的人,都经历过一种惺惺相惜的渴望,渴望每一种石种的审美,具体到每一方石头的审美,想着如何新陈代谢的推进,想着是否可以自成风格的突破……
所以,尘埃落定不?不。停顿喘气不?不。
然,自在快乐逍遥享受不?当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