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原因:无原则的善良 ;定义:讨好他人忽视自己;性质: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我意识到自己有这方面问题的时候,是在大学时期。
不论上课还是晚自习,甚至逛街,一定得是一个宿舍一块儿,或者跟自己好朋友一起行动;明明是早起,为了等室友,上课的时候还是迟到了;
(正面肯定自己)大学时期,因为写字好看,担任班里宣传委员,每逢出黑板报,英文那块儿就是我的专属。
印象最深的那次…同班男同学说我是挫妹妹,好事的女生同学居然当我面转述了一番;我上学那会肤质不白,但五官端正,我怎么也想不通会被人当面笑话长相,心理很难过,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当时没有反驳,估计他们当我默认了吧。后来,随着时间推移,阴影慢慢消散了。
经过这个事,我好像更依赖别人了;早读一定得和同学一块到教室,不然感觉孤单;
每每这个时刻,我心里特别不舒服,我想换个活法;我不想再这样,但是,却找不到方法。
除我之外,另外5个舍友是老乡,她们交流的时候只用方言,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我为了融入她们,也会一起交流;但是,说话间她们还是会自然切换到方言频道,于我而言是一脸蒙圈;
我理解,老乡之间操着同一种方言说话很有亲切感,让人忘记了远离家乡,外地求学的思乡之情,多少是个安慰。但于我,是心头插了一刀;要不要形容的这么严重,还真的有必要。同一宿舍在一起生活是永久的。而我时刻备受煎熬,一点也感受不到大学生活的绚丽多彩,现在想想多少有些遗憾!
焦虑,孤独,一值伴随了我三年;直到大四,我清醒了……✅
因为我有鼻炎,所以睡着会打呼。起初我也不知道。记得那次,其他寝室的同学来我们寝室玩,我照样插不进话去,就忙自己的事。后来那个同学告诉我:“你还不知道吧,你们寝室的人说,你一个女生睡着居然会打呼”。霎那间,我脑袋一片空白,脸上火辣辣地,当下的心情无味具杂:“有震惊、羞耻、彷徨,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只能说抱歉。
打那之后,我都是我们寝室睡的最晚的一个。原因无他,我不想因为自己的问题而影响别人。虽然她们睡着之后打雷都吵不醒,但是这不是我为自己开脱的借口。
一号舍友跟男朋友视频到凌晨一点;二号跟三号舍友煲电话粥到晚上十二点;四号跟五号舍友组队玩游戏时间不定。平时晚上11点,周六周末要到凌晨两三点才睡。
要命的是:
我那会准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了早自习,都是五点半起床。晚上休息不好,隔天还得早起,我每天都很崩溃。
可我没有发作的勇气。就得过且过。就这样三年。
不知不觉间,我的心态发生了转变,我觉得自信了……我不再一味讨好别人,做自己喜欢的,说话得体,不必要纠结,我的心态越来越好!
大学最后一年,我搬去和老乡一起住了。
老乡她们宿舍除了她自己,其他人选择回家乡择业了。她一个人住太孤单,邀我一起住,我很开心就答应了。
印象最深的是:“刚入住的头一天晚上睡下一直到隔天吃午饭的点才起床。”那一刻,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我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肤色,精神饱满而不同于那三年的暗黄无光。眼神里有光。那一刻,我愉快极了。心里有个声音:“我解脱了”,我自由了!
我再也不用委曲求全,万般讨好任何人,我就是我自己。
偶尔去食堂打饭还是会碰到原来寝室的同学,她们跟我打招呼,我也会自然的回复。好像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就感觉过去的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也仅此而已。
毕竟,圈子不同,不必强容。有的人只能是普通同学关系,既然同寝室住了三年彼此之间关系也没有进阶,那么接受现实放过自己,成全别人,可乐而不为。
庆幸自己,没有执迷不悟钻牛角尖。现在想想,有的人就是过客;而留下来的是朋友。
毕业后,我回了家乡工作。
我对自己的要求:
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不断累积,提升自己,感受积极的成长过程,很幸福✨
寄语:快8.15了,离过年不远了;加油呀,来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二眼美女 理智在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