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本书买来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有机缘打开来读。昨天看到孩子的打卡任务中有读《道德经》,它在书架上躺很久了,许是有些寂寞了吧。于是,我就去书架取来了。昨天读了目录和第一章,今天读第二章。
特别喜欢这本书的编排,每一章都是先是老子《道德经》原文,接下来是解析,随后分别是为人之道,从政之道。
解析很详尽,很有深度。虽能读懂,也能理解,但是还不能达到应用的程度。不过记不住也没关系,反正你读过的书,吃过的饭都转换成你的血和肉,伴随着你。第一章天地之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不难见到,见了很多次,陌生了很多次,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它讲到了实质和表象之间的关系,道是实质是根本,名是表象。
抱在老子那里,基本上有这样几种含义,一种是作为宇宙之本源的道,一种是作为自然之规律的道,还有一种就是作为人是指法则的道。道可道,非常道,仅仅6个字,而稻子在其中出现了三次,这表明这句话,集中阐述的就是到这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是同样的含义就是作为老子哲学之核心概念的道,第二个道呢,就是说出表达的意思。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
那所谓的永恒的终极的道又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宇宙的本体,是世间万物的由来之源,是超越了一切具体的道理和规律,根本性的指向终极的道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说这样的道是不可言说的。
那道和名代表的是时之和表象之间的关系。
在讲述为人之道时,书中举了"东施效颦"的例子,东施没有弄清楚西施美的实质,而误以为捂心口,颦眉是美,就去学着西施的样子。也就是她只学到了西施的表象,而不具有西施美的实质,所以,她不仅没有引得大家的同情,反而是被大家看穿之后的无奈和被人嘲笑。
第二章,美之为美。讲到无为,读了讲解,似乎才正真了解了,原来,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老子的五维讲的是无心于为,也就是顺其自然,不是自己特别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是应该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无不当的为是不妄为,而是恰到好处的为。 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古诗中老翁的处事态度就可以称作无为,他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家里各种幸运的不幸的事都淡然处之,完全没有大西大北之情,而只是顺其自然的平和的来看待。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菜根潭里讲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些话表达的不都是此般境界吗?而这种境界就是通常所谓的达观。
老子无为的本质是希望人类做事要遵循大道,不可违背规律。
继续读,继续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