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的/碎片出处
- 碎片出处: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不快乐的工作
读后收获/感受
-
收获一:心流的体验,发生在工作时(54%)的机率,大大高于休闲时(18%)。--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调查发现
- 心流是专注于某项活动而带来的极大幸福感。是指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
收获二:工作的认知和感受,大致划分为三个段位:
- 最低段位,是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工作是件痛苦的事,目的就是换取生活的资料。
- 高级段位,工作本身就是享受,投入度高,收入也不断提高,工作和收入互为飞轮,良性发展。
- 顶级段位,世界上有少部分的人,他们可以摆脱基因的束缚,物质享受和世俗荣耀。 这是顶级修炼者的水平,不是我的目标。
-
收获三:给员工带来快乐的四个重要条件
-
第一,意义感:工作内容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工作不只是挣钱,还感受到特别的意义。
-
对应的就是“马斯洛需求定理”的最高层——自我实现。
-
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一个人很难去关注意义。如果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后,意义就变得很重要了。
-
学会把自己做的事嫁接到一个伟大的目标上,才会有意义感。
-
先要达到解决物质需求,在解决温饱基础上去寻找工作的意义。
-
-
第二,成就感: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一件事时的心理满足感。
-
只要有明确的目标,普通工作也能给员工带来成就感。
- 举例: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装配线上的工人里柯•麦德林5年内将一个产品装配时间从43s挑战到27s。
-
帮助达成成就感的条件,就是挑战的难度和能力的匹配。选择一份与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
-
高能力做低挑战的事容易无聊,低能力做高挑战的事容易焦虑。
-
如果做一件事不是无聊就是焦虑,就不会坚持下去。
-
焦虑和无聊之间,有一个神奇的空间,人在其中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这就是适当的挑战。
-
如果做一件事不是无聊就是焦虑,就不会坚持下去。
-
-
-
第三,成长感:成长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动机之一,成长不仅可以获得满足感,还让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
-
帮助员工成长,培养下属良好的工作习惯
-
让员工有成长感,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正面反馈
- 领导者要提前定义获胜的标准,一旦员工获胜的场景出现,就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回馈。
-
-
第四,归属感:归属感是身份的认同。
-
有归属感的集体应该是可依赖的。
-
集体不会抛弃你,有事领导能给你解决,有职业安全感。
-
归属感能带来秩序,提供行动的可预测性。
-
当企业和领导能够同时给予员工工作的意义感、成就感、成长感时,归属感一定会自然产生。
-
-
-
收获四:如何提高工作快乐
-
金钱会带来疏离
-
如果员工客观上定义他们的工作,就是一份工作,需要给钱我才能做,那么一旦可以不做的时候,就立刻停止不做了。
-
举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曾在1969年,做过的索玛拼图实验。
-
-
疏离的感觉,就是由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同导致的
-
提高工作快乐方法:考虑我们怎样创造条件让他人自己激励自己?
-
-
感受一:作为员工,需要在工作中找到意义感、成就感、成长感。归属感只能建立在上述三个成果之上,才会有安全感。
-
在选择工作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在物质上是否能满足我的低阶需求;二是在前景上能否看到工作的意义;
-
成就感有时是自己赋予的,就是挑战的难度和能力的匹配。选择一份与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
-
成长感是要对自己有要求,有定位,有目标,有里程碑,在达到一个阶段后自我反馈。
-
-
感受二:做为管理者或领导者,在团队中要为下属构建相关的环境以促进员工找到意义感、成就感和成长感。提高员工的内驱力,构建学习性组织、开放性系统。可以从几点先做成:
-
成长感,正在构思今年的员工成长方案,让大家觉得可以为团队做些事情。
-
成就感,正面反馈。
-
意义感,在安排工作之前一定要把为什么开展这项工作,对组织有什么帮助,对员工自身有什么帮助进行沟通。
-
采取行动
-
行动一:参照“黄金思维圈”为自己的工作找到意义,大多时候的迷茫就产生于对工作的意义不明确;
-
行动二:完善个人和团队的年度计划,先说服自己,进行自洽,再向下宣贯。
-
行动三:在个人计划中细化里程碑,并在达到一个阶段后给自己正面反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