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后的棒棒》——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

《最后的棒棒》——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 伍槿荣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20:24 被阅读157次

1.25倍速看完纪录片《最后的棒棒》,13集,6个多小时。

底层人的生活,书写开,各有各的辛酸和无奈。时代的潮流,历史的进程,终究会带走这个特定职业,但他们为这个城市建设和打拼的历史将是永远的记忆。

看完后有几点感受:

1.知识和技术带来的差距很大很大。(勿喷)

    一直做苦力棒棒的老甘和老金难得有机会做一次轻松的活,贴地标,还有一次是给男女洗手间贴标牌。因为不识字,贴反了,被人提前结工钱。

    相比之下,有一些棒棒就有头脑得多。毛土豪去学了手艺搞家装。杜老板跟人做防水工程,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

2.穷困—短视(保守)—倒霉 (更穷困)会成死循环

      老黄从小苦到老,65岁还要帮女儿还房贷,高血压200/105,依然死撑干重活。小诊所医生提醒他该去医院住院,他却一直拖着,已经是脑梗了。农村医保,交了一年却又停掉。调侃“交钱了倒是什么病也没有,没交钱却来了大病”。倘若不是何苦还有那些理疗店的人,老黄估计命不久矣。

     

      河南,唯一觉得他令人升起敬意和其他棒棒的区别是他有点文化,就算日子穷困,也会订报,一订就是半年。但是,他沉迷赌博——斗地主却让人不值得同情。偶尔偿到甜头,赢点小钱,能买些肉菜,但赌博终究不是个好谋生之路。

      老黄的思路是既然没钱,那就更要节省。可命不是3节省点钱就能保住的。

      河南的想法是斗地主赚钱轻松,容易。可这输钱也快啊。

3.利益前,可以见真心和真情。

      老金和老甘搭伙过日子时的主从地位转换,平日的小拌嘴,导火索在于谁揽活多挣钱多。最后拆掉自力巷53号,散伙,2人分一坛米的场景真让人苦笑。

      河南斗地主又输钱了,想在何苦他们面前展示自己圈子,一个个拨打电话簿的人借钱,却无人搭理,更有嘲讽的。救急不救穷,更不能借钱给赌博的,那是在害人吧。

4.底层者也有尊严和原则

        老黄为雇主掏厕所坑里的铁勺,用香皂洗了3次手……

        河南多吃2鸡蛋被出摊老板吐槽说他去任何店打工都会把别人吃垮,而辞掉这份工作。

        老黄对雇主多给的力资坚决不要。帮雇主担物品,淋了雨,也来回跑了几趟,守了一下午,还冒着被公安审讯的风险,100块回报也不为过,他坚持只要之前谈好的20元,另外辛苦费最多加10元,共30元。

   

5.人世间有温情

      老黄和老杭的相互扶持。老杭腿部肿胀,老黄多次推掉老主顾的活,为了让给老杭多挣钱机会买药治病。在自力巷被拆迁是,老黄2300的存款+身份证+银行卡被压在废墟地下,老杭冒死去撬开缝,手都戳破直流血,最后老黄拿到了他的东西。

      大概是一起当棒棒十几年,多少算得上同甘共苦的兄弟。一个67一个65.

      老黄脑梗高血压被一理疗店忽悠免费做体检治疗3次,最后却遭杀招“服务免费,产品收费共524元”,老黄只得认栽,当他掏出他的“钱包”一个塑料袋小心的缠了几道,再裹几层纸时,店老板和店员都被感动到,有些内疚,没有收钱,还承诺每天给他免费服务。最后在吃降压药和理疗作用下,老黄身体真的好了一些。

      或许之前是黑心忽悠赚钱,后面是良心觉醒真诚做善事。

      老黄路过残疾乞丐给了一元钱,被乞丐拒绝。他看到了老黄拿的棒棒,知道他们棒棒也不容易吧。

        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沦落人。

6.社会生存有法则

      丛林法则:在我的地盘听我的

      家棒棒和野棒棒的区别,还有为抢活打架的也不在少数吧。

      摄像机法则:镜头前,ld是高效、有心的     

      老黄跑了20年的房产证没办下来,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不是张ld不在,就是李ld不在。可何苦的镜头录老黄再次去弄,1个月就下来了,国土所所长亲自办,还托人给送到老黄手里了。

7.生活没有死路,只要敢变思路,肯干。

        后来,大家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了,跟着何苦去工地出工,一天挣150比先前当棒棒10元20元的力资强了很多。

       

      45-70岁的棒棒一代的苦日子终会过去,他们努力拼命为下一代争取好的生活和教育会有回报。

       

       

     

相关文章

  • 《最后的棒棒》——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

    1.25倍速看完纪录片《最后的棒棒》,13集,6个多小时。 底层人的生活,书写开,各有各的辛酸和无奈。时代的潮流,...

  • 《最后的棒棒》——底层的生活底层的思维

    退伍军官何苦在14年年底来到了重庆市解放碑自力巷53号,拜65岁的老黄为师加入了棒棒大军。 在这个破败不堪的四层小...

  • 《最后的棒棒》:“只怪自己懂事太晚”

    前些天看一个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记录的是在山城重庆一些社会底层人群(山城棒棒军)的生活现状,整个纪录片看完,我瘫...

  • 最后的棒棒

    今天看了一个记录片,拍摄时间差不多用了一年,主要是关于一个的特殊职业的故事――棒棒。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个行业也开始...

  • 最后的棒棒

    最后的棒棒 文/黄小黄 这是一个纪录片的名字,“棒棒”我之前是听过这个名字的,说是山城重庆最具特色的一张名片,说是...

  • 最后的棒棒

    记录片中的棒棒是山城重庆一个独具特色的职业。山城地势高低错落,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时代,运送货物主要靠人力肩挑背扛,...

  • 《最后的棒棒》

    在重庆,昔日的棒棒大军,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已经逐渐消失在人群中。 据统计,在最高峰时棒棒的人数达到50万,入行门...

  • 最后的棒棒

    节后工作第一天,折腾的工作又开始了。 今天工作上有几个事,简略记录 一、部门工作分工被公司领导提出不同意见了,上司...

  • 最后的棒棒

    这两天新看的一部纪录片。 讲述的是一个正团级的退伍军官拜师棒棒老黄, 走进自立巷53号, 跟着一群社会底层的劳动人...

  • 最后的棒棒

    看上去不到1米5的棒棒爷爷身着上世纪的靛蓝的确良套装,裤腿高高卷起,肩背一根竹制的象征他身份的劳动工具——棒棒,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的棒棒》——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ac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