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曾在《木耳》中呈现了人的欲望和商业活动,对阿勒泰地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伦理造成的破坏。电视剧将这种破坏性具化为一个人物,就是高晓亮。他追逐利益,不讲诚信,对于阿勒泰只是毫无底线地攫取,这与人们一直所信守的价值观念迥然有别。作为全片唯一的“反面人物”,高晓亮将戏剧冲突推至顶峰,以一场意外营造出叙事高潮,并以李文秀心爱的马“踏雪”的牺牲“震撼”收场,使得剧作看起来更为跌宕起伏。然而最后的险情稍显牵强,巴太在文秀和“踏雪”之间的抉择也颇为刻意,难免落入俗套。与之前的淡定从容相比,结尾的处理略显匠气,不像来自生活,更像是编出来的,对于生活真相的揭示颇为无力。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刻,并没有尖锐激烈的对峙,也没有非此即彼的抉择,那些更为深层的分离和伤痛,往往悄无声息,并且无以言说。
《我的阿勒泰》呈现了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对于当下都市人群的一种滋养和弥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困守城市,而选择调转方向,重新回归充满生机的山野和乡村,那是对于新的生存空间的寻找,也是对喜欢的生活方式的主动选择。
《我的阿勒泰》的热播也许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离开城市,寻找他们的“阿勒泰”。需要提醒的是,内心的安定从来不是来自外部,“远方”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每个人都无从逃避,终需要勇敢面对自己,面对当下,面对每一天的日常生活。这也是剧集和原著的最大区别。在剧集中,李文秀以一种外来者的眼光观照阿勒泰,陌生的生活方式,异域的秀美风光,迷人的民族风情,都以一种“远方”的面目进入她的视野,并让她在城市中疲惫的内心得以疗愈。然而,对于李娟来说,阿勒泰并不是她的诗和远方,阿勒泰是她朝夕相处的家园,是安身的此在,是生活的当下,是充满困顿和狼狈的生活日常,但是借助文学,她超越了平凡的生活,实现了内心的富足。
娟的这部作品,就如同荒漠中偶遇的清泉,悄无声息地润泽着每一位渴望宁静与美好的读者心田。
它不仅仅忠实记录了新疆阿勒泰地区丰富多彩的游牧生活,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感悟,谱写了一曲对生命坚韧、自然壮美及人性光辉的深刻赞歌,引领着读者在文字间寻觅心灵的慰藉与升华。
李娟以她细腻而幽默的笔触,将北疆牧人的四季生活娓娓道来,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生命力与温度。
在她的笔下,阿勒泰不再是地理课本上的一个遥远地名,而是一个充满色彩与情感的活生生的世界。
然而,《我的阿勒泰》并非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简单描绘,它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李娟通过自己年少时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在艰苦环境下,人们如何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如何在平凡的日子中寻找幸福与希望。
她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汉族的母亲与奶奶,还是文化、语言各异的哈萨克族牧民,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种族与地域的共情与共鸣。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李娟在书中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幸福观。
她认为,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或生活的安逸,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论是外婆想回家乡的渴望,叔叔对熟悉生活的向往,还是李娟自己对远方的憧憬以及妈妈骑自行车周游全国的梦想,都是对幸福的不同诠释。
这些看似简单而朴素的愿望,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足以让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时,依然能够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我的阿勒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生活哲学书。
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粹,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正如剧版《我的阿勒泰》所言:“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
这正是李娟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怀揣希望与梦想,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