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是很受观众喜爱的演员,然而,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他从高中就把全部心思投入了音乐和舞蹈,他在青岛持续了七年舞蹈教学生涯。在当演员之前,他当过驻唱歌手,当过串场嘉宾,当过主持人。他还偶然遇到一个做韩国工厂的中方代理的机会,在青岛开了制鞋机械厂。那是他最富裕的一段时间,他却认为不好玩:“除了挣点钱,其他任何快乐带不来,每天缠在事务性工作里,不是自己想要的。”一年后,他不做了。后来参演电影,然后获奖,成了一线大明星,出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角色。2018年8月10日,黄渤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处女作《一出好戏》全国上映,通过《一出好戏》演员黄渤转型为导演黄渤。
我喜欢黄渤,就是喜欢他不断挑战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那股子劲儿。
黄渤的电影日记《有点意思》记录了他从演员到导演的进化历程。他在日记中写:“我最怕的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抽水马桶似的,每天一按,哗啦一下过去。这样的日子最是恐怖。天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就像头扎在一堆沙子里,慢慢就把自己埋没了。要重新找到能让自己‘嗨’起来的东西,哪怕需要面对可能的失败,也是有意思的。”
电影《一出好戏》剧照那么,《一出好戏》的制作都经历了哪些过程?黄渤都做了些什么?
念起:想讲个故事
2010年2月28日,黄渤心里冒出来一个故事。这是一种让人兴奋的感觉,他看到了故事里人物的性格、经历和说话的样子,这就是他想跟大家讲的故事。2011年2月21日,出了一版故事文本,一部荒岛喜剧。肚子里有个故事,便逮到人就说。联系了许多导演,听取了许多意见,也渐渐感受和理解了导演其实是一个表达着,他内心的变化一定会渗透到他的作品里。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故事也都有自己的气质,找到合适的导演并不容易。也许由自己来执导,是最好的选择。
编剧:当故事落在纸上
任何事情停留在想象阶段的时候,都可以完美无缺、随意发挥,一旦真的落实下来,就会发现困难重重。写剧本,有时候就是自己给自己下套,然后再解套的过程。这个剧本可以说是国内一线编剧云集了,他们个个都担当过大戏的编剧。黄渤说自己很幸运。
选角:角色的选定是不能再好的好
海选了30个演员,进行集中拓展训练,最终选出22名。他们都是专业演员,绝大部分在其他作品里出演过重要角色。而主要演员的选定——舒淇、张艺兴、于和伟、李勤勤等,则是靠黄渤平时积攒的人品。
美术:选景、造型和道具
电影的主场景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和原始感的地方,在画面里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岛,整个团队在网上浏览了数十万张图片,按照世界地图,把知名不知名的都过了一遍。有的岛很理想,但是岛上没有住宿条件,交通只有直升飞机,不现实;有的岛拍戏的可操作性又太少;有的岛太美了和电影不匹配。最后确定了日本的屋久岛,它是日本的一块秘境,自然生态特别好,非常符合电影剧本。
人物造型是主题和人物的一部分,至关重要。服装的材质、剪裁、纹理都可以体现人物不同的特质、性格特征和阶段。一个人的发型和妆面以及身上衣服的品牌、色彩、质感、新旧程度都是这个人生活状态的反应。
拍戏需要大量的鱼,鱼是海鱼,负责前期筹备的制片部分去寻求当地渔业协会的帮助,会长说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只能打多少算多少。跟演员直接发生接触的戏用道具,大部分都的经历一番磨难,变成破破烂烂的样子,才能出现在镜头里。
摄影:选定摄影师
找了几个摄影师,都很想合作,却都因为档期的原因没成,最后找到了曾剑,他刚推掉了一部戏,刚好有空档,而且他还是黄渤的粉丝。当摄影师决定拍一部电影,这个过程必须像是谈一场恋爱。你必须爱上导演或者剧本,只有当拍电影的过程像是爱情故事,电影才会成功;如果它不像,就完全没有必要拍。
拍摄:电影梦想照进现实
所有的文字、想法变成眼前一大队人马的行动。这种感觉很奇妙,之前的想法是落在纸上,经过修改定型,现在是想法落在镜头上、落在画面上。
屋久岛一年四百场雨,拍个电影,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和挑战都会出现。连续几场夜戏拍到晚上12点多。最早的一批演员凌晨3点就起来化妆,大家都熬得挺累,作为导演,他要找一些能让大家兴奋起来的东西。虽然岛上条件艰苦,但是大家苦中作乐的本事见长。
完成青岛和屋久岛的实景拍摄,就是视效和物理特效的拍摄。选定视效公司也费了一番周折,最后选定了亚洲顶级的视效公司和国内顶级的视效公司。
电影拍完了,黄渤说,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原来我还可以这么牛。
剪辑:每一刀都好像是在割肉
电影杀青没多久,气都没喘一口,就进了宁浩的剧组拍戏。所以白天拍戏,晚上看片子、剪片子,剪片子的过程,就像又经历了一次拍摄,全部的素材捋一遍,感觉经历了一次涅槃。几个月以来,和剪辑师一点点磨,一点点删,力求用最精炼的方式向观众讲清整个故事。剪辑其实就是裁缝,剪辑师是一个神奇的人,要有空间想象能力、结构能力、节奏感,化腐朽为神奇就在他的转念之间。
音乐:电影不可或缺的拼图
为了电影音乐的事,和好多国际音乐大师联系过了,但沟通很成问题,中国作曲家也找了一圈,最后找了独立音乐人窦靖童创作片尾曲,五月天创作插曲和音乐片段。
片名:概括故事表达的内容
《一出好戏》是开拍前没有定名的情况下,一拍脑袋想的暂代名。但是在后来近一年的时间里又想出一千多个名字,才发现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电影《一出好戏》剧照有种说法,说拍电影就是在搞社交,就算你又导又演,身兼数职,也不可能一个人折腾出一部电影来,它必须是一群人同心协力完成的事情。怎样找到这群人,怎么让这群人各司其职、发挥最大的能力,都是在考验你的社交能力。
电影制作完成了,虽然拍摄过程备受折磨,但是黄渤很享受整个导演和创作的过程。这是一种很奇妙也很崩溃的体验。奇妙是因为这次经历很有意义,对电影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崩溃是因为当导演远比想象的难,演员的档期、表演的情绪、整个戏的统筹、现场各部门的调配,包括对后期剪辑视效调色等的想象都要考虑。
真正优秀的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知道黄渤以后还会不会做导演,期待黄渤的更多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