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多相轻。
文人相轻,一是关乎文,二是关乎道。文人相轻,多有妒忌和虚荣之成分。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志同道合,则多互相激赏,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党同伐异,自古皆然,即使对方文章花团锦簇,也不会苟同。
文人相轻实为同行相轻之一种,各行各业皆是如此,非独文人然。譬如武林,不同门派亦互相轻贬,各不相让。譬如中国各大菜系,亦自视甚高相互轻鄙。
不独同行相轻,人们也可找出其他种种理由相轻。譬如山东人在北京人面前有些气短,可是比起河南人则自信满满。在上海人眼里,中国其他地方的人都是乡巴佬。在北京人眼里,中国其他地方人都是臣民。黄种人在白人面前有些自卑,但在黑人面前又趾高气扬起来。在老人眼里年轻人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在年轻人眼里老人则是因循守旧暮气沉沉。男人瞧不起女人,富人瞧不起穷人,穷人瞧不起乞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轻慢之心多起于名利之心。名利之心不去则谦卑之心不来,谦卑之心不来则易自大,自大则轻慢,轻慢则好争。欲使人不相轻,必先自修心始。淡泊名利则可不争,争讼之心去则谦卑之心生,谦卑之心生则尊重他人。人人互相尊重,社会自然一团和气。和而不同,则天下升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