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季羡林先生谈读书,很有收获。
先生认为“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的确,读书自然有读书的妙处,年轻人不可不读书。读书,读专业书籍,读有益于成长的好书,是一个人终生成长的途径之一。先生还说,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
说到读书,也总能让人想到诸葛亮写的《诫子书》,文中他写给儿子的话里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说,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穷舍,到时悔恨又怎来得及!
可见,读书跟珍惜时光是同步的。读季老的文章,其中朱子的一首诗,作者引用了两次,很值得一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文字明白如画,用不着过多的解释。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关于读书,摘抄季老几句,自勉。
开卷有益这是一句老生常谈。如果要追溯起源的话,那就要追到一位皇帝身上。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宋)太宗日阅《(太平)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一段话说不定也是“颂圣”之辞,不可尽信。然而我宁愿信其有,因为它真说到点子上了。
鲁迅先生有时候说:“随便翻翻。”我看意思也一样。他之所以能博闻强记,博古通今,与“随便翻翻”是有密切联系的。
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读什么样的书呢?自己专业的书当然要读,这不在话下。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应该“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
先生最喜欢读的书:司马迁的《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
先生说的对,有福读书,可慰平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