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日之子》最新一季中,选手们被分为Start新人组和Restart有经验组。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和星推官们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有经验组表演的时候,我们的评价标准会自然地调高。有经验组的水平虽然比新人组要好,但是你不会觉得惊喜,反而会觉得新人选手唱得更好、更有潜力。
其实,在职场中也是这样。当你还是一个新人的时候,同事们都会对你出现的小失误、青涩懵懂的状态有更多的包容;当你工作几年之后,所有人就会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你,如果你的表现和新人差不多,或者只是好一点,同事和领导都会觉得你能力不足。
这也是为什么35岁危机会出现的原因:如果你只是工作时间长,但是工作表现却没有相应的成长,有经验反而会变成你的一项负资产。所以,当你初入职场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在第一份工作中快速地成长,让自己的能力增速超过年龄增速,变成职场实力派?
image在日本,有一个商学院叫GLOBIS(顾彼思)。这个商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和观察,在与七万多名商务人士进行沟通之后,总结出了具有实践性的十大基本商务能力,写成了《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顾彼思商学院把职场能力分为四大类:
一、最基本的商务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二、做策划和提案的能力:假说构建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数据与信息分析能力、思考对策能力;
三、执行能力:演讲能力、人际影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四、综合能力:志向发展能力。
image目测,这十大能力基本涵盖了职场90%以上的需要,所以这本书就像一副职场“能力地图”。地图的优点在于全面,能够形成全局观点,缺点就是在深度上难免会有所不足,这更适合为职场新人指明努力的方向。
有经验的职场人士也可以对照书中的内容,反思自己还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如果你觉得书中的内容讲得不够深,你可以寻找相应领域的专项书籍,进行深度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书中的内容,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职场中,我曾遇到过的“坑”。
1 避免说“大话”
这里的“大话”,指的是含义模糊、抽象的话。我的第一份工作,财务总监是个韩国人,有一次,他让我承担一个新的职责,我说:“好,我会努力去做的”。财务总监用生硬的中国腔说:“不努力,把事情做好吧。”
我当时就在说大话,努力这种事很难量化,而且每个人努力的标准又不一样,这就是语义含糊的词。总监的意思是,我不管你努力不努力,你只要把这事做好了就行。说大话,大部分时候都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不敢承担起责任。
改变说“大话”的习惯,能帮助我们专注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不是逃避责任。下面这些类型的词,都容易造成沟通中的模糊或抽象的状况,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形容词、副词:非常、十分、尽可能地、积极地、尽快等
动词:努力、讨论、认识、参与等。
名词:合作、价值、多样性、品牌等
代名词:那种、此类等
主语缺失
接尾词:……等问题;我“这么”认为
2 从信息、理解能力理解沟通对象
刚工作的时候,有一回,采购部门的同事让我给他们做一下成本方面的培训。我当时也没多想,就按照一般财务人员接触到的成本核算流程,准备了资料。效果很不好,原因就是我没有考虑到对方和我之间存在的信息差异和理解差异。
财务知识对于我来说是就是日常工作内容,而对于采购的同事来说,大部分是陌生的,是新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一种信息差异。而信息差异的存在,又进一步造成,我们对同样的财务知识存在着理解能力上的差异。
所以,当我们给别的部门培训或者沟通的时候,需要思考对方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提供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有时候,你说得太专业、太深,对于对方并没有用,可能还会造成沟通负担。在沟通的时候,能否正确理解沟通对象在信息和理解方面的能力,决定着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沟通,以及能否实现沟通的目标。
3 恰当使用“先提出结论”这个原则
在很多书中,都强调了“先提出结论”的重要性。先提出结论,能够降低我们的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让对方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意思。如果在阐述完所有的理由之后,再强调一遍结论,效果可能会更好。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要谨慎使用“先提出结论”这个原则。当对方对于背景信息不了解的时候,或者是在一些需要使用心理策略的场合,“先提出结论”就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任何原则,我们都不能僵化的使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4 你真的明白,沟通的目的了吗?
我们有时候以为自己理解了沟通的目的,但是其实并没有真正把握。目的要是具体的,我们常常把目的理解得太大、太表面化。
比如,公司现在需要推动一个项目,这涉及到工作流程的改革,为了让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需要开一个会,你现在需要为会议准备一份PPT。这时,你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你的回答是,“就是向利益相关者介绍项目的情况”,这就说明你还没有掌握真正的目的。
掌握目的是指,我们在沟通之后所应该达到的具体的状态。比如,在会后,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在会议记录上签字同意,并支持这个项目的执行。仅仅是介绍和说服对方是两个不同的目的,传达的内容和方式也会不同。
顾彼思商学院指出思考目的的两个点:
不要展示自己做的东西,而是展示想要对方达到的状态;
不要展示抽象的状态,而是尽可能展示能够从外部判断出来的具体状态。
为什么沟通的目的越具体越好?究其原因,就在于目的越具体,就越容易进行复盘。如果具体的沟通目的没有达成,失败会更容易被发现,将失败明确化,才能帮助反思哪里没有做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5 提出假说的能力
在一般的公司,我们都是先收集资料,再得出结论,而在世界顶尖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却采用先提出结论,再收集资料的方法,也就是先提出假说,再验证假说。
这种工作方法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在验证假说的过程中,还可能发现新的假说,找到问题的本质。从员工个人的角度,这种方法会逼着你思考,日积月累,在解决问题能力上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没有很多的工作经验,对于工作的内容也不是很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假说验证的能力就会受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平时多积累,通过读书和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提前准备好一些思考的框架,来提高自己的提出假说能力。
6 培养人际影响能力,开发领导力
在工作中,大部分问题都需要与各部门的同事协作,才能解决。所以,初入职场,要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行动取得周围人的信任。罗振宇曾说过靠谱的人是“事事有回音;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能做到这样,别人就愿意信任你,就愿意和你合作,你工作起来就会顺心,生活就会愉快。
第一份工作,你可能更喜欢和同期进公司的同事走得更近,但是在工作中,除了志同道合之外,更重要的是你要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因此,你需要寻找在公司内部,能够帮助你实现快速成长的那些人,比如:
遇到困难时,可以与之交流的人;
在公司内、外部都有联系的人;
困难时可以帮助自己的人;
失败时,能够为自己指出错误、骂醒自己的人。
人在本能上都喜欢和让自己舒服的人待在一起,但其实,从那些认真、严厉的人身上,我们可能学到的东西更多。
此外,从长远来看,职场新人还要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领导力。领导力是什么呢?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其实就是多承担责任。同样一件事,别人都选择往后退,这个时候你愿意承担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领导力,这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的锻炼,更快地成长起来。
image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进步很慢,很可能就是因为基本功没有打好。《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中总结出来的这些能力,就是工作中的基本功,把能力基础打好,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实现“慢才是快”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