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01876/f31e280182e75f27.jpg)
对于80后,我是一直怀有深厚感情的。
曾经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初的六年是陪着一群可爱的80后一同成长的。从入学初的儿童,到毕业时的少年,他们可爱淘气的模样,稚嫩清脆的话语,亲切感人的故事,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在小学毕业那天最后一节班会课上,我曾满怀深情为他们写下了毕业感言,当教室里唏嘘声一片,我也早已泪光闪闪,以为从此,他们就像我手中放飞的一群小鸟,一去再难相见。
我不得不叹服命运的安排,在他们离开我十年的光阴后,命运却再一次将他们带回我的面前,我和我的80后,成了同事和朋友。
当他们以青春亮丽的表情出现在我面前,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这群孩子,长大了!
因为亲切的缘故,我更愿意称呼他们同学甚或是小名儿,而他们,也大都喜欢称我为老师。
很快,我加了他们的QQ群,而我的手机里也有了他们的号码。在他们天南海北出征野外的时候,我可以很方便地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像和他们在一起。
时常,也会走进空间看看他们的表情和文字,为他们流露的激情鼓掌,为他们流露的伤感加油。
我曾亲眼见证他们在岗位上忘我工作的情景,那感觉很欣慰,如同当初看到他们坐在课堂认真做功课的样子。
在地勘院,他们被分在不同的项目组,跟随各自的师傅钻山林,下岩洞,做地质勘查,编写地质报告,和同龄人聚在一起学习探讨地质方面专业知识;
在地灾院,他们扛着标杆,顶着烈日,穿越城市和乡村,评估地质灾害,测量调查国土面积,利用雨天不出野外的间隙,各自伏在电脑前,紧张有序地整理输入各类二调数据;
在土工实验室,女孩儿们把漂亮的卷发藏在工作帽中,戴着口罩和耳塞,在轰轰作响的试压机前,一样样,一件件细心测试岩样、土样各类数据;
在茫茫高原钻台,在高铁建设工地,在四川抗洪抢险现场,在西南抗旱打井一线,他们用还略显稚嫩的肩膀扛负一起新一代地质健儿的荣耀与希望。当全社会为80后以肯定的掌声,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