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APP上有多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进阶,其中青岛罗刚是一位让大家佩服的群友,积极发言,且发言质量非常高,从其下面学习的经验文字中可以看得出来其既下功夫又讲套路,我借鉴其经验,总结自己的得到方法如下:
1、专栏学习的规则如下(功利选择、轻重有别):
1)宁向东管理课、香帅金融课要重点学习,每天重点学习,听课至少三遍,抽空就拜读且举一反三,一定要留言;
2)润总的5商、薛兆丰经济课是基本功要及时听讲和留言;
3)吴军硅谷来信和张筱雨案例课属于涨姿势,要听,但可以滞后;
2、2018年开始在知乎上留言和编写文章,写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至少每周一篇;
3、我要努力的奔跑,才能够停留在原地。
4、2018年的OKG:
1)建立合资公司新团队,完成KPI考核业绩指标;
2)实现新业务转型,和原公司的深耕细作---遵循互联网思维作好原公司的研发和服务;
3)关注健康和家庭。
2018-01
《得到》学习方法三问三答
原创 2018-01-07 罗刚 青岛罗刚
《得到》学习方法三问三答
十月份的时候,写了一个《直播学习:宁老师栏目的留言学习法》帖子,介绍了“及时听课、坚持留言”的学习方法,有的学友反馈说,对他们有所帮助。
这段时间加我微信的学友,询问最多的就是如何学习《得到》课程?如何分配和管理时间?我不是一个时间管理高手,但觉得作为“大师兄”,应该把哪怕笨拙的方法分享出来,多多少少对大家有一点启发,也是有益的。
总的来说,我学习的目标是提高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和生活幸福指数,那么一切学习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功利”地展开的,我尝试用问答方式来说明一下。
问1:《得到》上好老师、好专栏这么多?该怎么选择?怎么来分配时间?
答1:功利选择、轻重有别。
得到好栏目实在太多,我先后选了十几个,在学的有七个,平均每天花在得到学习的有效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
选专栏就象选媳妇,不是选最漂亮的,而是选最适合自己的。我的标准就是与工作相关学以致用、能扬长补短提高能力、可陶冶情操增加情趣。
时间分配上,七个专栏中二个精读、三个泛读、二个随便听听;五个栏目写留言,二个可写可不写。其中,管理学和心理学是直接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的,而且可以“现学现卖”,所以是精读,要优先保证时间;经济学、金融学和5商是打造基本功的,要做到及时听课和留言;另外二个陶冶情操、“涨姿势”的听听即可,要是时间紧张,可以事后补课。
其实每个人学习目标很不同,我只是提供一个参考的视角。我有一个朋友,他选书标准就是喜欢,就是陶冶情操,我觉得非常好,很欣赏他的生活态度。
所谓成熟,就是我喜欢咖啡,你喜欢茶,我接受我们的不同,也尊重我们的不同。
问2:为什么我学习了这么多知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答2:知识是理论+框架、实践是情境+细节。
我觉得首先要问问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学习?”为中华之掘起?那是远大的目标,落实到具体每个人,可能各不相同。我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应用,不是教学。所以我的出发点特别简单:“不做学问、学以致用、实践为王”。
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学友在讨论一些问题,如果非常学术,与一般人的工作和生活相关度不大,我基本就不参与。但如果内容与工作结合度高,那我就瞪起眼来仔细研究,尽可能结合工作实际思考,思考也尽量从应用场景出发。比如说宁老师讲的“四种共同体”,宁老师和润总分别讲的“波特五力模型”,这个太重要了,可以马上在工作中应用,所以要反复听、反复琢磨。而这些应用形成的“正反馈”,又让自己学习起来更有劲头。另外象笑来老师说的GAFATA和区块链技术,一旦想明白了马上行动,跑去香港去开个账户真的那么难吗?百度和知乎上讲的清清楚楚。
学习了很多知识,还过不好一生的原因很多,不结合实践、不马上行动,是其中之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中间的每一步,都叫细节。
问3:在好几个栏目能看到你的留言,你是怎么做到的?
答3.1:精选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留言精选当然有意义,我觉得主要在于校准和正向激励。被精选说明老师认为思考有深度,或者思考角度有意义,是对咱学习效果的反馈,非常珍贵。而这种反馈也会给我们很多激励。
我知道有一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于留言经常被精选的人来说,边际愉悦感越来越低,而很少被精选的人则不同。在分享如何提高精选方法之前,我想说说精选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得多。
很多时候留言被精选,满足的是我们的价值感和虚荣心。虚荣心不是一个贬义词,但其背后,有很多别人的评价和比较,这些东西意义不大,但这是一条不归路,虚荣的终点是虚无。
我今年四十近半,不是为了评三好学生来得到学习的,就是希望能指导实践。在经过初期被精选的兴奋后,我就调整了留言思路,不为精选而写,而是结合实践来思考,努力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践行、在践行中学习。
如果为了精选而精选,那这个意义很快就会失去。精选是过眼云烟,不能当饭吃。但把知识用在工作中,能当饭吃,而且还是好饭。
答3.2:提高留言精选率的方法
一、准时听课、坚持尽快提交留言,没有思路也要写,写的再丑也要提交。
老师精选留言的方法不一样,操作时间也不一样,这个需要自己去摸索。但总的来说越早越好,越早越容易被选上,当然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
二、选好角度,宁偏不全。
有些同学的留言喜欢概括学习内容,这种简单的整理很难精选,老师应该更喜欢看到有见解的独立思考。所以呢,如果课程中讲了五个问题,而你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很有感触,那你就盯住这一个问题深入思考一下,争取写出Narrow but deep的留言,被精选的机率就会提高。
三、讲故事胜过讲道理。
大家不喜欢听大道理,即使我们讲得特别好。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好故事就是最好的道理。
有些时候我们脑子里会冒出一些金句和感慨,当然这是可以的。但打动你的内容,很可能是源于你的投射和认同,是只属于你的。如果可以讲一个故事,并且不要写“尽”你的结论,留一部分联想的空间留给老师和同学,那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最好的留言,是真实的小故事,蕴涵着发人深醒的大道理。
四、为自己留言、走脑更走心。
我们为什么要写留言呢?因为留言促进思考,思考多了产生思路,思路多了就好破局。宁老师说的好,人生就是一连串的破局过程。说白了,其实留言就是一个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那么留言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我们更应该为自己留言。除了用大脑思考以外,还需要用心去体会。很多时候,我们的头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们的心和身体知道。
五、向优秀者学习。
得到的高手很多,许多留言特别有见地,这是学习中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我个人觉得课程+留言才构成了一堂完整的课。多多参考同学的留言,多和高手们交流,回顾自己过去的留言,看看是不是想法有变化,甚至颠覆。这个过程,既是复习,也是提高和纠错。
总之,我觉得人和人的智力有差距,但就现在的竞争环境来说,还远远谈不上拼天赋,主要还是看努力。绝大多数情况下,努力+时间,足矣。
正如罗胖今年跨年演讲所说的,“岁月不饶人,我又何尝饶过岁月”。
0
收藏
分享
还没有评论

写下你的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