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的魅力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十个关于思考和行动的问题的自问自答

十个关于思考和行动的问题的自问自答

作者: 马尔菲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11:50 被阅读848次

对核心问题把握不准,核心概念理解不透,核心价值发现不了,核心变量感觉不到,是制约思维进步的墙。时间管理涉及价值判断,优先级的判断,是选择。知识管理涉及识别什么是知识,是选择。投机市场,股票市场其实胜出的关键也是选择。同一种思考模式下,选什么不重要,选择的思维习惯都是一样的。独立做出正确判断的思维能力最重要,它决定了你能不能立足于万变的世界。

为什么要舍得花时间去研究思维的产生过程?学习认知理论的意义在于面对形形色色消化不了的问题时转身到思维形成领域找正确认知事物的科学方法,纠正错误的认知体系,从而找到看待当下各种问题的正确角度,古语叫悟,新说叫开智。行为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不论是观察自己的行为,还是博弈中判断对手的行为,从思维产生过程入手更能看清本质问题。

认识了行动不起来(以为行动了),认识要落地行动遇却阻力,怎么办?归根到底是没有认识清楚,没有产生正确的动机,理论上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我曾经探讨过能不能用替代的动机去实现类似的行动,比如激励,奖励,骗自己等等,结论是存在动起来的概率但不可能产生持久的行动力,所以即是开始一段路,因为认识不正确,动机不正确,依然会半途而废。

怎么定义终点跟半途?没有加速度脱离不了原先的轨道,实现不了量变到质变的结束都是半途,半途功效就是归零。盖房子盖了一层倒了跟盖了五层倒了,底层原因都是根基没打好,行动的根基就是动机,这也就是为什么体制内开会第一句就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都是正确的,但是这样说没有用,成年人的动机由价值观主导,体现在价值冲突时对优先级的选择判断,被动灌输被动激励不能获得持久行动力,必须在自身需求痛点的刺激下主动调整价值观到正确状态才能获得持久行动力。

快速行动形成正反馈的策略对不对?没想清楚先行动起来能形成正反馈的意义在于帮助自己尽快感识事情的价值,感知不等于认知,认知又不等于理性认知。快速行动不代表可以不花精力去巩固根基,更何况是想成年之后改变病态的根基,这一步是绕不开的,缺了就做不成。有多厚实的根基决定你能盖多高的楼。如果想修正的快就要在修正根基上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不加固根基在别处下功夫越快倒的也就越快。五十层的根基想要加盖到一百层,不修正根基崩塌同样是很容易。因此做事情正确的思路(逻辑)永远比快速行动更重要。在理解事物的时候说不清楚但是凭直觉以为大概知道可能这样,但是就做决策了,这在分配时间,辨识信息,阅读,短线炒股都会存在类似的处理方式。炒股最明显,都是快速上车,高手是那么快速的赢,亏的人是那么快速的亏,区别在于高手上车前有正确的思维逻辑,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正确比快速重要。修正根基越往后越难,这就是为什么大企业在扩张途中也可能一下子倒闭。故而学习是终身的。只能一边行动一边修正根基。

为什么认识到加速度是决定成败的核心变量还是加速不起来?加速不起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正确动机,所以行动不能持续。比如认为管他呢反正我已经使尽全力在跑呢,或者我还没使出全力呢由于种种原因我要真跑起来或者关起门跑就自然而然加速了,最终结局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导致没有持续行动。二是加速度来自舍弃。火箭加速是一节一节舍弃掉不重要的部位最后剩下核心部位获得脱离轨道的速度。目标的核心也是舍弃,视野里舍弃了靶以外的部位,专注的实质也是舍弃。如何做正确的取舍依然是价值判断的问题,所以还是受思维方式的影响。要是把火箭头舍弃了加速也没有意义了。

为什么可以根据底层认知对人为做出的行为贴标签?成年人还想像未成年人一样改变思维模式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价值观已经定型。不是评价意志力高低的问题,而是这本身就是低概率的事情,是科学规律。这也不是不可能改变,但是要付出更多更多更多努力。没有达到更多更多更多,就脱离不了原来的思维惯性,等于没做,不如睡觉养神。而付出更多更多更多意味着要舍弃很多很多很多。所谓正确定位自己,再制定目标,核心在于想清楚你能为目标舍弃多少。

如何提升思考的能力?答案只有一个,多思考。多思考值得思考的东西,叫深度思考,思考"思考"再思考。哲学精神就是发问精神。应试教育是通过帮学生储备足够的确定性答案以应对未来的问题。而未来更多是不确定的,在信息爆炸机器智能大发展的转折时代,下一代需要解决的问题必然是超预测不可能提前储备的,因此学习的核心能力是正确识别现象提出问题的思考能力。

为什么要思考"思考"再思考?因为信息爆炸的时代之所以判断不清不快,是因为思考能力太弱,给问题贴标签下定义分类能力太弱,弱到识别不出核心问题而被问题的后果牵着满街跑。所谓弱就是库存太少,当定义一个东西的属性库存只有黑白两个标签的时候只能做二维的定义区分,当库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标签的时候就可以做多维度的区分。普通人和大师的区别在于,普通人把认真学会七个标签作为库存目标来观察世界,而大师的库存有一百个标签,可能经常使用的也是七个,剩下的标签叫积累。如何从一百个库存标签里快速找出需要的标签?可以做几个抽屉把渐变色放在同一个抽屉里,这叫管理。当需要使用标签的时候,先想在哪个抽屉,再从浅到深比对,叫结构化思维。大师之所以识别能力强,在于库存多又能快速调用。二维世界的人无法理解多维世界的色彩,多维世界的不能理解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储存剩下的九十几个标签。要想跨越这种认知障碍唯一的方法就是补库存,爬到同样高度去看一看。

哪些问题值得花时间交流?答案是那些有利于提高思维深度的问题。通过沟通来验证下自己对这个问题思考的对不对,如果能经得起质问,讲的清楚,说明我思考正确,如果我经过质问说不清楚理由不能自洽,那说明必然对某些概念的定义理解不准。泛泛的了解和说清楚倒逼搞清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泛泛思考处理信息的本质在于想快速聚焦眼前的问题,而忽略了思考为什么当下会面对这个问题,是什么本质问题造成的当下陷入问题的后果,是否会导致未来要面对更多类似的问题,这种能力叫解决问题之前正确定义问题的能力。认识形成又与实践经验密切相关,经验来自历阅,阅历可以阅读自己的经历,如何更快,就是通过书本阅读别人的经历,通过日常交往审视别人的经历,从别人的问题中思考形成自己的经验。因此,不断思考,不断过滤,不断输出,不断舍弃,才会进化。这样的人生也比较有趣。

如何识别专注的事是不是有价值?投机市场上敏锐的判断,并不是对每一个波澜起伏都保持敏感,而是能对引发重大变化的要素保持足够敏感,其核心能力在于识别。勤思,过滤,舍弃,专注。用对其他东西钝感来提升对重要东西的敏感,像潜伏在水中的鳄鱼,像加速前的豹子。在微价值的地方耗费精力越多,留给提升核心能力的精力就越少,其不能舍弃本质为贪婪,被勤奋折腾到精尽人亡的事在投机市场上太常见。可以用拉长时间计算投入产出比的方式进行判断,也就是评估复利价值。分析的时候尽量数据化会给自己更多说服力。《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情一交待就是几万年呢,学点胸襟学点眼界,世界都变得不一样。

总结一下核心观点,正确思考比快速行动重要,行动的加速度来自舍弃,独立思考学会发问是核心能力。时间花在哪里成就体现在哪里,行动走到哪里认知才进步到哪里。生命不息,思考不止…

相关文章

  • 十个关于思考和行动的问题的自问自答

    对核心问题把握不准,核心概念理解不透,核心价值发现不了,核心变量感觉不到,是制约思维进步的墙。时间管理涉及价值判断...

  • 《爱里相遇》慢慢来,会比较快

    关于知识的定义:学习之后 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如何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做事的方式优化 ——《...

  • 6个月的哭泣,那是人生最黑暗的日子

    我把闺蜜在刘同的《一个人就一个人》书里总结的十个灵魂拷问,有几个分列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自问自答。原来十个问题,...

  • 关于行动的思考

    【标题】如何变得更优秀? 【字数】499 【正文】 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更优秀,比如身材更苗条紧致一点,...

  • 关于思考和行动的关系

    没有思考, 行动很快就会变得重复; 没有行动和经验, 思考则可能变得索然无味,且毫无意义。

  • 3-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思考

    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思考在写文章中非常重要。 擅长写作的人有意识地自问自答,不擅长写作的人借助模板发出“问题”代替...

  • 自问自答,十个问题

    大家好,我是小北。 你是否经常自问自答?亦或是看到其他问题,心里马上蹦出自己的答案。还会跟别人的答案来个类比或是对...

  • 问答思维,延续思路

    什么叫思考?--- 提问回答. 思考水平怎么体现?--- 多提问题,快速回答,回答正确. 讲话其实就是自问自答,没...

  • 会思考最重要还是会行动最重要

    看到这个题目,又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其实我曾经也思考过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这个问题。对于思考与行动的问题,我还联想...

  • 关于问题的问题思考

    问题是什么? 迫于外界压力,人们经常在还没定义好问题的时候就仓促地给出解决方案。方法很多,一针见血的却很少。如果是...

网友评论

  • 马尔菲:价值观就是载着石头超重过河的船,每个石头代表一个价值,扔扔扔,最后不能扔的那个东西
  • 马尔菲:补充一个例子,从机器智能进行深度学习的进步看来理解认知,要实现机器智慧最难的是解决why的问题,而what的问题机器运算速度已经非常快了,随着硬件的提升算法的改进科技支持大数据运算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而且机器不会疲惫,换个角度理解,人类勤奋的浅层思考将越来越不稀缺,不稀缺在经济学上就意味着价值降低,也就论证了为什么要摈弃"低水平的勤奋"。
  • eb4473b0a92b:在自身需求痛点的刺激下主动调整价值观到正确状态才能获得持久行动力——这句话我还是不理解,没办法建立起心理表征。
    每读一遍好像都有新的收获,大师之所以比普通人厉害就在于他建立的心理表征丰富而又精准,可以对普通人实行降维打击。
    欧奈尔的琴弦:@桃子是一種餅 可以好好拷问一下他,哈哈
    eb4473b0a92b:@欧奈尔的琴弦 大概能明白这个意思,至今还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在个人成长模型里,永澄老师提到了从自我认知形成的价值观,而在价值积累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形成的主张又反哺价值观形成一个循环,至于这样的例子,他还没讲过: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欧奈尔的琴弦:永澄兄有没讲过类似的案例,就是可能价值观稍微偏了一点,导致事倍功半,但是自己又不太清晰自己价值观是不是偏,被表象蒙蔽,总以为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
  • 八万公里:现在还只是在用知识刷新自己的认知,在去组合思考的状态😑
    马尔菲: @八万公里 求带刷
    八万公里:@欧奈尔的琴弦 哈哈,加强!💪
    欧奈尔的琴弦:你也是,输出太含蓄!!!

本文标题:十个关于思考和行动的问题的自问自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h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