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乘佛法以不同的方式

三乘佛法以不同的方式

作者: 文谦谦 | 来源:发表于2020-03-31 23:02 被阅读0次

三乘佛法以不同的方式

告诉我们轮回的真相

根本乘的观修法,是通过密集的禅修,舍弃世俗的生活,舍弃今生。然后又大量的、密集的禅修,并且在有缘的老师的指点下,观察、抉择人无我。只要抉择了人无我,然后依于禅定的方式等持,他能够对人无我有了确定,这就叫做解脱。

不管是根本乘佛法,大乘佛法,还是金刚乘佛法,不管佛陀用什么样的方便在讲述,不管他讲授的侧重点在哪里,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轮回必然是真相。

根本乘的教法中,基本上不讲授轮回的概念,因为大家接受不了。根本乘就先教授你方法,然后当你的心具足超越的力量了,当你直接现量的看到了轮回、感受到了轮回,再告诉你轮回是怎么回事。对根本乘的弟子,佛陀就讲苦,比如十二缘起讲到了轮回的苦,如何受生,如何发生;讲苦集灭道,也更多的讲到了生老病死。而对于轮回和轮回的现象很少讲,只说轮回是依于十二因缘的方式流转,生命象这样无尽的循环。

而在大乘,玄奘大师所译的唯识论经典中已经告诉我们了,说到遍及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它已经告诉我们了轮回的相状、轮回的苦处。

到了金刚乘,就直接讲如来藏的功德,直接讲轮回的险隘。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的这些密续,都是诸佛圣者在现量的境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直接说出来,引导金刚乘有缘的弟子,让这些弟子在一世当中尽可能的明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尽可能的不要落入轮回。也就是现量的把佛的境界全部展现给你,把轮回六道众生的苦展现给你,把能够解脱的可能性展现给你,还有把你自己的如来藏的功德展现给你。

金刚乘的教法,这是一个非常完备的教授。金刚乘就直接用普贤上师言教的方式来引导大家。我们只是不能见,但并不等于说它没有、不存在。

教和证必须相当

否则你修了一生

却对你落入了轮回全然不觉

上师把三乘佛法讲给你们听,大家就了解汉地的佛教是怎么一回事。学修禅宗的人,如果你的老师不是开悟者,不是成就者,你几乎一生也不会相信轮回。学修净土的人,如果你的老师不是大菩萨,你也不会相信轮回。为什么这样说呢?

禅宗的方式,让你落入无相,很多时候让你落入断灭,根本不知道轮回的可怕,不知道相续的可怕。因为它缺少教证。你看唯识论经典中说到的:遍及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按照密乘来说,就是遍计无明、俱生无明和本体无明。如果你稍稍通达教证,稍稍用教来印证你的证量的话,你就知道你有问题嘛。比如禅宗说山河大地是如来啊,如梦如幻啊,或者禅宗所讲到的一些开悟的净相啊,或者见神见佛了,不管你见了什么,首先一点:遍及所执性你突破了吗?就是说,你存在就是苦,你知道了吗?你不知道。你还在说,诶,这里还不错,那里还不错,你还在随处指认。那种随处指认境界的情况,你明明就有落处嘛,这种落处就是轮回的痕迹嘛。

净土宗,就落入了常见,变成了有神论,把阿弥陀佛当成神来救我,把净土当成天堂。念了一辈子阿弥陀佛,却不知道自己完全落入了轮回。因为真正求解脱、求出离轮回的人,会有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是他对此世间的一切不执着;第二是他一定发了菩提心;第三,他绝不害怕死。只要你还害怕死,你就在贪着此生,你就没有求解脱嘛。只要这几个方面拿来印证你的修行,你就知道你修的是什么?是在修解脱还是修轮回?

所以教和证必须要相当。教,就是你要知道,我们修行的目的和所要突破的障碍到底是什么,也就是你的敌人是什么,令你轮回的境界是什么,令你痛苦的境界是什么。这是教理,就是用理论知识的方式告诉你,你修行到底要修的是什么,到底什么令你痛苦了。你要有个目标,教就是告诉你这个目标。证,就是通过你的修行,实际地去突破它,而获得解脱,获得开悟。如果没有教,你只有所谓的证,你整天修,都不知道修到哪里去了。你甚至都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而修行,这就很可怕。

所以说,用禅宗的方式容易进入断灭,不知道原来眼前的境界的显现,和俱生的习气,本来存在的这一切,就是轮回的证据。而如果你所谓的修禅,没有突破二元的分别念和能所,你就会落入断灭和习气当中。而这种习气会让你着入魔境。你说我开悟了、我成佛了,或者修着修着你感觉自己很好了,或者是感觉到自己已经是以平常心了,觉得行住坐卧我都能够解脱了,这些其实会落入很大的自欺。因为你没有教,你就不知道你所处的这种状态叫自欺。所有的感觉很好的状态,基本上不是佛法。因为真正的内心的寂静,不可能突出一个好,也不可能突出一个坏。在好坏之间去选择一个佛法,那就不可能是佛法了。

如果缺少教证

你的修行会落入魔境

如果缺少教证,你的习气会让你落入魔境。习气就是,轮回的众生落入轮回而不觉。就是你明明在梦境当中,你还说你不在做梦。明明你要被这个梦境折磨,你说我没有谁来折磨我。明明这个梦境破碎的时候你会悲伤,你说你不悲伤。这显然就是不太自知的。这种情况,就是很多的禅和子,参了一辈子的禅都没搞懂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以为他是平常心,实际上那叫做庸常的习气。庸常的习气和平常心的区别很大。平常心是平等性,是法性。见一切自现自解脱。显现便显现,消融便消融。显现的时候,即是佛的法报化三身的功德不灭;消融的时候,即是如来藏的本体的清净不灭。也就是说,不消融的时候,是如来藏的功德性;消融的时候,是如来藏的本体的清净性。他的内心是完全了了分明的,是很清醒的。而凡夫就不是这样的,不灭的时候,产生执着,消融的时候,产生惊怖。是不是这样的?肯定是这样的嘛。所以你所谓的修行,你的心到底在哪里呢?

如果你的心在真正的如来藏的状态、觉醒的状态,你就会知道,消融的即是本体的清净。没有忧伤,没有悲恼,没有恐惧,没有颠倒,没有妄想。内心如果是这种觉受就是对的。如果不是这种觉受,你就在打着妄想,追随着妄想,眼前现起的一切变成了你的遍计所执。然后当你在戏论的时候,执着于有你有我有他的时候,变成了俱生无明的习气。当你感觉到有一个强烈的我的冲突和我的存在的时候,这本身是本体无明在给你遭受,在给你罗列出你的数据。你对自己正处在这种状态都不自知,你说你叫平常心入道?这就是把佛法给庸俗化了。

清晰地梳理我们的世界观

对于我们能否快速修行进步、离苦得乐

是关键所在

现在,通过上师给你们讲授佛法和调伏,以及你们自己的修行,你们已经从过去的无知,到现在已经了解很多。过去不知道如何取舍善恶因果,现在知道一些了;过去完全没有轮回的概念,现在也都有一些了。然后你在闻思佛法中,也经过了很多的艰难。能够走到今天,大家都非常的不容易。但大部分弟子,对轮回的体会和理解还不够,对生命的皈依信的信愿还不够。那这种情况,你们修行所遭遇的障碍就会特别多。

你要知道,不管你遭遇了什么样的障碍,只能说明你修行的道路不清晰,意志不坚决,你的出离心不够强。是什么在让你痛苦呢?比如我的这些弟子经常说,哎呀上师,我又被这个逮住了,又被那个逮住了。比如说被情感逮住了,被物质逮住了,被内心的妄念逮住了。但实际上你被什么东西逮住了呢?是被你自己的放不下逮住了,被你的执着逮住了,你没有认清楚佛法修行的价值和你轮回的苦处。就像南辕北辙的故事,明明应该往东走,你一定要往西走。然后你往西走受到伤害了,来找上师。上师说,我已经告诉你,你要往东边走啊。你说我就不往东边走。基本上我们修行中所遇到的大部份障碍都是这样的。

当你把共前行的修法

用你的生命去实践、转化

你的心会出现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大的空间

你就能现量的获得安乐

修法上来说,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世界,不了解因果,不了解暇满人身,不了解轮回可以通过修共前行的方式来了解。一旦你了解了,你就知道一切的问题就是来自于你没有皈依信,你内心挂着的是凡夫和世俗的保障感,你没有真正地皈依佛法,所以要用皈依信来解决。你内心中一切我执的障碍,可以用发心来解决。一切业力的升腾,可以用忏悔来解决。一切的遍计所执,和以这个世界为实有的执着,可以通过三身曼扎的供养来解决。而一切的没有归属感和不能确定,用上师瑜伽来解决。

我们的修行的耕耘,一定要深化,深化到每个人的内心。不要试图通过外面的造作来解决内心的问题。一定要通过内心的沉淀,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处境,通过修行来转化、净化。

如果你有了皈依信,有了发心,有了忏悔业力的能力,有了三身曼扎的方式,你的内心会得到很大法喜。比如你没有皈依信,你不要在外面找,一定要在里面找。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找呢,就是念诵皈依的方式修法。我的弟子们后期的修行阶段,修法非常重要。当你一旦皈依法修行成熟了,你自己就有信心,你就能够带给身边人皈依信功德的回向。

我希望我的弟子们一定要记住:如果没有皈依信,要好好地修皈依;如果没有发心,要好好地修发心;如果内在的意业非常重,要好好地修忏悔,不断地面对自己的心;如果你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的执着感很强,要好好地修曼扎,不断转化;如果你的内心没有归属感,要好好地修上师瑜伽。当你把这五种方法用于你的生命,去实践和转化的时候,你的内心会出现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大的空间。这样你就能够好好地修行,现量地得到安乐。

能否成为真正的修行人

最大的转折点就是

你是否深信了有轮回

对于修行人来说有一个最大的转折点,就是有轮回还是没有轮回,我们要生活在有轮回的世界观里还是没有轮回的世界观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佛陀不管是在根本乘、大乘还是金刚乘,都引导了我们关于轮回的真相。根本乘是不明说、略带说;大乘是明说;金刚乘是非常细微清晰地说。

为什么你有很多的事情想不开,有很多的事情会死死地困扰你、抓住你?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对有轮回不确定的时候,很多的琐事会抓住你;你只要确定了有轮回,你就会好好修行,好好善待亲人,好好善待一切因缘。有轮回和没有轮回的世界观,造成了我们修行人在本质上的极大差别,也就是我们能否进入真正的修行的关要。

相关文章

  • 三乘佛法以不同的方式

    三乘佛法以不同的方式 告诉我们轮回的真相 根本乘的观修法,是通过密集的禅修,舍弃世俗的生活,舍弃今生。然后又大量的...

  • 《大手印浅释》元音老人

    注:密宗判定佛法共分九乘次第---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现把这九乘的内容稍微讲讲:外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 心想生心经(十):用也用不完的功德,咋来的!

    心想生老师: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十二缘起。这个就是缘觉乘。佛法里分三乘佛法:声闻乘...

  • 八万四千问之区别

    声闻乘、菩萨乘和金刚乘的修行者所受持的戒律有何区别? 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佛教的见地以不同的方式来介绍。从究竟上...

  • 准提法与五乘教法

    什么是五乘教法 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不同,将佛法分为五...

  • 祝小叶:10年瓷砖电视背景墙传奇人生的365天连载(357)~一

    2018.2.23 星期五 晴 只有一乘佛法,其他的都没有。 一乘佛法就是觉,就是究竟觉。 一切障碍非究竟觉,...

  • 成长,以不同的方式

    愉快的一天。 今天开学第一天,中午和三位年轻的同事一起团了个餐,年龄横跨20年,但是话题还是很投机,开心。 下午有...

  • 学佛的目的(一)

    正源老师主讲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佛法三乘菩提”的讲说,在上一个系列当中,为大家说明了“三乘菩提”的意涵...

  • 佛学、佛法、佛教的区别!

    佛学、佛法、佛教的区别 佛学,佛法,佛教,是三个不同概念。佛学是一种学问,重知识,理论。佛法是修行方法,成佛方法,...

  • 听书之《透过佛法看世界》

    透过佛法看世界 1.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2.拜佛的目地。人天乘,小乘佛法,大乘佛法。 3.放下,对拥有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乘佛法以不同的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jn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