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和牺牲成为了最近我最经常听见的关键词,包括悲惨和委屈。
听完程少堂老师的《人生理想与理想人生——执着奋斗激情燃烧五十年之人生回眸》讲座,有几个观点在我心里明了了。第一是,悲惨童年或委屈遭遇能够造就充满诗性的人,看自《诗经》起的诗人便知晓;第二是,要做科研,首先要把教学做好,一个中学教师具备科研能力固然会让自身成为宝库,可若缺乏了教学能力,便称不上是一名教师了;第三是,要奋斗,就要有牺牲,生活如此,取舍之后才是生活的藏宝。
我的童年自然不悲惨,因为从小便有着非常强的自我安慰的能力,告诉自己这些事情没关系,并且要从中得到收获。沧海拾遗,也能拾到明珠。从小长大,便是一个不怎么遭受挫折的人,我自认为是自身有避免受挫的能力才有了如今很少受挫的自己。不受挫,不代表不耐受,而代表有一定能力和幸运的加持。
而委屈便是常有的,如天雨浩荡,灌入我窗, 湿掉客厅的整个地板时,我心想做一首咒雨的诗,骂他为何不关照我没关窗而直灌而入,甚至打湿我的路由器。若我当时不偷那个懒,说不定一首好诗应运而生。生活少不了委屈,更少不了牺牲。牺牲必定会在人心头留下委屈的,那如何面对这个牺牲在此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大哭一场?大笑一场?隐忍坚强?我想我都经历过,然而这些方法都不好。
成为大气的人很重要,但是心志会在坚强中遭受磨损;成为小气的人很卑劣,但是小气却不会给心志带来坚强的护盾,仍是容易受伤。所以,不说,而等时间过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不相信程少堂老师遭遇此些他人生中难忘的坏事后能够马上释怀或者及时忘却,而是会成为心底的资源,对日后的为人处世、人际社交、高谈阔论,酣畅文章有非常大的帮助。遇到伤害你的人,告诫自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伤害别人;遇到诋毁你的人,告诫自己勇敢站起来做一个高尚的捍己者;遇到不珍惜你的人,心怀感恩,感恩自己最终没有被错的人误了一生;遇到卑劣的人,告诫自己,做个好人。
这两天和班上同学分享的一句话,马丁路德金说的:“我们要接受失望,因为失望是有限的;我们永远不能失去希望,因为希望是无穷的。”这世界的希望是绝对比失望多的,尽管我们的眼前满是大大小小的失望和不知所措,so what?不接受又能如何,接受了之后,便能够以平常心态做出努力然后改变!
超越别人看起来很难,毕竟我们从小就没能超过别人家的小孩。可我说,超越自己更难,得付出多大的坚韧和多努力的改变才能做到?别说什么庖丁解牛,熟能生巧。
可能学会接受委屈,才能够再生长。
留着根,掐掉枝叶还能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