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是什么?
一种表达形式,用于描述需求。
一个人(Who)因为什么原因(Why)要做什么事(What)
作为一个用户角色,我想要完成某活动,以便实现什么价值。
包括3要素
- 角色Who:谁要用这个东西
- 活动What:用这个东西是为了完成什么
- 价值Why:完成这件事能带来什么价值
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实现需求“敏捷化”。
明晰需求(即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为工作产出提供验收标准。
为什么有用?
使需求“敏捷化”。
在敏捷开发中,团队要达成一致意见,成员都要认同所做事情的价值。这建立在对需求的3个W(Who、What、Why)的重复理解和讨论的基础之上。传统需求表述方式只体现What。
让团队成员明确自己做的事能带来什么价值(给团队和用户),形成内驱动。
怎么用?
写出一个完整的用户故事:需包含如下元素。
故事标题
目标:让人能快速了解该用户故事的要点、大致范围。
方法
- 动宾短语
用户角度:创建物品
系统角度:显示次数 - 主谓宾短语(+状语)
管理员查询用户信息
管理员根据用户所在城市来查询用户信息 - 不好的方式
含混的动词:如“处理”
故事描述
格式:作为……(用户角色),我想要……(完成活动),以便……(实现价值)
实现规则
一条条群举列出,不设计原型页面和交互规则。 如各名词的定义。
先由提出故事的产品经理制定,在对故事进行讨论后修订。
验收标准
具体例子:用于作为验收测试用例。
目标是让抽象的需求变得具体可测试。
一个用户故事包含若干验收条件:快乐路径+意外场景。
引申:做事时要以终为始,先明确要做成什么样,再根据该目标来指导行动,检验行动结果。
具体设计方案
做出能“讲述”用户故事的原型。
上线检查清单
开发过程中,将想到的上线时需留意的问题及时记录到备忘中。在上线前逐一排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