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是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引言
看完这一本书不过只用的一个下午,老实说因为刚刚看完路遥先生的另一本作品《平凡的世界》内心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再来看这一本小说时,难免在心里将孙少平和高加林相互对比,内心不免泛起阵阵波澜。
同为黄土的儿子,农民的背景,不凡的理想,有学识,有追求。
一个面临苦难接受苦难,一个追求理想脱离现实,两种不同的奋斗,性格,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书中最后这样写道: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离开了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
高加林,一个从教师变为农民,成为记者在成为农民的青年人,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才华,看到了青年人的热血,同时也从他的经历中看到了龙村人想要实现理想有多么困难,射影出龙村户口的人在城市有多么受排挤,射影出当时有多少有才华的农村人被否定。
当然我们为巧珍和加林的错过,感到非常的惋惜,这个没有读过书的女孩子,实际上血液里流淌着对知识深深的向往,善良,可爱而炙热,执着的爱着不论飞的多高或者跌的多疼的高加林。
但我却对高加林产生不了怨恨,命运一次次的将他从至高点推下来,让他在现实和理想中不断的挣扎,让他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变故,也让他失去了那个如金子般的女孩,我想这已经是惩罚。
一个青年人有不切实际的远大抱复很正常,选择远方和自己话语投机的人也很正常,多少人的一生,不就是错过一个又一个珍贵的人,走错了一条又一条的路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吗?
与此同时,在书中的最后,我看到了农民的朴实情谊,在这个坏小子回村时,没有隔岸观火,没有墙倒众人推,而是轻声细语的安慰这个颓败归来的人,
而加林也在人生的变化起伏中得到内心,精神上的变化。
最后我也想告诉自己,人的一生要走很多路,但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不小心删除了 重新发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