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

作者: 一直铅笔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2:21 被阅读0次

    18个月之前的小婴儿活在“我主宰世界”的魔法王国里,他依照自己本能的需要来决定世间万物的存在或消失;18个月左右,孩子开始呀呀学语,接受成为一个文明人的训练;2岁左右,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概念,开始争取自己的独立自主权;3岁左右,孩子开始建立基本的规则感;4岁之后,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感受。在这些过程中,孩子常常会产生一些不符合成人逻辑的恐惧与焦虑,又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线索,帮助孩子舒缓压力。

    在生命之初,孩子只是一个基于本能的小动物。他的表达很简单:安静,或者哭闹。如果小肚子饱饱的,身上干干净净,衣服暖暖和和,嗯,他就很满足地呼呼大睡,或者将暂时还不能聚焦的双眼茫然地盯住一个地方,假装全神贯注地陷入沉思。如果有让他感觉不对劲的地方,那么哭闹就是他发号施令的方式:我不舒服了,快来把我弄舒服!这种混沌状态从出生开始,最少要持续两个月。

    到两个月之后,小婴儿才会出现与其他人明确的互动,比如,看到妈妈时,展开一个让人心醉的微笑。有意思的是,给这个月龄的孩子看画有眼睛和额头的面具,同样会引起他的微笑。这时的孩子是彻头彻尾的脸盲,任何面孔对于他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

    但是到8个月左右,小家伙决定不再那么随和了。如果眼前出现的不是熟悉的家人,而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哪怕是最和蔼可亲、充满友善的面孔,小家伙也会毫不给面子,用大哭来表示拒绝,直到父母的面孔出现。

    在这个阶段,小婴儿会表现得特别粘母亲。因为这个月龄的孩子会以为,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了,所以他会把母亲的离开当成母亲永远消失。为了不让母亲消失,孩子会表现出“粘人”的特性,想尽一切办法紧紧地跟着母亲,即使困了也不肯睡觉,或者睡觉也要抱着,以此确认母亲的存在。

    从生命发展的意义上说,“粘人”是每个正常成长的孩子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焦虑一定是孩子能够承受的。同时孩子也需要逐渐学会与父母的短暂分离。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努力帮助孩子适应,一个方面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父母要尽量主动地、用心地陪伴,尽量充分满足地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逐渐对父母的爱产生信赖感;另一个方面是当父母需要离开孩子时,也可以放下过多的担心,允许孩子表现出现短暂的焦虑。

    还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让他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尽量建立规律化的生活方式,减少看护人的变动,这些都有利于孩子掌握环境规律,建立对环境和家人的信任感,从而更顺利地克服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

    对于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孩子,父母和家人可以和孩子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妈妈用手把脸蒙起来,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妈妈消失了;妈妈把手放下来,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妈妈回来了。或者让孩子看到妈妈走到门边,妈妈消失了;然后妈妈再出现,就是妈妈回来了。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妈妈一定会回来”这个信念,缓解孩子与母亲分离产生的焦虑。

    在一岁半左右,孩子开始呀呀学语,到三岁左右,孩子能基本完整的自我表达。但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有时会与大人的原意有很大的差异,并由此产生一些大人不能理解的恐慌。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听说下个月全家要飞到国外去旅行,急得哇哇大哭,问他为什么呢,他说:“因为我还没有学会飞呀!”一个两岁半的小女孩听到奶奶很着急的对妈妈说:厨房有蚂蚁了,他们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吃掉的!小女孩从此一看到蚂蚁就大哭,说蚂蚁会把她吃掉。不过通常在这个年龄,孩子会认为父母有着神奇的力量,只需要父母说几句话,或者抱着自己,就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孩子的成长中还有一种不容易被觉察的焦虑,来自于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

    从两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自我”的概念,知道了自己是与其他事物分离的一个独立体。他们想象中的“人”的身体,是一个中空的容器,里面装着血液、食物,外面包裹着皮肤。这种认知要一直持续到学龄前。如果家里有绒毛玩具坏了,里面的填充物漏掉,孩子会对瘪下去的玩具表现出令大人费解的恐惧和伤心,即使父母说,再买一个新的一模一样的玩具,也很难止住孩子的哭泣,因为孩子认为自己也是和毛绒玩具一样的,如果受了伤,身体里的填充物就会漏掉,然后自己就会变成这样瘪瘪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因此,三四岁的孩子很容易对割破手指之类的伤口大惊小怪,而一切具有粘连功能的东西,比如创可贴,就成了他们格外心仪的礼物。他们觉得,如果身体有了裂缝,就可以用创可贴贴住,从而保持他作为个体的完整性。

    随着孩子对自己身体的逐步了解,他们会无意识地玩自己的身体,并渐渐发现男孩和女孩的生理差异。这个时期的父母们对于如何处理小小孩的性游戏,往往容易陷入纠结,不知道怎做,才能既不让孩子形成压抑,又能符合社会规范。我们大概说几条原则:在三岁以前的阶段,如果孩子抚弄生殖器,父母可以不干涉,或者用其他游戏吸引孩子转移注意力;孩子三四岁之后,可以告诉孩子这是很重要的器官,要格外用心的保护,除了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检查身体的医生,一定不能让别人触碰,孩子自己也不要在公开场合去触摸,这样会让别人觉得没有礼貌;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去触碰别人身体的这些部位。

    孩子有时会好奇,邀请别的小朋友一起来观察身体,父母如果发现了,可以很平静地让孩子穿好衣服,告诉孩子这样很不礼貌,告诉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图书或者视频课程来学习身体的知识,解答孩子的疑问。

    有些学龄前的小男孩会时不时碰一下自己的生殖器,这是孩子焦虑、不放心的表示,他们并不是要从这种触碰中得到快乐,而是以此确认这个“重要的器官”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到了七八岁的学龄儿童,依旧当众频繁地触摸生殖器,父母就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存在某种没有被解决的焦虑,孩子在用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需要明白一个原则: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性别认同的榜样,给孩子的性教育,不仅仅是告诉孩子性知识,更是为了让孩子现在和未来都能喜欢和接纳自己的身体、性别和性别角色。所以,如果孩子短时间内没有真正理解父母说的那些知识,父母也不用担心,因为只要有有足够的时间,孩子就会慢慢明白事实真相。

    好了,以上是我们第一部分的内容,0-6岁的孩子的认知特点、他们的焦虑与恐惧,以及父母的养育要点。

    第二部分

    在了解了孩子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讲第二部分内容,如何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大挑战,引导孩子从一个自然人进化为文明人。这三大挑战是:学习吃饭、排便训练和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攻击性。

    对于小小孩来说,他们的吃饭,是从哺乳或喝奶开始的。0-3个月婴儿的父母常常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明明刚刚喂过,孩子也的确吃的很饱了,但他还是会使劲的哭,小嘴同时做着吮吸的动作。

    著名育儿专家本杰明·斯波克博士发现,吮吸对于婴儿来说,是一种独立于饥饿之外的需求,吮吸的动作能缓解婴儿口腔产生的紧张感。于是安抚奶嘴被推广应用起来,并成功解决了3个月前婴儿莫名的啼哭。在三四个月之后,只要要逐渐减少安抚奶嘴的使用,不让它成为安抚婴儿唯一的办法,就能避免孩子对安抚奶嘴形成依赖。

    真正让家长觉得吃饭成了一个问题的,往往是在孩子9个月之后。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希望能“独立自主”了,而吃饭往往是他们表现出自己独立性的第一步。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用强制喂食的方式,剥夺孩子自己摆弄餐具的权利,孩子很可能表现出对吃饭的抗拒,并影响到以后的饮食习惯。

    所以当孩子一岁左右,表现出希望自己吃饭的意愿时,我们建议家长允许孩子学习使用自己的餐具,哪怕因此要多花时间搞卫生洗衣服,这个代价也是很值得的:它是孩子学习自理的开始,也能避免日后孩子形成更严重的进食障碍。一般来说,经过半年左右的学习,孩子就能基本掌握自己吃饭的简单技巧了。

    与学习吃饭相对应的,就是孩子的排便训练,这也是孩子由原始人进化为文明人的标志之一。孩子的排便训练要到18个月,或者更大一点之后才能进行,因为控制排泄的括约肌要到这时候才能基本发育完善,而孩子也要到这时才能感觉和表达自己的要便便的意思。

    开始训练的时候,父母首先需要让孩子知道排便这件事如何命名,以及鼓励孩子在排便前做出表达;其次,最好由孩子自己来主导这项训练,也就是说,让孩子有了要便便的感觉时自己去坐便,而不是在规定的时间,被父母安排坐便。

    可能在刚开始时,让孩子来决定坐便时间的结果难以令人满意,孩子可能玩游戏忘了,或者因为动作来不及而弄脏衣服。但从长远效果来看,只有由孩子自己来主导,才能避免将这项训练变成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斗争,引发亲子对抗和其他矛盾。第三个,刚开始的训练最好从坐便盆开始,这样,孩子坐上去之后,脚能够踩到地面,也避免孩子担心自己掉下去的恐惧。

    从孩子的角度看,排便训练是一项大工程,需要面临很多挑战:要在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要排便,要迅速停止游戏跑去卫生间;要在坐上坐便盆之前努力憋住,不弄脏衣服……这些挑战都会带给孩子压力,因此在排便训练期间,最好不要同步进行其他的训练,以免孩子压力过大。如果孩子出现某些身心障碍,比如进食障碍、乱发脾气或者睡眠障碍等等,就很可能意味着现在的训练强度已经引起了孩子的不适,父母需要暂时放弃训练,等上两三个星期,等障碍现象消失了,再改用更轻松的训练方式继续。除了给孩子避免过大的压力,也要避免让孩子有羞愧和挫败感。因为排泄是人的本能需要之一,所产生的负面感受可能会对孩子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项旷日持久的训练一般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期间,如果孩子的配合意愿出现反复,表现得一会儿合作一会儿不合作,这都是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们坦然接受就好了,一定不要去和孩子较劲。

    除了吃饭和排便,在孩子从原始人向文明人进化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孩子克制基于本能的攻击冲动,也是父母和孩子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孩子的自我意识要到两岁左右才真正成形,在此之前,孩子并没有攻击别人的意识。然而,即使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到三岁时,孩子也只能依靠外界力量的约束形成一定程度的自控力,而无法形成自己内在的约束力。因内在约束而产生的道德感要到孩子五六岁时才会出现,十岁左右才能在人格中稳定下来。而攻击性是人的本能属性之一。那么,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约束之前,父母可以怎么帮助孩子克制攻击的冲动呢?

    对于三岁以前,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替代品来转移孩子的攻击冲动。

    一个两岁半的小男孩做了哥哥,面对刚出生的妹妹,虽然也很努力的去模仿大人的样子去“照料”小妹妹,但也会突然产生攻击情绪,掐她或者吓唬她。出现这种攻击行为时,父母态度坚决地告诉小男孩,决不允许他伤害妹妹,小男孩努力控制自己,却因此变得脾气暴躁,无缘无故就要发怒。虽然父母竭尽所能的安慰他,反复强调说爱他,依然不能平息他心里的愤怒。后来,父母给小男孩买了一只橡皮小猪,让他生气时就打橡皮小猪。小男孩开始不愿意,差不多两个星期后,橡皮小猪才成为小男孩的攻击目标,并由此帮助小男孩渡过了最难受的情绪调整期。

    跟这个案例相对应的还有另一个案例,有一个小姑娘因为攻击小弟弟,经常被爸爸打。不久之后,她就变成了一个完全没有攻击性的孩子,对很多东西都表现出害怕的情绪,并出现了睡眠障碍。这种案例并不少见,如果父母用强行压抑孩子的本能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攻击性,孩子将可能出现身心障碍的后果。

    当然,用替代品来疏导情绪,是适用于不会语言表达的小小孩的办法;对于已经会说话的孩子,父母就可以在引导孩子释放攻击情绪的同时,逐渐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这种更文明的方式来处理冲突,避免直接攻击的行为。比如,当自己的玩具被抢走时,告诉对方:“我很生气,把我的玩具还给我!”这就是孩子学习克制冲动、从本能的处理方式过渡到理性处理的开始。

    三岁之前的孩子,心智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控制自如的程度,所以父母不能对孩子的克制能力期望太高;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就可以不去引导孩子学习自我控制。父母需要对孩子明确提出要求,否则,即使孩子长到六七岁甚至八九岁,已经具备了更高级的情绪控制能力,如果父母不做引导和要求,孩子也只会一直沿用最原始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情绪,因为这种本能的方法更容易做到。

    以上是我们今天讲述的第二部分的内容:父母如何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大挑战,吃饭、排便和控制自己,引导孩子从一个自然人进化为文明人。

    第三部分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愿意接受父母的引导,放弃自己追逐本能的快乐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讲第三部分的内容:父母和家庭的爱是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实现在本能冲动和社会规则间达到平衡。

    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从母亲开始的。在婴幼儿早期,按照生命本能的设定,饥饿是孩子最难以忍受的痛苦,而母亲通过哺乳能立刻满足孩子的需求,解除孩子的痛苦。这种经验不断重复,于是婴儿将母亲视为自己获得满足的源泉;对于婴儿来说,母亲就代表着整个世界。母亲在婴幼儿成长的早期至为重要,与受到母亲充分照顾的婴儿相比,那些没有受到母亲照顾的婴儿更容易情绪恶劣,也更容易受到惊吓。

    发展心理学后来的研究表明,婴儿早期,母亲与孩子依恋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母亲与婴儿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成年后与世界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母亲是一个代指,她可以是母亲本人,也可以是孩子的主要看护人。

    随着婴儿对母亲依恋的产生,相对应的,婴儿也对母亲的离开产生了焦虑。为了克服这种焦虑,婴儿开始接受“妈妈消失了还会再回来”的事实,并发现了独立于自己意识之外的世界,也发现了自己是独立于母亲之外的另一个个体。因此我们说,正是通过对母亲的依恋,婴儿才发现了“自我”和外部世界,发现了因为“爱”的纽带而联系在一起的其他家人。

    “家”带给孩子满足感、愉悦感和安全感,这些感受让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提供了孩子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成长动力。可以为这个理论提供佐证的是:没有家庭生活的孤儿院的孩子,就明显缺乏对外面世界的兴趣。

    随着孩子对外部世界了解的增加,语言犹如强大的魔咒,出现在了孩子的意识里。语言为万事万物命名,让事物以标签的形式存在,让孩子的行为和思维逐渐摆脱生理需要的束缚,向更高级的思维模式发展。通过语言,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更加顺畅和清晰。在建立规则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语言的禁令来约束孩子,孩子也可以通过重复父母的话来控制自己的冲动。

    最常见的例子,当父母告诉孩子:“开水烫,不摸。”孩子往往一边重复着“不摸”,一边缩回伸向开水的手;当父母告诉孩子:“花儿漂亮,不摘。”孩子也会一边重复着“不摘”,一边缩回伸向花儿的手。这些都是孩子在语言的魔咒下,学习自我约束的开始。

    但归根到底,语言只是工具,真正让孩子愿意接受约束、培养自律能力的根源,是孩子对父母的爱。孩子爱父母,希望自己的表现能让父母开心,所以,孩子会强化被父母赞许的行为,认为这些行为是“好”的;而抑制被父母批评的行为,认为这些行为是“不好”的。在三岁以前,这些“好”和“不好”的标准都是由外界来确定的,孩子心里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内部评判体系;三岁以前的孩子如果淘气了,只要没有被抓到,没有被批评,孩子自己并不觉得羞愧。

    但是从四岁开始,如果孩子做了父母认为“不好”的事情,无论父母在不在场,孩子都会有羞愧的表现。这就说明孩子心里已经有了一位父母的代言人,当父母不在场的时候,这位代言人会提醒孩子,做应该做的事情,克制住干坏事的冲动。从这里开始,孩子的自律意识就萌芽了。

    在孩子学习自律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十分重要。一个孩子曾经告诉我:“每当我干了坏事,都宁可让妈妈知道,而不愿让爸爸知道。妈妈是直接给我一巴掌,事情就过去;爸爸不会打我,只是责备地看着我,我就会觉得很难受。”

    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爸爸责备的眼神会引发孩子的自责,让孩子难受,而这种难受对于孩子自制力的形成是有益的,因为要避免这种难受的感觉,孩子才会想办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让爸爸责备的事情,这就是自律的习得过程。

    我问孩子:“那么,妈妈打你,你不难受吗?下次能记住不再犯错吗?”孩子回答说:“不难受。我干了坏事,妈妈打了我,我们就扯平了,下次我想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大不了再打一顿。”我相信,他说出了那些经常挨打的小孩子的心声,也说明了武力惩罚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孩子反省,反而让孩子在干坏事时产生了补偿心理,削弱了孩子的自律性。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再一次看到:让孩子主动放弃自己为所欲为的本能、学习自我约束的唯一力量,是孩子对父母之爱的渴望,而不是对父母惩罚的恐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nd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