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在碧桂园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生活开始像时钟一样规律。随着天气渐寒,早起对我来说开始变得有难度。
上班,下班,做饭,娱乐,睡觉。这一系列的动作已经变成肌肉记忆,均匀的溶化在了我的生活里。
所谓婚后的生活,便是如此了吧。
平淡,却有味。
今天,和往常一样,起床的时候犹豫了几分,顺手拿起手机,结果看到了tom的信息。
莫名其妙地,他消失了。留下一句话,然后退掉了所有的群。
此时的小明,还在睡梦中酣睡。
然后我有一种强烈的不爽感,这种感觉就如同我在温州最后的几天,我的室友在用大家都睡得死死的时候收拾好行李毕业回家了。没有给我们送别的机会,如此顺手地让我们心里早已经演练好的送别词句和动作作废了——永远作废,即使我确信我们日后依旧会相逢。
每天早上摸黑坐进车里瑟瑟发抖,然后踩下油门,满怀期待地看着发动机温度的指针艰难地往上攀——天冷得仿佛连仪表盘都冻住了。
中午在水果店门口,有一对夫妻,似乎是外来务工人员。男的走向银行,很快就瑟缩到atm小隔间里了。女的背着一个,手拉着一个,边上跟着一个。
稍大的两个孩子的脸泛着高原红,头发一团乱,呈现不怎么健康的褐色,没有漂亮的刘海和芭比娃娃般的粉嫩脸蛋。她们走进店里,出来的时候两个孩子各自抱着一板酸奶,吃力地踱向银行。
我不知道所谓的婚姻,爱情,家庭是如何复杂的一种关系,也不了解同贫穷和共富贵哪种才算真爱。我只愿少一些颠沛流离,守着我的那一份脆弱的安稳。
冬天似乎是恋爱的季节,我不知道这是否和人们因天冷而需要互相取暖有直接联系。但是大部分的男同胞内心一定预演过和喜欢的女子走在冬日寒风路上的场景。
走到一半,
男的说,你冷吗。
女的低下头,不作声。
于是男的鼓足勇气去牵她的手,
然后
开花了。
我的嫂子给我叙述过和这个预演一模一样的故事,然后抱着他们那个活蹦乱跳的果实,一脸嫌弃地跟我说,当年,你哥就是这样追我的。
不久以前tom说,不知道我们师徒的关系会渐渐淡漠。那时候我还在想自己会不会因为婚姻冲淡了和周围人们的关系,结果不想tom最终自己选择了疏远。tom的消失最终让我感到平静,因为这是如此的莫名其妙,就像他出现时那样,也是莫名其妙的理所当然。我依旧是想不起我们是如何认识,他是如何拜我为师,隐约记得是因为讨论一些写作技巧吧。
至于今早他的消失,我也并不想过问太多。我不喜欢倚老卖老地去向这些年轻人灌输大道理,毕竟一些事只可自己去体悟。
只希望他能顺利,不要迷失自我。
至少不要像我,曾经幻想着自己穿越时光回到过去,对着当年的我劈头盖脸地送去冷漠的嘲笑,然后我们踩着这份冷漠,渐渐成熟。
后来小明从酣睡中醒来,忙于实习的他终于发现tom没了,有些沮丧,我小明依旧会在原本是三个人的讨论组里聊天,总觉得那个经常冷眼旁观的tom会在我们讨论热烈的时候冷不防地来那么一句。毕竟我们在这里一起行走过充满丧尸的末世,行走过风暴枢纽,癫狂之月,求生绝地和源力大陆,以及那充满未知的古神时代。
这是一篇给tom送别的文章,即使tom一直在远方,未曾更远。
这是一篇给tom送别的文章,因为tom伴随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旅途。未曾更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