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项目化学习:亲情主题图书出版项目1/2

项目化学习:亲情主题图书出版项目1/2

作者: 夏葳 | 来源:发表于2022-10-27 10:44 被阅读0次

    一、项目介绍

    本项目的作品呈现形式是制作完成一本围绕亲情写就的书。内容的母题是围绕着亲情展开,可以是不同的子题,如温暖的亲情、成长中的亲情、责任与担当、照顾长辈、赞美母爱、感恩家风等等。当然,母题是亲情,文章一定还会有丰厚的内涵,包括对人伦关系的思考、对生命态度的感悟等。本项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首先成立图书编辑部,组内每位同学贡献至少3篇与亲情有关的文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写6个片段);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开展小活动,如生日派对、亲子游戏等,采用说明性的文字加以阐明,作为书的补充。然后要结合课外图书阅读的思考,学习一本书的构成与文章编排逻辑,包括封面、扉页、前言、目录、内容、附文(可以摘录其他名家作品进行赏析,此部分不可作为主体)、后记和封底等。

    二、驱动型问题

    生活中如何留住那些美妙的、感人的亲情瞬间呢?制作一本属于自己与家人的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仅是我们和自己的家人,从古至今,总有些亲情文字,流传至今,当我们去读他们,才发现亲情是那么的珍贵。我们如何用一本书,记录下来属于自己与家人的美好的、温暖的亲情记忆呢?

    三、学习目标

    1.学习叙事,记录并通过记述生活中矛盾冲突来反映生活的内涵。

    2.体会《秋天的怀念》《散步》文中流淌的温暖亲情,能够迁移体会其他文中的情感。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习停顿、连接、语气、情感基调等严肃,能够读出情味。

    4.通过学习课文的写法,能够在写作中借鉴如何进行情感的表达。

    5.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够养成乐于参与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善于合作的意识。

    四、项目评价

    五、项目实施

    (一)完成“家族寻根”,明晰亲情关系

    明确亲情概念,依托“家族寻根”的任务,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制作家族图谱,尽可能地向古久深挖。此环节需学生对家长进行家史采访,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家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对延续好的家风传统也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二)利用思维工具,完成合作分工

    完成小组分工,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完成任务与人员分工;利用甘特图完成任务完成的事件节点。本项目大约三周到四周。甘特图相关知识可借助网络自行查阅、学习。

    (三)划分亲情种类,部分组合成书

    在亲情的母题下,进一步细分大类。如按照对象的不同分为:如山父爱、无声母爱等;或按照情感的基调不同分为:快乐美好的亲情时光、深沉厚重的谈心时刻等;或按自己成长的阶段分为:幼儿时期的亲情、童年时期的家人、少年时期的家族等。分类有多种逻辑思路,各小组可以经过讨论确定以上的若干部分,或者别出心裁设置几个亲情部分。这一步,让一本书有了模块和组织,就如同章回体小说或者一本书的若干部。

    (四)学习典范课文,习得核心知识

    学习第二单元的典范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表现亲情的。《秋天的怀念》含蓄深沉,在细节中不动神色的写出了伟大的母爱;《散步》文字浅白,简明直接表现了亲情主题下的多重子题(尊老、爱幼、责任、成长、生命等);《金色花》利用想象,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美好的亲情;《荷叶·母亲》通过联想,将荷叶与母亲建立联系,表现亲情;《咏雪》是家风的体现了,谢家乃是大家族,可以由短文一窥大家族的家风;《陈太丘与友期行》用一件小事讲了“信”和“礼”的传统文化与家长影响。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在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依照文本特点,需要注意以下:

    1.强化朗读训练,学习停连、顿挫、情感几个维度的朗读技巧;

    2.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3.对比学习同一主题下,文章的不同写法;

    4.借助项目,让学习习得语文学科核心知识,并能迁移运用。

    本单元核心知识如下图所示。

    (五)制作简易图书,小组合作实施

    各小组,根据组内明确的书籍的几个主要部分,进行有效的分工,各自完成任务。书籍制作过程,需要学生设计封面、编订目录、撰写序(前言)跋(后记)、按部编排。

    目录编排形式多样,可以是“春之序曲”“夏之生长”“秋之收获”“冬之沉静”以四季为纲的安排,也可以是“理性蓝色”“激情红色”“绿色发展”“难忘粉色”等以色彩为纲的安排,还可以是亲情晴雨表“黎明拂晓”“晶莹晨露”“晨光初生”“晌午暖阳”“下午茶时刻”“美妙黄昏”“静谧之夜”等的形式进行安排,还可以是……形式不限,大家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六、扩展阅读与学生感悟:

    相关阅读资源:《月夜》(杜甫)、《水调歌头》苏轼、《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合欢树》史铁生、《剥豆》(毕淑敏)、《纸船》(冰心)、《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提起杜甫,大家都会想到这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经常将笔触伸向国家和民族遭逢的悲剧,以及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其作品因真实反映了唐代的巨变和人民充满动荡的生活,而被称为“诗史”。杜甫落笔的题材宏大,风格沉郁顿挫,以现实主义特色著称。

    然而,这样一位“诗圣”,其实也有柔情温婉的一面。他把自己对妻儿的款款深情,尽数刻在了这首《月夜》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彼时安史之乱爆发,长安陷落,杜甫带着家人去到鄜州避难。听闻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决定只身前往灵武,把家人安顿在鄜州,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从此深陷不知归期是何时的煎熬当中。这首诗,正是杜甫被囚于长安,夜里望月不禁忆起家人时所作。

    杜甫别出心裁地从妻子的角度出发,描写妻子闺中想念自己的场景,虽无一字提及自己,却更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双向的思念情真意切。孩子们年纪太小,还不知道周遭发生了什么大事,更不知道父亲在他方默默地思忆家里人,这样天真浪漫的稚气,在此时此刻却叫人无比辛酸。离乱之痛,使得杜甫长叹,团圆之日遥遥无期,前路黯淡无光。

    同在一轮明月下,夫妻齐受相思苦,共同望月寄托希望,期盼团聚早日实现。

    宋代的另一位大文豪,性格乐观豁达,浪漫洒脱,诗文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但也有重情重义的一面——他就是苏轼。一首《水调歌头》,饱含对弟弟的深深牵挂: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很多人误认为苏轼望月怀人的对象是心爱的女子,实则不然。当时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变法派政见不合受到排挤,于是自求外放,来到密州为官。长期辗转在外,苏轼跟弟弟苏辙已经有七年没见面了。

    由于太久没有体会到兄弟团圆的快乐,苏轼抬头看着中秋时节的圆月,在酒精的作用下,心潮起伏不止,便以诗词宣泄内心郁积多时的各种情绪。离人的愁苦无奈,人生的变化无常,困境中对自己和兄弟的宽慰与旷达,五味杂陈,交织在一起,化为伟大的传世作品。

    过着羁旅生活的游子,夜不能寐时,总忍不住望月,仿佛月亮能帮助自己,向远方的亲人传达乡思离情,聊以安慰浓厚苦涩的愁绪。守边多年的范仲淹,或许深有同感: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苏幕遮·怀旧》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统军御敌,建功立业。国之重责担在肩上,范仲淹只得舍小家而顾大家,常年离开家人在外工作,沉重的思乡之情总令他黯然神伤,苦闷难以排遣。

    正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范仲淹在高楼独倚,对月饮酒,却无法消解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边塞景色与中原相比,固然显得雄伟壮阔,但毕竟不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故乡,因此在范仲淹眼里,只觉塞上风景萧瑟无情,离愁别恨展露无遗。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老海棠树

    史铁生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

    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

    “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

    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

    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

    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和空荒……

    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剥豆

    毕淑敏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想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睛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排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了。”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他的价值,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很小的小船儿。

    从舟上抛下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如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学生阅读随感:

    76级11班  鹿依林:

    《合欢树》

    这篇文章写的是“我”对母亲的思念。可以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3自然段,写的是生前的母亲;第二部分是4-7自然段,写的是母亲离世后,“我”想念母亲;第三部分是8-12自然段,写的是母亲与合欢树。

    先说说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从“我”的话中可以读出当时“我”的扫兴和心里的一点点失望,也突出了母亲对自己儿童时代的自豪,但是,因为当时母亲年轻,不明白孩子的心理,她这样说也许是想让孩子在高兴的同时不能得意忘形,也是出于好意的。

    再说说第二部分,前两段写了“我”在母亲去世后发生的事,也写出母亲已经离开“我”许多年。在第六自然段中,“离开”和“瞎逛”跟第三部分的“慢慢走”形成对比,写出了“我”进小院前的忧伤和进小院后的叹息,合欢树就是“我”唯一的慰藉。

    《老海棠树》

    这篇文章写的是种海棠树纪念奶奶的故事。“我”小时候许多和奶奶在一块的经历,都发生在海棠树下。小时候的“我”对奶奶总是忙碌于干这干那感到奇怪,长大以后,看见奶奶学认字感到奇怪,直到奶奶去世后,我才明白,奶奶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其实这样的人有很多,都是为了补上“文盲”这个大洞,让自己不会成为一个只会吃喝的动物,而要做一个跟上社会的劳动人民。文章中的奶奶这样做,是为了让村里的村民知道自己不是只会吃剥削饭的人,我认为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剥豆》

    这篇文章发生的事情和想表达的思想感情都很明显,就是想写出儿子对自己的自信,充满挑战性,在比赛中,儿子也认真对待、非常执着,比赛结束后,儿子知道自己输了后,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反过来,却让“我”对自己在比赛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的行为感到难为情了。让“我”也明白了,孩子的生命应该有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这样,他才能经得起磨难,经得起挫折,这样的人生才真实完整。

    《纸船》

    这是一首诗歌,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思念。诗中的“我”不肯放弃每一张纸,因为每张纸叠成的小船都有可能漂到母亲的梦中,让母亲看见小船就如同看见自己一样,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与爱,就像母亲对“我”的爱一样。在最后一句话中,“万水千山”一词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离子女而去的悲痛,被那只小船载去天堂永保安宁,愿母亲在天堂还记得她的儿女。


    76级11班 王心悦

    母亲留给我的记忆

    ——《合欢树》史铁生

    作者从小喜爱写作,但老天给他开了一个破天荒的玩笑—夺取了他的双腿,母亲前期对于“我”的腿可以说是拼了命,后来接受现实,鼓励“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待母亲死后,“我”小有了名气,在老乡们的催促下,“我”回到了那个母亲在世时住的院子,看到了母亲亲手种的合欢树开花了,作者也勾起了这其中美好的回忆。

    也许母亲过世后,作者看这树长得如此好,可能会把它理解为母亲的化身,一直陪伴他。

    我和我喜欢坐在老海棠树下的奶奶

    ——《老海棠树》史铁生

    这篇和上篇不同,上篇是母子情,这篇则是祖孙情。

    作者从小与奶奶“势不两立”,时不时嘲讽一两句,而奶奶呢,一年四季都坐在树下,干自己的事。等到作者长大了,和奶奶之间浓浓的祖孙情才体现的淋漓尽致。

    奶奶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但作者依旧是同小时候不耐烦的态度,当反应过来自己对奶奶的出言不逊,想找奶奶原谅时,奶奶却眼中尽是温柔……

    这成了“我”人生中最惭愧的一件事,后来奶奶过世了,但那个坐在老海棠树下问“我”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奶奶,会永远在“我”心中留下一个背影。

    生命经过磨难才能变真实

    ——《剥豆》毕淑敏

    通过剥豆比赛,一位母亲明白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儿子也十分硬气,输了,就是输了,不讨价还价,很有男子汉的气概,甚至在母亲故意让给自己也不准备获得“赢家”的名号,最后母亲说平局时,他也不计较,自己承担这一切。

    母亲在比赛中有很大的心理变化,“让”还是“不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母亲,但母亲最后还是决定让孩子自己承担自己的成果。

    一次的虚伪,也只是那一次,精彩的人生是打磨出来的,摩擦碰撞出的火花,是生命中最灿烂的烟花。

    万般思念

    ——《纸船—寄母亲》冰心

    以上三篇都以文章的形式表达自己与家人之间浓郁的情感,这篇呢,则是冰心女生以诗歌来咏诵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作者将自己的怀念化作纸船,向母亲叙述,这是你女儿的爱和悲哀,母亲离开了人世,去往了远处的深海,无边无际,女儿很迷茫,她找不到母亲了,五味杂陈般的愁绪散开来,承载在纸船上,飘向远处的大海……


    7611 董亚鑫:

    《合欢树》中,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作为过渡段,乘转结合,十分自然,前部分是追忆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好处做了铺垫,打下了感情基调。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作者在前部分沿着回忆的路径重现定格了母亲身影的两个镜头,以时间为顺序,倍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质朴中显风采,平淡中藏深味。其中一个镜头:10岁时,我作文获奖,母亲很高兴,说自己当年的作文写的还要好。我不服气,故意气她。

    《老海棠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读罢让人的灵魂随着文字一起颤动。我觉得最让人触动的是上面的一段文学。这一段写得很真实,让读者的心思和史铁生一起引起心灵的共振。从文章中,我感到了作者对祖母无限的思念,对祖母无限的忏悔。也看到了作者对自己的无限自责,也都随着文字流露于纸上。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的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在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一直跟随着奶奶,一直往上升。“这一段儿什么意思啊,你给我讲一讲”,而“我”的回答却成了我一生的悲痛。

    冰心奶奶说过:“生命在于奉献,当别人在失落的时候,你去帮他,那么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有人向你伸出救援之手。”。一个自私自利,非常小气的人,竟然在别人要失去生命的时候,去救别人,而不是在袖手旁观,这难道不是奉献吗?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奉献,老师们为我们讲课,保洁阿姨帮我们打扫,爸爸妈妈送我们上下学,还有班里的班干部,都是在为我们奉献。

    这篇文章,将儿子的自信,大气,认真和执着写得非常清楚,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对儿子的爱。除此之外,他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是酸甜苦辣,都要自己去亲自体验。因为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不能骄傲,失败了,不能气馁。就如文章里说的一样:“对于孩子来说,一切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由,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


    7611林子硕

    人生、绿茶

    人生像绿茶一样,不可快喝,不然品不到滋味,不可急喝,会呛喉咙。

    史铁生便是这样的人,小时候没有想过未来会是不幸的。小时候没有好好听母亲的话,二十岁时,双腿却意外残废了。他并没有失去写作的兴致,日子慢慢的摇曳着生活着,母亲不认输的继续给他洗、敷、熏、灸,但是他被烫伤了。后来他转像写作,母亲又推他去借书、冒着雨顶着雪带他去看电影、打听偏方,用她自己的方式爱护着他、给他希望。

    三十岁母亲去世后,他的小说发表了。母亲去世后七年,他的小说获奖了。史铁生搬家了以后,很少想起那棵合欢树的院子。他对自己的家有了陌生感,一切都想起来了,母亲给他找工作,挖了一棵“含羞草”回来,没想到是合欢树,几年没回来,花都开了无数次,都长大到房子那么高了,这树有太多的回忆。新的住户看到它,不知怎么有的,什么经历,只有在那一刻,一张新的白纸在了桌上,而之前那张,也许在某人的脑海里吧。

    什么树

    我家院儿门口有棵不知名、不知年龄的树。只知道它很老了,当树下摆上“小心树枝掉落”的牌子时,它老了,我也意识到,我长大了。

    这棵树有太多回忆,像史铁生那样。

    刚搬到这儿时,我才4岁,我只记得我与奶奶在树下看蚂蚁搬食物,经常会带些苹果,饼干之类的。有时还会在树下睡觉,一觉睡醒就到晚饭前,夏天,睡在凉阴阴的大理石板上,可比家里凉快。不过身上就会有很多蚂蚁,痒痒的。

    还有那年夏日练习自行车那会,骑我爷爷的自行车,在那片停车场绕来绕去,绕着树转圈。可就是学不会,一圈圈不停地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会了。大树给我带来丝丝凉风,好像是在像我祝贺。我很开心、很难忘这个夏天。

    每天出门它都会注视着我们,好像保安、像亲人。它观看着我成长,像亲人一样。只是没注意,它也老了。

    它叫什么树呢,几年了,我不知道……

    好心眼的比较

    “学习不能比较,生活可以”。---我

    我讨厌学习中的比较,但喜欢生活的比较,我与妈妈、奶奶做了很好的例子。

    《剥豆》这篇文章读后,我展开了想:有什么比较呢?我想起了两件事情。

    我、妈妈、奶奶都喜欢打羽毛球,我们就在比谁与谁打连续的球多,渐渐的,我们开发了二打一玩法,比谁打的远,混打……

    跑步也是比较,妈妈是最不想跑步的那个,奶奶非常喜欢运动,有一股子劲。她虽然跑不快,但是一直在跑,重在参与嘛!

    比较既比赛是不能让步的,既然要比,那就比个第一、第二。这种比赛既“好心眼”,那也有“坏心眼”。

    恶性比较就是个“坏心眼”,比较贫富、高低、贵贱都是。我们不要有“坏心眼”。

    不同难过

    当你失去一个好用的橡皮擦、一支红笔,你可能会伤心一会,明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当你失去了一位亲人……

    我并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我知道,这种痛苦总有一天要来的。我希望我们能正常的去看这件事。“其实世界上原本没有她这个人,不过是随着宇宙的变化,她刚好被降落在人世间而已”。生命的结束并不代表消失,只不过顺应自然规律,回归到宇宙中,所以,我应该为她感到高兴啊!---庄子。我希望面对困难时、悲伤时,可以像庄子一样,有豁达之心,这只是自然规律而已。

    庄子死后,弟子说要给最好的棺材,但是庄子想:棺材只能防住乌鸦,但是防不住蚂蚁,夺走乌鸦的食物,交给蚂蚁吃,这不公平啊!

    “不要提到死亡就害怕,其实那是永生”。


    7611许骞羽:

    《合欢树》史铁生

    《合欢树》的文字朴素而优美,感情真实而动人,作者在赞颂了母爱伟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失去的哀伤以及深情的怀念。《合欢树》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散文,本篇散文以“合欢树”为线索,以“母亲”为着力点,文思纷呈,笔墨飘逸,情节平朴自然而动人心弦。散文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愧疚与思念。

    《老海棠树》史铁生

    《老海棠树》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以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朴素而真实的字里行间中,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奶奶如海棠般的刚毅品质。本文运用了许许多多的细节描写,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最真实最动人,最强烈的情感,按照时间顺序从春夏秋冬回忆往事,并表达了对奶奶的怀念和痛悔。

    《剥豆》毕淑敏

    《剥豆》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和儿子在一起进行剥豆比赛。儿子虽然输了却没有赌气,也没有沮丧,而是勇敢的面对与承受。而母亲同样教子有方,并没有像其他父母来谦让孩子,用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作者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像结尾所说,生命也要经受磨难才真实,无论是输赢,是多是少,是大是小,是高兴或是沮丧,都是在将来社会上必须所经历的,只有刻苦的磨练,才能获得生活的真理。

    《纸船--寄母亲》冰心

    在冰心那个年代,纸都是最珍贵的,她以纸船来寄托对母亲的怀念。这首诗歌运用托物言情的方法,感情抒发的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以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合欢树》

    赏析:本文我想将将其再分成两大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与母亲的琐碎小事,构成了我深刻有难忘的回忆。这也推动了后面的故事发展,加深了"我"对母亲的怀念.第二个板块写的是"我"小说获奖后回家的事,这里也照应题目中的合欢树,把它当成线索,当做文章中心.最后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同时也银合欢树而心永回忆心声,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7611杨甲华:

    《老海棠树》

    赏析:本文又是以老海棠树题目为中心和线索,开门见山.讲述了作者与奶奶的故事,文章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举了几个具体事例,从海棠树的变化以及奶奶的人物特点描写两个方面阐述。"我"儿时不理解奶奶的做法,经常说她,而奶奶却在最后一刻都丝毫未对"我"有一点责备的神情(奶奶对我的爱)表达出作者的惭愧与对奶奶的思念和永生的痛悔。

    《剥豆》

    赏析:本文以剥豆这件事展开,写了一位母亲与儿子比赛剥豆时的温馨画面。同时又抒发了一些人生道理。母亲一直在瞻前顾后的纠结比赛的输赢,而儿子却在认真地争,直到母亲看见儿子灿烂的笑脸,才真正明白:生命是需要磨练的,所有的挫折与创伤都有它的意义,虚假是最没必要的,因为生活是真实的。本文还刻画出一个贤惠,温柔,细心,体贴的母亲形象。

    《纸船》

    赏析:冰心的散文,我早已不陌生,同时我也很喜欢他的文学作品以及创作风格。此散文同样从纸船作为全文线索,作者运用优雅,生动,深情如诗歌般优美的语句,向母亲诉说了自己对她的深切怀念与悲伤。(这也让我由感而发,想起《小白船》这首歌)。

    7612孙钰砚:

    读《合欢树》有感

    在这篇文章中,让我感受到母爱的深沉,母发的默默,母爱的宽容,母爱的关心……母亲真的是这个世上最劳累,最辛苦,最理解我们的人了。

    从史铁生的笔下了解到,在自己双腿瘫痪后,母亲就全心的投入到了“我”身上。尽管是实际的方法,还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药剂。只要有一丝希望,母亲都会去尝试。她永远不会放弃,抛弃我们,母亲就是我们最大的后盾。她心中的苦无人会知,也没有人会问。脸上总是浮着笑意,是因为母亲在我们根本不知道的地方偷偷的哭泣。母亲总是自己一个人承受着这些,却不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而母亲在我的眼中都是女超人的存在!

    读《老海棠树感悟》有感

    奶奶可以很小,小到毛衣上的一根细丝.奶奶也可以很大,大到可以饱览我们整个童年。

    在史铁生的笔下,奶奶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人物。同样,我也不例外。奶奶似乎可以包容我们一切的错误,她总是那样亲切。在奶奶面前调皮,是很快乐的一件事,遇到了什么麻烦,一句:“奶奶!过来!”全解决了。无论我们放学有多不高兴,她总是先摘下我身上沉重的书包,挂在自己肩上,领着我的手向着夕阳,一步一步的走着……晚上,奶奶总是开着那微黄的小台灯,我便躺在奶奶的怀里,看着和谐而温馨的场面,心中不由得舒服多了,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正如史铁生所讲的那样:“飘进黑夜,飘进星光……”我想繁星灿烂,星光闪烁,每一颗天上的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76级11班 雷舒涵:

    《合欢树》这篇文章用朴素、淡雅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母爱,与我对母亲的想念。母亲将心思都放在了我身上,“我”想写小说,母亲便到处给我借书,冒着雪顶着雨推我去电影院中看电影,母亲对我的双腿十分的上心,到处找大夫,找偏方只为治好我。文章中写了三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情,语言中都流露出我与母亲之间的亲情,看出我们母子情深。

    《老海棠树》这篇文章以海棠树作为引导读者的引子,写出了奶奶与我在日常中发生的各种事,其中都饱含着亲情。文章中塑造了一个与家门口海棠树永远的在一起的奶奶,文中还写了奶奶说要自食其力,独爱那糊纸袋儿。奶奶还要跟的上时代,她还有一颗好学的心,有不认识的字,便询问我,我却口无遮拦,然而奶奶却并没有责备我,从这里可以看出奶奶对我还是十分宠爱的,我在之后也十分怀念她。

    从《剥豆》这篇文章中我读出了这个家庭的家风十分方正,给儿子了良好的教育。母亲与我比赛剥豆子这件事上,我几次三番想让一让儿子,让儿子开心开心,但是“我”经过三思而后行,最终还是决定来一场公平的比赛,母亲总结出了许多的人生道理,告诉我们在外面要靠实力,没有人会让你,要给孩子带来正确的三观,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孩子也十分坦然的接受了事实,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纸船》这篇文章写出了冰心对母亲深深的怀念,语言十分优美,运用多个修辞手法,使人代入感很强,文章中的字与句都饱念着冰心对母亲的爱与思念,写出了冰心与母亲之间的亲情,让人印象深刻,也写出了母亲之前对我的深深的爱。

    7611 孙睿峥:

    读《合欢树》有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如小草般的感恩,怎能回报如明媚春光般的母爱?史铁生的文章合欢树中那棵茂盛的合欢树,恰似史铁生本人,而对他进行栽培养育的正是他母亲。在他的腿刚瘫痪时,是母亲不眠不休的照顾他,给他试各种疗法,虔诚的希望史铁生的腿能好起来,也是母亲陪史铁生聊天,尽力让史铁生忘掉已经残废的双腿,对生活抱有希望。从始至终,母亲都不离不弃,全心全意的照顾着他那个双腿残疾的儿子。从头到尾,苦的也都是母亲。每天,她勤勤恳恳的寻找疗法,勤勤恳恳的陪伴低谷中的儿子。我认为这个母亲是个满分的优秀母亲,她一直是史铁生生命中的一道光,用自己本不多的力量驱散残疾后史铁生心里浓重的阴霾,她虽平凡,是万千母亲中的一个,却又伟大,以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史铁生未来的道路,那开花的合欢承载了太多太多,母亲的无助与期望,史铁生的惭愧与懊恼。但也承载了:母亲无限的寄托与爱,史铁生对生活的坚定与热爱。当史铁生看到并想起合欢树的那一刻,他才无愧于母亲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也无愧于自己坚持着爱这个多彩纷呈的世界。因为在一次次内心斗争,一次次远眺红枫,一次次倾听母亲的过程中,他明白,他值得被爱,他值得多看看美好的世界,他值得拥有与他人不同并且更丰满艳丽的灿烂人生。

    读《剥豆》有感

    人生是一场场无休止的博弈与奋斗,不是你输就是我败,胜不足喜,败亦何悲。社会中成功失败皆常事,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凭你小还是凭你好看不好看而让着你。经历了生活的摔打磨砺才能一步步将自身打硬,磨出硬本事。作者与儿子的博弈剥豆就如成年人与成年人的竞争,没有谦让,只有用输赢说话的真道理。虽然儿子输了,但是那种气度是值得学习的。古人云,胜不骄,败不馁,若胜则骄,败则馁,那就没有人能成事。谷爱凌在赛场上只让人看到了那骄人的成绩,但却无人见到她曾经一次次失败与练习。若她真的胜骄败馁,那么冬奥赛场上那位手拿金奖的少女就一定不会是她。回到剥豆这篇文章上,这更像是反映出了一种人生观与你看待事情的态度。我们应该明白高手如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明白残酷的竞争无处不在,更应该明白胜负得失,不该被看的好比天是否塌了一般重要,因为一时胜利不代表永胜,一时失败不代表永败。学会客观的看待一切成败,总结经验,小心谨慎步步为营,错误就不可能有逮住你的机会。胜了也不要让内心飘起来,要对自己说,继续努力,小心再小心,这样你才有可能会长时间居于胜利之位,不轻易掉下来!

    读《老海棠树》有感

    从古至今,几乎每位中国的文人墨客里都会有对老人的关怀,对孝的深刻解读与大声的赞颂。但在老海棠树下,史铁生的奶奶却无助的眺望着远方蔚蓝而空旷的天空,她曾说,跟得上时代,实际上她也做得出劳动,看报纸,学国歌,为了证明自己可以自食其力,不去依靠他人过活,他扫院子、补被子上的花纹,还帮人家糊纸袋,可她的执着非但没被他疼爱的孙子肯定,反倒被劝阻,甚至换来了孙子的不耐烦。每位老人心里都在想,我虽然老了,但我对这个世界还有用。我必须证明我的价值,但社会却投以冷漠,让每位老人倍感无助。在狼群里,年长的狼也会被狼群狼敬重,也会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教年轻的小狼们捕获肥硕的猎物,享受丰盛的战果。反观我们人类社会长者们,如老狼在风烛残年之时努力想发挥价值,想为自己的子女做些什么?可子女却不像年轻的狼那样敬重长辈,反投以一句句虐略带烦躁与厌恶的话语给老者。史铁生便是其一。他年少,不知老人好,不关心疼爱自己的祖母,老想着老人跟时代有什么用,等祖母与世长长辞,他才明白要关爱老人。但子欲养而亲不待,留给史铁生的只有无尽的内疚与痛悔。从现在起,请好好支持与陪伴,身边最爱你的老者吧,即使有一天老人走了,留下的也会是美好的回忆,也不是一张灰白的照片,一封遗书和后半生的懊悔。

    读《纸船—寄母亲》有感

    母爱似流水,温柔而坚韧。在呵护的同时又有严厉的教育。母爱似一只海港,接纳着任何一条因情感事业不顺而受伤的小小木船,给予他们无条件的呵护、慰藉与鼓励,注视他们再次起航,驶入名为人生的茫茫大海,继续探索这片美丽而曲折的海域。冰心用一首短短的小诗,真切的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与怀念。小船儿正如她想对母亲说的一句句话,虽然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成功传达,但水亦有情,她会用一阵阵泛着白花的洋流为母亲送去满载思念的船只。实现冰心这颗小小但执着的心愿。“你听,那是年幼女儿想对你说的话啊你看,那是年幼女儿用思念折成的白船啊!到何时你才能也折一只纸船,让它随波飘到我这边?”这或许是冰心最想对母亲说的话了吧,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依恋疼爱自己的母亲,也绝没有母亲不呵护自己的骨肉。这首诗正想表达孩子的恋母之心,表面上写船,实则象征着自己。母爱是我们一生中最珍贵,最多的也是最少的东西,它只有你的母亲能够给予你,并且不求回报。他藏在点滴的小事中,让你无从察觉。他在童年最多,成年后频率减少,但浓度不减。或许冰心也会用小小的纸船,纸飞机漂洋过海,那我便诚心祝福:“愿风带走她的思念”……


    7611 王瑞源:

    致那不会再重现的母爱

    ——读《合欢树》有感

    读完本篇文章后,我不得不佩服史铁生先生在写作上的高超技术。那颗茂盛、充满希望的合欢树,在我眼前持续浮现。合欢树那艰难的生长,仿佛让我看到了史铁生母亲一生的伤痛、挫折、疾病。那存在多年的合欢树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母亲也终于找到了安适的生活的地方。是啊,“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史铁生的母亲真的为她的儿子付出了太多,即便是史铁生已经双腿瘫痪,但她还是四处打听办法,想从茫茫黑夜中找到一丝亮光,可是母亲终究还是走了……史铁生当时看合欢树的时候,心里必定是充满悲伤的,可是悲伤也是一种享受。只要能回忆起往事,能想到母亲带来的爱与温暖,即便是悲伤,也值了。致那母爱,致那不会再重现的母爱,愿每一次回忆起合欢树,都能把那弥足珍贵的母爱如刀般一直刻在心里。

    老海棠树上承载的亲情

    ——读《老海棠树》有感

    老海棠树,它在文中不仅承担着一棵树的作用,更是贯穿文章的一根主线。从春、到夏、再到秋、冬……四个季节为一轮回,像一部长电影一样,在循环播放,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在眼前反复出现,这个场景是祖孙俩之间浓浓的亲情。从小到大,仿佛这棵老海棠树就和奶奶一样,对自己的意义是非凡的。到了结尾,作者从内疚,到抱歉,再到哀求,这个结局这个结局未免有些遗憾与可惜,但这正表现了亲情的有限和与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就让老海棠树一直开着吧,就让那童年的回忆和珍贵的亲情永不漫灭吧!

    生命经过磨难才真实

    ——读《剥豆》有感

    与平日读的亲情类文章不同,这篇文章更多描绘的是一个孩子经历挫折教育的事件。我们不可能天天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迟早要接触挫折,从挫折中成长,而且是再晚都要接触的。所以,早接触挫折又何妨?如文中的男孩,自己输了,并且承认自己的失败,这不正是一种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吗?如果人的一生一帆风顺,那么他的人生必定是不完美的、不真实的。我们要学习文中的这位男孩,在比赛期间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结束后勇敢面对自己的成绩,这也算是经历磨难的一种,让自己的阅历更丰富与真实!

    承载着爱的纸船

    ——读《纸船》有感

    本篇文章通过纸船这一线索,表达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纸船,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却是一个女孩含着泪叠的。原来,这一个个纸船,是作者带着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一个个走向远方,毫无规律地走向远方。那是多少儿女对父母的平安的寄托他们一次次地将纸船轻轻地抛下海岸,也许是不甘于现实吧,也许是拼尽自己的全力,只为让已走的父母在天上的某一个瞬间,能看到儿女的一片心意吧……当最后一节出现后,非常的令我感动。我仿佛穿梭于虚实世界中,朝游相连命运的大海里,眼看着一个个承载着爱的纸船飘过,那是一份份爱啊……


    学生(李若菡)作文评改作业

    学生阅读批注:

    学生阅读感悟:

    评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项目化学习:亲情主题图书出版项目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nx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