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语言大白话,可能很多同学不敏感。不觉得语言不沉。
比如“他声音疲惫,眼睛闪着光。靠卖字,一路从广州不行到了上海。”
这就要注意。尽量不要简单概括的方式来写,要真切,真切就是大白话。
裤子破了个洞,就是大白话。他很穷,这就不是大白话,因为概括的方式解决问题。
所以要敏感一点。阅读稍稍注意一下。
成语形容词尽量少用,控制住。
形容词本身就是名词。比如说飞快。教科书不是这么说的。 也就是说,别人说飞快是他的意象,那么我看到的是不是也是飞快呢?显然很可能不是
而名词本身就是动词。教科书也不会这么说。
所以教科书是我们的天然障碍。
这么一说,好像都是动词?
没错。都是动词。
尼采有句名言,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凝望你。说的就是存在
并不是看所谓人性黑暗面。简单说就是当你凝望本源的时候,你会猛然被它冲击。为什么呢?
这时候你才真正发现自己的本源如此切近。
老师,感觉大白话还是傻傻地写,如其所显而显之,要去找最源始的那种感觉,对吗?
大白话还是傻傻地写,如其所显而显之。这是对的,源始的理解,也不好理解。
哪个词最契合就用哪个?
嗯,契合。不光是字词
我举例子说这么个小例子,事实上,语言处处都需要注意。大家不要看到例子,就认为是这个具体的例子。要举一反三。
嗯,好的。全靠感觉的敏锐度啊,拿捏,琢磨,不好学啊
所以不要是学语文数学那样学习。要领会要摩擦。意会我讲的,不必死记硬背。明白我说的大意,当然准确意思更好。先大意不偏差,然后细化。比如对象化问题。这就是大意。任何问题,我先琢磨一下,不能对象化,这就比较好理解了。偏差就不大
比如老师说这个词不妥,那么肯定对象化了,这是最起码的。否则不会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