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济南某小区的“没家园”物业管理处交物业费、取暖费,结账的时候让交2041.7元,我明明看到她计算器上算出来的是2041.68,我用微信付款,我提议交2041.68,没家园的人员说是点7。我说计算器上那不是点68吗,她理直气壮的说给进上去了。
我说不行,没家园人员可能没有遇到过认真的人,马上恼羞成怒,神情激动,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提高了声调,要把心里的闷气喷出来:“就两分钱啊,两分钱啊!你付点6吧…….你不用付了”。
我说我就付点68。
她拉长了声调,说:“就两分钱啊,你爱付多少付多少…….”。眼睛看向别处,看来我已经惹到她了,看来是很不想看到这样一个弄不明白两分钱是多少钱的人。
给两个案例吧。
案例一:多收2分钱,赔了500元。这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事,消费者孟某在某商场买了一瓶标价为1.99元的红茶饮料,结算时却收了2.01元。孟某找商家理论,结果商家根本不搭理他。孟某随后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消协投诉。消协调取了商家的7张销售单,弄清原委,商家最后赔偿消费者500元。
案例二:
南京有位消费者买了俩烧饼刷卡应该收2.85元,结果酒楼多收了5分钱,这位消费者投诉认为商家多收价款,最终经物价部门查证,发现商家确实存在多收价款的事实,该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的相关规定,属“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价格违法行为。最终,价监局根据规定,对商家处以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
物价部门也提醒广大商家,目前‘分’依然是我们结算的最小货币,在没有零钱找零的情况下,建议经营者本着‘有零找零、无零让零’的方式处理,任何以四舍五入方式造成的多收价款的情况,都将作为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受到行政处罚。
当然“没家园”的人员还知道是两分钱,但是你不告诉我把我的分给进上去,就是侵害了我的权益,你如果提早说一下,我也不会跟你计较,路上掉的一角都不一定捡,家里的角、元硬币丢的到处都是,但是这不能成为你默认我接收付款的时候同意进上去,况且我是用微信、支付宝付款,完全可以精确到分。
对于这个事情有人会说,就几分钱,等等,阴阳怪气的,可能感觉你还小题大做了。
之所以写出来,还是想提高一下我们大众的法律意识,维权的意识,对于不公平的、不合理的事情听之任之,只会加剧这种事情的发生,只有每个人都认真起来,拿起法律的武器,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而不是像很多人口头上批评这怎么样,那怎么样,XX就是没素质…….,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才能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
希望从事商业的人,了解了一下有个叫《价格法》东西,不懂法律,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只要按“没家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的把钱付了,而后投诉工商、消协,这价格欺诈就实了。
网友评论